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三章 宫中为舞伎

目录:天宝风月| 作者:河马子| 类别:都市言情

    “三郎……你……”

    杨氏娇娘娇嗔一声,云鬓花颜金步摇,声色亦如出谷黄莺般的好听,唾了一口:“三郎这般说,臣妾会骄傲的。”

    “理当如此。”玄宗一脸所以然的点头,轻声一笑,满含情意。

    “太真本就是朕的如花美眷,能歌善舞,天下无人可比之,能得太真的夸赞,这些个歌舞伎们只会高兴,也不辜负朕这多月来的教导了。”

    玄宗不吝溢美之词,下首正在行舞的舞伎的正一舞已经结束。

    “你们众人,还不谢过贵妃娘娘。”玄宗含笑的道。

    “谢过陛下,谢过娘娘。”

    一众舞伎依言行大礼。

    “都起来吧,姐妹们不用行此大礼的。”贵妃娘娘嘴角轻笑,柔声的道:“姐妹都是给三郎助兴的,一样的身份,不用这般次次都行礼。”

    “是,娘娘。”为首的舞伎应了一声,却也是个绝色佳人,姿色比起富丽堂皇的贵妃是差了些,但也些许而已,与其说是容貌差,还不如说是气度比不上贵妃娘娘的雍容,都是一般的丰腴美人。

    这人,不是别人,却是叶俞在这里看见,定然会大吃一惊,因为此女子不仅仅面熟,而是早就相识,名唤杨婕纾的教坊舞伎香荔。

    原先是被李和买走送往了长安,如今不知怎得,竟然成了长安教坊中的舞伎,看样子,身份还是不低。

    一舞已毕,又是一舞,大明宫墙里,歌舞升平,再好不过的太平景象。

    ~~~~~~~~~~~~~~~~~~~~~

    杨婕纾是怎得到了宫中的成了,此时正仓促的赶往拜见皇祖父玄宗的永和也不是太清楚,只是等她到了家中恢复了身份,一打听就听说父王将这个舞伎送到了内教坊,当即就急的要去寻回来,却是被姐姐和政拦住不许,甚至还被太子李亨禁了足在家中不许入宫。

    这内教坊又是玄宗登基后所设,与左右教坊不同,只用在宫中,门都出不去,自然也打听不到。

    好在和政知道妹妹的担心,假意露出口风,永和这才知道些许。

    那杨婕纾的身份并不一般,当初被发配到江州为奴也是一场冤案,如今陛下那里已经有了悔意,对于杨婕纾,不但不会为难,反而会大加照顾。

    至于是否会‘照顾’成玄宗的,这就更不用担心了,那女子入宫是为贵妃娘娘所领的教坊舞伎之一,有贵妃娘娘在,玄宗可不敢在眼皮子底下纳为妃子,贵妃虽是贤良淑德,不似一个善妒之人,但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要不然也不会将玄宗管的严严实实。

    永和好奇的问和政杨婕纾的身份,不同于妹妹永和的对于政事并不关心,和政却是个在乎朝政的人,也是常常借着身份参与的,和政被妹妹缠的受不住,这才稍微露了些许的口风,那杨婕纾,与当朝的另一个杨家有些关联,永和,也就是李和才弄清楚了些。

    不过她还是心有愧疚,香荔本是她从江州的教坊买来的,虽说是用了江州刺史韦兰的名义并未花上银钱,但这用意,却是因为她看出了……这个舞伎是对叶俞有情的,叶俞也是心有怜悯,不然当初也不会不肯见面,与此相比,梅儿要习那舞反而是其次,却是从未想过,自己会保不住,甚至回了长安连人都寻不到了。

    这悔意来的也迟了,怪只能怪阴差阳错,不过总归即是另一个杨家的人,皇祖父玄宗有心有愧疚,最多有一日会赐婚与她,纳为嫔妃是不可能的,就是玄宗执意,也因为此女子的身份,朝堂上非得群起反对,因为这个身份太敏感了些……这个杨家,乃是前朝皇族,为官尚可,但若是轻易的纳为嫔妃,就显得不当了些。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先例,好比太宗就曾娶前朝帝女为妃,只是那时隋朝老臣犹在,挂念旧情,但反对的亦不在少数。

    如今的杨家,却因为天宝六载杨慎矜之死,已经不复在朝堂有一席之位,但玄宗却在事后觉得杀错了人,玄宗昔日对杨慎矜的赏识仅次于李林甫,还要在韦坚之上,最后这二人却先后身死,无一不是被他所杀,自然是心有愧意。

    只是身为天子,登基之初尚知道有错能改,如今太平盛世,玄宗又自认圣明天子,怎会认为自己有错?所以这对于杨婕纾这个昔日宠臣之女,纳为妃嫔当然不会,岂不是承认昔日过错?最多私下弥补罢了。

    在内教坊中为舞伎,也是眼前可以照顾得到,又有贵妃在侧,贵妃的性子温和,玄宗亦放心了些,至于日后,再行找个青年俊杰赐上一顿好婚姻,也不亏杨氏之女的身份,更是能对错杀的宠臣一个交代。

    玄宗的心思就是如此,旁人也自然是猜得到的,若不然,太子李亨也不会在家中发现杨慎矜之女后如获至宝,然后献给了玄宗了,更是猜量到了这些。

    如今李林甫已稳坐相位十余载,大权在握,虽是对玄宗依然恭敬,但玄宗已经不满朝中百官都依附于李林甫,若不然,当初也不会提拔起韦坚与杨慎矜与其抗衡,这二人先后身死,虽是玄宗自己下的令,但也心知当然有李林甫的黑手,如今将杨慎矜之女养在宫中,未必没有警告李林甫的意图。

    这等打算,并不是太难明白,永和虽是不比姐姐和政喜欢参与朝政,但却因环境使然,对这些不可能不懂,爹爹韦坚与杨慎矜旧日虽有旧怨,但以如今看来,她与杨婕纾是同病相怜,相比起来,她还幸运些,韦坚只是舅舅,家中还有姐姐和政、有父王太子李亨、有梅儿、也有虽是被休,但还待在长安城中的母妃韦氏,而杨婕纾却是举家皆亡,连自己都被发配到教坊为奴为婢,终日强颜欢笑。

    李和,不,永和是个善良的女儿家,她知道什么是分寸,不过……即使如此,也是怨的太子李亨,剩下的,能做的只有尽力回护着,好在贵妃娘娘也确实是个贤惠的人儿,不像她的杨家,那般的讨厌,好比那个杨家的‘娼妇’,整日乘着马车在长安城里招摇,恨不得多勾几个男人去!

    皇祖父将杨婕纾安排在贵妃那里也确实是个好去处,只是去处再好,那也是宫中深处,不在眼前,若是出了什么事,她又怎得向叶俞交代?

    永和心里在自哀自怨,大明宫外,如今却不巧的出了场不大不小的……意外。

    ~~~~~~~~~~~~~~~~~~~

    叶俞在听了一番那落魄道人的‘长篇大论’后,哭笑不得的发现自己的‘叶小凡的故事’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其中除了人物并未改动以外,某些桥段明显是从别的传奇传记里东拼西凑而来,换个名字罢了。

    他能去告侵权么?先不说盛唐有没有著作权这一说,也更是没地方告去,因为始作俑者根本就不知道是谁了去,只能无奈以对,等日后找到某个很可能多嘴的小侍女后再行秋后算账。

    这能在长安城里传的到处都是,唯有一个人的小侍女会‘失口’的说出来的了。

    转过身,叶俞准备继续前往之前离开的店铺,这才方踏出去半只脚,一辆速度迅驰的马车就照着眼前的就撞了过来,看样子是不会撞到他的,但是……他却也不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