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卖镜

目录:虎山行| 作者:老鼠杀戮者| 类别:玄幻魔法

    山平、咸甫两人初还不解,待蒋卫打开首饰匣拿出镜子放桌上翻开,他们近前一看,震惊了!

    “这、这是……!”山平指着镜中的自己,完全傻掉!

    咸甫的表现稍好些,咋一失态就又恢复到原来的恭敬模样,但是也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子,眼神充满震惊。

    蒋卫阻止了蒋无风想要惩罚山平失态无礼直指蒋卫(其实是镜子)的举动,让他也看了看镜子。结果这个一向木木的老实人也惊得闭不上嘴了……

    由于氧化、光滑程度等原因,金属打磨的镜子与镀银玻璃镜的效果差距极大。这时代倒也有给人画像的画师,可这里画像的逼真程度怎么也比不上镜子内的景象。这些人第一次能够见到自己的清晰容貌,惊讶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待他们稍稍平静,蒋卫道:“此宝物名为‘日月明鉴’,还算看得过去么?”

    “价、价比万金!天下未闻!真是恭喜国侯,此宝一定会名震大虞啊!”回过神来的山平大赞道。这世界没有价值连城这个成语,不然他肯定会用。

    “山平居主说的不错。”咸甫也摇头赞叹,“这等宝物说是……神物也不为过!”

    蒋卫笑道:“真是如此,那你二人可愿买下来?”

    这话一说,包括蒋无风在内的三人又是大吃一惊!这种宝物在他们看来,每个诸侯都会将其作为传家之宝流传后代以增家门名声。卖掉?那简直是疯了!

    蒋无风立刻想说话:“主上……”却被蒋卫使个眼色阻住了。

    山平和咸甫讷讷无以为答,都不太敢相信蒋卫会卖这宝物。

    蒋卫笑道:“不要怕,我的确是想卖。”

    两人迟疑着对看一眼,犹豫一下却又不敢让蒋卫多等。两人暗想这位国主虽然被传为呆人,可一向信誉却还好,该不会说话不算……于是山平暗自咬咬牙,道:“不知国侯欲……售金多少?”

    “嗯……刚才听你说价比万金,那我就作价三千金,你二人以此为底增价,价高者得。”蒋卫出了个黑价。但他也是商人,又问了不少情况,自是知道这个物品在此时代的价值。上午打听各种东西价格时,他听到不少逸闻。就拿卢裕输给他的那匹纯血马来说,竟值银五千两!(占了个大便宜啊……)要知道刚才山平报的马价中虎山优良战马只不过银五六十两(虎山虽产马不多,但也算价格便宜了),一些名马也就数百两银而已。可那一匹极西运来的高大纯血马竟然能有这么高价,足可以说明这时代士贵的需求趋向了。

    纯血马虽然稀有,但每年也能运过来几匹,可镜子就绝对称得上是“天下无双”了。抛却其本身“神奇”的功用不讲,光是这个名号所能带来的声誉就是一笔绝大财富!他相信这两人也能看出来。

    这样?山平和咸甫的表情都凝重起来。但不是他们不愿出,三千两黄金不是个小数目,但那东西确实不止这个价。这两人都是几代商贾,却还出得起。可价高者得就不好说了……

    山平犹豫片刻先出了价:“国侯,小人愿出金一万两!”

    他的打算可好,刚才就说的是价比万金,现在出了万金也正合此言。这件宝物虽然买得起的人少,可买得起的人就绝对不会吝惜万金!咸甫的家财不如他,一次就出这么高的价正可将其吓跑。

    蒋卫听了,心中抖了一下。他原本可没估计到能赚这么多。军火利润虽大,可往来打点的消耗也不少。山居的年营业额虽然高达万金,但其中暴利的高档武具能占多少?蒋卫估计利润能有一千金就不错了。山平一次拿出万金,绝对是下了很大决心。

    咸甫低头想了许久,却道:“国侯可能让小人就近一观?”

    难道还有戏?笑着拍拍又要呵斥的蒋无风,蒋卫答应了他的请求。

    咸甫恭恭敬敬地走到蒋卫面前,小心翼翼地捧起镜子仔细观摩。时间慢慢流去,已是良久。蒋卫却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品茶等待。

    好容易咸甫慢慢放下镜子,缓缓道:“国侯这宝物不仅映物如真,而且镶包之物非金非玉、花纹奇美又是一宝(塑料),小人愿意出二万金!”

    山平呆掉了:“二万金!咸甫这老儿把他那三代攒的全部家财拿出来也就如此吧!真拼命了?!要说二万金我也筹得出,可这……”他左思又想,考量再出价的风险和利润。

    蒋卫刚才看咸甫的模样就知道他可能加价,但竟然能出到两万两黄金,莫非真是深藏不露?他买了这镜子真的能卖出去?就算能卖掉也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占用这么多资金那可真是冒了天大的风险!说好听点是气魄大,难听些那就根本是个一次压上全部家当赌徒!他暗叹一开始还真没看出来这个小老头有这种孤注一掷的决心。蒋卫心内震惊的同时,不由更加重视起咸甫……

    作为一个商人,蒋卫也明白这镜子大概是要归咸甫了。

    果然,山平核算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不在出价了:“咸甫斋主果然豪气,我甘拜下风!”他虽富,可销售渠道没有咸甫宽。这二万金的东西他买了就会滞留更长的时间。何况……这东西到底能卖多少钱他也没个数。

    对才出价两次就敲定了镜子的买家蒋卫并不意外,真正想买东西的就是这样。不过能卖到二万两黄金的确让他惊喜。虽说在他那个世界最早的玻璃镜也很昂贵,但考虑到这里的购买能力,他本来想能弄个六七千两黄金左右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咸甫竟然能出这么高的价。

    通过这两人的表现,蒋卫也大概看出他们的性格。两人都比较精明,可气魄胆量却分出了高下。

    山平虽富,生意想再大却不容易了。刚才他甚至不愿再出一次价让咸甫多点损失,这是他精明谨慎的地方,但没有胆量就很难有突破。而咸甫这人能有此气魄,只要本钱足那将来发达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个人……不管怎么说,蒋卫认为在现阶段这两人作为合作伙伴是没多大问题的。

    他笑道:“高味斋主人的确是大气魄。这二万两黄金我可能也不要你一次付清……”

    山平一听,心里有些后悔。他虽然不太确定那“日月明鉴”究竟能卖多少钱,但想来如果拿到南方那些富裕诸侯那里,赚个几千两黄金恐怕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早知道蒋卫不要求全付现款,他说不定咬咬牙就再加些钱了。

    蒋卫继续道:“本侯往后可能需要些鲜茶、粗酒、下等砂糖什么的。你二人也不必竟价了,各报价给我。”

    蒋无风、山平这才明白刚才蒋卫问了一堆东西价格的原因,不过他们想不通,一个国侯要那些原料和低劣物品做什么?

    咸甫也奇怪地想想,问道:“不知国侯各需要多少?”

    蒋卫道:“我也只是先问下价,日后约需鲜雨花月二百石、下等砂糖月三千石、粗酒月三千石。我也知你二人一时筹不得这许多,就按各家平常货量算就是。”

    雨花鲜茶四季都有,不过春夏产量占大部分,秋冬少些,而且品质也不太相同;砂糖、粗酒则一是南方运来,一是粮食酿造。所以都按月算。

    蒋卫说这个数也是算过的。茶是这时代的主要饮料,鲜茶二百石约能制炒茶四十四石,走高端路线卖与诸侯与中高级士族大概可以满足一万五千人也就是渤海、河北二州的需要。虽然降价可能卖得更多,可虎山国的鲜茶产量最高也就如此,所以没多要。

    红糖三千石约能制白糖两千四百石,可满足七万人需要,利用咸甫在虞朝北方的渠道销售完全能卖光。

    酒也是如此,三千石粗酒蒋卫估计可蒸馏出三百石高浓度酒精,配成高度酒大概能有六百石(车上发电机每月用不了一石酒精)。虽然需求量不知如何,但保守估算每二十人月用一石(三十公斤),只可满足万余人。由于要走高价路线再加上包装、运输不便还有粮食限制,蒋卫暂时只想做这么多。

    当然,这只是问价,真加工的话一开始人手少肯定要不了那么多。而那俩家商人短时间内也无法筹集这么多东西,尤其是茶,虎山总共才二百石产量,不可能一家全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