第一卷 山林 第一百零一章 喝奶

目录:虎山行| 作者:老鼠杀戮者| 类别:玄幻魔法

    繁杂的各项准备进入**,整个虎山国都乱得昏天黑地。

    蒋卫最近忙着提高硝石产量。黑火药武器对付骑兵有多重效果,作为保命的绝招来说自然不能带少了。虎山国硫硝不缺,而硫磺好采,硝石就稍麻烦了些。

    蒋卫一边通过商家从外地购买,一边让宰和又买了一批奴仆,请了会提炼硝石的师傅,圈了一大片盐碱地自己干起来。

    虽说那片地硝石产量算是国中最高的,可一石土也不过能提炼斤把,木柴人工成本不低。但钱并非最重要的,效率才是蒋卫关心的东西。他整天泡在那儿,运用自己那半拉拉的管理水平制订试验各种制度和工序,总算将产量提高到每天三十斤,暂时是够用了。

    忙完那个,他又跑到墨家去监工,顺便察看那投石车是否如自己想象般合适。墨家没让他失望,东西造得轻巧灵便,拆卸安装都很容易。而蒋卫还在墨家的杂物堆中发现了另一样好东西:一种三轮的风力、马力两用车!

    独轮、二轮车是中国古代最普及的车辆。三轮、四轮车也有,但由于马匹、地形等因素应用不广,一般都是礼仪用车。而墨家这种车的先进之处在于应用了优质的弹簧钢制作车轴,让其使用寿命比现有车辆多了三倍以上;而且那车轴装置也设计得非常合理适用,特别省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使用风力。

    墨家对空气动力的了解早在墨子时期就非常出名了。据说,墨子就曾经制造出一只可以在天上飞一天的木鸟。虽然这个传说不知真伪,但可以看出墨家对风力的研究早已开始。他们造出的那三轮车,整体模样就和蒋卫穿越前在电视上曾看过的风力车非常相像。那风帆可以随时调整角度,而车头的主轮则是两用:用马拉的时候就是固定的;而使用风力时,主轮则可以灵活转动,调整车辆行驶方向。

    这种三轮两用车对墨家来说,本来只算是一种研究用的试验品。因为虞朝内部的地形多样,有足够风力而又平坦的地方很少,那车的应用没什么前途。可是鲜卑地域就不一样了:那里是荒原高地,阔野千里,土质坚硬,风力又非常充足。这种车到了那儿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蒋卫立刻向墨升要求紧急制造一批这种车辆。墨升却说实在没办法,人手不够了。蒋卫咬咬牙,又道钢弩每月可以少五十具,弩车也可以少些,但是这车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弄出三十辆来——哪怕是简易的,要人要物都没问题!他是铁了心要把山平店里给搬空了。

    耐不住蒋卫的死缠硬磨,外加“大义”相招,墨升最终无奈地答应了。蒋卫得了允诺满心欢喜:又了了一桩心事!

    虽然祥成帝的诏书上说,这次远征的辎重,完全由天子供应,可蒋卫怎可能完全依靠那个?何况钢弩独特的箭矢、火器还不都是得靠他自己运输,万一出点事情,哭都来不及!

    他购买匈奴母马就是为了这个,那马既可以提供马奶,又能拉辎重车、弩车、投石车,解决了极大的后勤问题。而有了风力车——那东西不用马载重至少也有六七石,可以节省大量马匹,提高塞外生存能力。

    当然,这东西一开始就先当四马大车使了,风帆收起来藏着,必要时候再用——为了隐藏实力。

    ……

    疯狂的忙碌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各种情报也通过祥雀军慢慢递了过来:虞朝征调购买大批粮草北运;天子的先锋人马到达南武城;靠近蜀东、蜀西的滇、中、江中、鄂四州大部分诸侯开始出兵;一名愚蠢的小诸侯装病,被戳穿后,虞军讨伐,全家斩灭;更多的诸侯渐渐开拔向信阳聚去……

    前次去招募刺客的人传来回报:没有一家门派肯答应。这蒋卫早就估计到了,马上就要远征鲜卑,这时候投靠蒋家,谁不怕被拿去当炮灰啊……

    山平、咸甫开始向前去信阳的诸侯们大肆兜售虎渊酒。这东西的好处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尤其是那些北疆各州的诸侯们,在鲁公的介绍下,他们买酒就和抢似的,根本不问价。而这又带动了其它州的诸侯。

    亏得三个女孩日夜督促赶工,又造出了四个蒸酒器,两个商人也拼命收购原料粗酒,这才把月产量提高到四百石。但就是这样,一番抢购下来,竟然还是把那酒炒到了原来的六倍价钱!

    两个商人现在见到管事的琴歌比见到亲娘还恭敬,他们这次可是已经各赚到金一千五百两!而这钱还在不断上涨,预计把这两个多月的酒都卖完后,至少还能赚同样多的数!而蒋卫的利润是他们总和的四倍……国库又能满了。

    诸侯领兵云集还带来另一个好处:其他新产品不用打广告了,雨花茶、雪糖(改得好听些),还有紧紧赶出来的一些香水样品,都在诸侯之中产生了轰动!

    爱好风花雪月的高级士贵们对这些东西由好奇,到欣赏,再到追捧,花的时间连一个月都没有。

    其实很好理解。

    经过琴歌用名人诗词和茶艺精心包装的炒茶,对于这时代艺术文化水平不高,却又特别追求各种名望的士贵们来说,简直就是填补了文化生活的空白!

    雪糖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看上去就比红糖强了许多,而梁雨更为雪糖的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教会了几个仆妇数样糕点的做法,然后派给两个商人,来宣传白糖纯正的甜味。这时代烹饪水准之低前面已经说过,那些美味的糕点自然让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士贵们疯狂!雪糖很快便成了糖中极品的代名词。

    再说香水。虽然贵妇们随军出征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贪花好色的诸侯带了妻妾。香水对女性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何况不止女人,就连许多爱洁的男性士贵也对这东西大起好感:想想,这年代虽然还称不上乱世,但战事也比较频繁,整天和马打交道这身上的气味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有了香水这么一洒,什么味道都盖过了。

    虽然产量暂时不多,可名声打了出去。看着各地士贵的狂热追逐,完全可以想象出将来市场的火爆。两个商人对蒋卫所能带给他们的利润充满期待……

    ……

    离定下的出征日子还有大半个月,山平咸甫总算聚齐了五百匹匈奴母马,顺便还拐了几个匈奴蛮仆来,教授如何喂养,如何让母马多产奶等等事情。三千两黄金花出去,实在让蒋卫有些肉疼。但从蛮仆那里,他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消息:一匹匈奴母马在半年哺乳期内可以产奶十石以上(每天有两公斤)!

    这简直就是奶妈呀!蒋卫乐得直打滚!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他必须得让那些从没喝过马奶的武士、丁夫适应这种新食物才行。

    北疆的人们是很能吃苦的,这一点蒋卫毫不怀疑。但是北疆人同样很保守,这一点比前面还要突出。

    从南北对待贵妇的不同情况就可以看出了:南方物产丰富,士贵奢靡淫逸,贵妇人出外游玩几乎从百年前就已成常事;可北方的贵妇人,除非是随丈夫、父亲出征,平时完全不离家门,这么多年都没被南方影响。当初蒋卫为了让三个女孩能够自由出门、主管家中事务,可是花了老大力气劝说俩老臣,虽然最后成功,但还是加了许多限制。

    还有那奶油问题。按理说北方马匹和其他牲畜比较充裕,奶油、黄油之类的奶制品早就该发明了。可事实上被视为胡蛮的羌、匈奴、鲜卑早早便掌握了这项技术,可北方汉人还是不会——或者说不愿学。

    要劝服那五百人喝马奶,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蒋卫决定以身作则,当众表演一下。

    他把武士和赶车的丁夫都聚到城下,开始了演讲。

    “诸位,我家不日便要随天子远征!这一路必定是艰难困苦!虽然天子说供给全部的用度,可塞外转运艰难,诸位都是知道的!万一出点差错,我等便要万劫不复!若是仇还没报便饿得无力作战,岂不是让鲜卑人嘲笑!”

    武士们开始交头接耳,不时有人点着头附和蒋卫之言。而丁夫虽然也恨鲜卑人,但自己的小命无疑比报仇更重要,所以一百多人议论的声音反而比四百武士还要大。

    蒋卫看效果不错,继续大声道:“为了不让诸位有那般危险,我特令人用重金买了一批可以在路上把野草变为军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