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深度报导

目录:花都高手| 作者:射手座李不二| 类别:玄幻魔法

    凌晨四点,连绵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在很多人还在睡梦间的时刻,所有南周刊的员工都收到了一条突如其来的短信。

    “杨灿,周浩然回来了~所有人来杂志社集合~!!火速!”

    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是现代新闻人第一工作准则,有时候这是非常让人痛苦,比如像今天这个时刻。

    所有的编辑,所有的记者在床上被这条短信吵醒的时候几乎都在心里骂娘不以,大家都不明白,徐阳为何会这么大惊小怪的,毕竟明天早上关于围堰乡被洪水淹没的新闻会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版,无论南周刊怎么折腾,他们都不会比其他的媒体动作快,这可不是你一家独家报导,是所有人都清楚的社会新闻。

    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徐阳本人也不清楚杨灿在搞什么鬼,只是完全相信杨灿,让罗成配合他的工作罢了。

    紧急集合后,南周刊的办公室里大家在睡眼稀松的与困意做斗争,杨灿拍着桌子把资料全部倒出来的时候,采访录音,照片,整理的资料,以及杨灿与周浩然在回来的路上不眠不休写的文稿,一大堆杂乱而复杂的东西摆在众人眼前,让大伙都不由愣了愣。

    一般这种自然灾害,大家不都是在现场拍摄些东西,然后各家媒体互相凑凑资料,发些内容差不多的稿件吗?内容不多都要哪里去才对,除非有什么特别珍贵的照片才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汶川地震时候,那位躺在担架上敬礼的小孩的照片之类,这种震撼心灵的图像资料,杨灿怎么带回来这么多资料?有没有搞错?

    面容有些憔悴的刘岚显然有些不满意,有些不悦地问:“这都是你收集回来的吗?这期又要出特刊吗?既然要出特刊,这么杂乱的资料整理时间恐怕需要不少吧?”特刊最快下午可以赶出来,这种新闻就是快准狠,这么多东西光是分类就不知道要多少时间了,刘岚心里是嫌杨灿这新手太不专业。

    旁边的某位女编辑更是直言不讳地抱怨:“我说小杨啊,现在才几点?你就请示徐总把我们急急忙忙的叫来,晚两个小时也赶得急吧,你的稿子你负责就好了,我们来参与会不会可你添麻烦呢?”

    周浩然在旁边听着默不作声,有些不愤,自己两人拼死拼活的去一线那么凶险,回来这帮人态度竟然这么糟,这什么世道。

    罗成还没讲话,杨灿却对他使了个眼色自己站了起来,他知道这也不能怪他们,这帮人已经懒散习惯了,还没有保持高度紧张感的习惯,现在是该时候可他们上一课的时候。

    “许编辑,你知道我们南城有多少媒体吗?”

    杨灿突然这一句,倒是把那抱怨的编辑问住了,看着大家都望着他,支支吾吾地说:“大概有十七,八家吧…”

    杨灿打断了他:“九家电视台,八份报纸,五本综合性杂志,从业人员超过两万人,每天平面媒体发行量超过500万…”

    杨灿的话让这些老媒体人都不自觉露出微微惊讶的神态来,显然没料到他竟然会知道这些,这小子今天是有备而来啊,那位许编辑更是满脸尴尬。

    他们当然不知道杨灿只是在念主编罗成头上不断出现意识文字而已。

    “那就是说,同一则新闻,明天会在五百万份不同的媒体上刊登出来,我们南周刊的竞争力在哪里?”杨灿的问题让在座的人均是鸦雀无声,这话问得让人真是有些答不上来。

    张德军干咳了声,插嘴道:“当然是实效与准确性上,我们组上几次的新闻都是直指要害,独家报导,所以才有这么好的销量…”张德军顺便把自己身价抬高些了,引起了刘岚的不满。

    “张记,我也赞同你的观点,不过这次的新闻是独家吗?我们能比别人快吗?”把张德军堵得无话可话,只是不作声了。

    杨灿点了点头,突然语调放低环视众人:“刘记的话在理。”顿了一顿不顾众人惊讶的目光:

    “所以,我们这次不是要做实效报导,而是..”还没等杨灿说完,罗成就轻轻惊呼出来了:“你是说徐总是要我们做深度报导!?”

    在座的人都互相看了眼,看着杨灿点头承认后,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干平面媒体的,人人都听说过《时代》周刊创始人卢斯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天下有两种新闻,快新闻和慢性问,慢新闻具有深度,应回答更多的问题,让人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因而能影响更多的读者,快新闻则没有这种功能,转瞬既逝去,慢新闻也比快新闻更容易赚钱。”

    然而知道是知道,但是做起来谈何容易,像是《时代》周刊报道那么详尽权威,通过图表,数据,贴身采访和大量的幕后工作把最值得关注的东西呈现在读者眼前,需要强大的采集信息的能力,南周刊哪个记者有这本事?

    别说南周刊了,南城五本综合性杂志里,除了王牌周刊以外,其他杂志社根本没有设立所谓深度新闻报导组,不具备报导这种“慢新闻”的能力。

    深度报道需要去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挖掘新闻事件的成因,背后隐藏的内幕以及那些被其他媒体所忽略东西,要有那种稿子一出来,就让其他报导这新闻的同行都会捶胸顿足懊恼自己当初怎么会遗忘了这么多新闻点的效果。

    比如2002年时代周刊的《伊丽莎白太后逝世事件》,所有媒体都一窝蜂的报导,只有时代周刊在几天后,用整整六页的篇幅,极其详尽地介绍了伊丽莎白太后的生平,报道中不仅有文字还附有16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载了王太后不同时期的风采,甚至还有与戴安娜王妃的一起的珍贵相片。

    这则报导让《时代》当年独领风骚。

    南周刊能做深度报导?这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疑问,杨灿看到这些人的情绪都被调动上来了,身子都坐直了起来,心里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我已经把围堰乡洪水事件的现场细节全部采集回来了,文字资料以及照片全部都是独家的,现在我们分成两组,刘记带队与白编辑一起,把英姿造纸厂所以的重要人物都挖出来,他们生平事迹和重要的转折点,张记你那组负责王海波市长的资料..”

    杨灿开始缜密的布置一切,让所有人都对这个新人记者刮目相看,还以为这位就是靠着徐阳的关系在这里乱发号施令,原来还真有些东西。

    刘岚与白洁他们都带着一份疑惑翻开杨灿带回来的那些照片的时候,稍微看了几张就几乎惊呆了,才洗出的照片,既有洪水滚滚倾斜而下的景象,也黑夜中几万人在临时的坡地上搭载几千帐篷风雨飘摇的全景,还有一张张在冲锋舟上救人照片。

    洪水,大雨,痛苦的脸,毁灭的家园,每一张照片都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刘岚与白洁光是看就感到了围堰乡溃堤时洪水排山倒海的景象,乡民面对洪水的绝望,救灾的冒险队里冒死救险精神,九死一生的乡民的狂喜,都让他们看着浑身发麻,身临其境的冲击感扑面而来。

    无需声音,无需文字,光是这些真实的图像已经足以让所有灵魂颤抖了。

    “这都是你们拍的?”白洁感觉到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说不出是兴奋还是惊讶,还没问完,却呆住了,因为他在照片里的冲锋舟上看到了周浩然与杨灿的身影…

    所有人都转头过来了,突然间醒悟过来了,为什么杨灿今天底气这么足,甚至有些嚣张,因为他们绝对有嚣张的资本…这些照片是他们用命拍回来的,他们参与了救险的全过程。

    在座的人,扪心自问有谁还有这个能耐,这个勇气去做与这两个青年同样的事情?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默当中,所有人眼中那些不解与不屑的神态都被某种深深的敬佩所取代了。

    “那么这次,我们就按照小杨的布置的工作进行,三天后发稿,全员停休,交代完工作后,小杨与小周两人放一个星期假。”罗成说完深了口气问:

    “大家有意见吗?”

    全场一片沉默,大部分都沉浸在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里不可自拔,少数清楚地人只是愣愣呆呆地摇了摇头…

    (感谢大家的支持了~)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