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 申公宝(下)

目录:武者之道| 作者:秀玲| 类别:都市言情

    太古时期的众多修士们,同现在的修士完全不一样,那时的修士们互相之间,没有任何秘密,大家一起交流心得,一起共同进步,虽然大多数的道法都处于草创阶段,但是论起修行的氛围,却是太古时期最为融洽。

    随着一众的太古人族,慢慢的领悟道法,各种不完善的法诀,要么给废弃,要么修改的更加完善,这时候有着六个强大的存在,陆续的突破了第十五层不朽之境,成为了脱离宇宙法则掌控的存在。

    在这个宇宙中,第十五层不朽之境,又有一个称呼,便叫做“诸邪不侵万劫不磨混元无极太上教主不生不灭不朽圣人”,简称圣人。正因为要修炼到第十五层不朽的境界,才能证得混元、侃破无极,所以李亦秀才会对那个混元无极大帝不屑一顾,暗暗驳斥过他的名字。

    在这个宇宙之中六大圣人证道之时,正好过去了五十六亿年,合一量劫之数,所以六大圣人证道成功开始,仙界的人便称这时期为远古时期。并且按照五十六亿年,一量劫之数,没过一量劫,便换一个时期的称谓。

    远古时期由于人类有着六个第十五层不朽级数的大能,这六个圣人本身已经不受宇宙法则的束缚,可以用意念驾临其他的宇宙,自由的和其他宇宙的生物交流,就算是第十六层造化之境的大能,也不能镇压他们。

    圣人们唯一欠缺的便是不能自行开辟一个宇宙,除了这一点,可谓是无所不能。所以那时候便开始了和龙族、凤凰一族的大战。

    那龙族与凤凰一族,在太古时期就把七十二种域外天魔中,不属于龙族和凤凰一族的,全部收为部下,其实在太古时期、远古时期,也没有七十二种域外天魔之说,只是后来龙族、凤凰一族战败,才被归类进了域外天魔之中。

    从太古时期龙族与凤凰一族,就不停的和太古人族争斗不休,只是双方都有着第十三层、第十四层掌握宇宙法则的存在,所以总体而言势均力敌,相互之间谁都奈何不了谁,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五十六亿年。

    等到远古时期,太古人族出现了六位圣人,在这六位圣人的带领下,太古人族和龙族、凤凰一族,发生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大决战。也就是这一次的大战,把已经破败不堪的宇宙,再次轰了个稀巴烂。

    顿时主世界给打的支离破碎,虽然因为太古人族,有着六位圣人坐镇,最终把龙族、凤凰一族杀的大败,大部分的龙族、凤凰一族死亡,小部分的被六位圣人,以及其他的一些太古人族大能,给全部抓了去。

    但是六位圣人倒底是差了一线,不能开辟一个宇宙,就算六人联手也不能恢复已经残破不堪的主世界。不过圣人的境界,虽然不能开辟一个宇宙,但是创造另外一处大世界,却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六位圣人相互之间,本身就有着分歧,在一致对外的时候,还能团结一心,但是龙族、凤凰一族灭绝之后,六位圣人也就分道扬镳,分别开辟了仙界、佛界。又有一群虽然没有修炼到第十五层不朽境界,但是已经掌握了宇宙法则的大能,联手开辟了一个比仙界、佛界略小的神界。

    自此太古人族纷纷放弃主世界,全部迁移到仙界、佛界、神界之中。太古人族与龙族、凤凰一族大战,一直到开辟仙界、佛界、神界,又是一个五十六亿年,所以仙界、佛界、神界开辟之后,这个时期仙界的人便称为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留在主世界的那一道造物之主的法术,由于有着法有真灵的境界,所以在众多大能离开之后,按照造物之主留下的意思,开始把残余的能够使用的主世界的空间,全部正合到一起。

    把所有存活的人类,都集中到李亦秀他们出生的星球,其余的空间则化为主神空间的一部分,也在里面存放了一些人类,慢慢培养使他们长大,然后就开始了主神空间计划。

    由于主神是造物之主的一道法术,所有带有造化大能的一些法术特点,比如只要在主神空间内死亡的人物,主神都能随时复活,可以按照当初造物之主造人的标准,随时随地的造人,不过由于本源锁的限制,虽然主神造的是太古人族,不过出生之后也是会被五阶本源锁,直接给锁上。

    主神在主世界的动作,六位圣人是完全清楚地,只是一来主世界已经在远古之时被打的残破不堪,原本这个宇宙就是被遗弃之地,这回这世界更是变成了,被遗弃之地中的废弃之地,人人对它没有兴趣,所以也懒得搭理。

    二来六位圣人虽然已经成就第十五层不朽之境,可以把主神当做面团一样,想搓圆就搓圆、想捏扁就捏扁,但是对方到底是第十六层造化之境的大能,所放出的法术,所以六位圣人就算合力也不能灭杀主神,只能把它镇压起来。主神本身又没有侵入仙界、佛界、神界的意思,所以也就不费那心思了。

    同时修炼到第十三层、第十四层能够掌握宇宙法则的大能,虽然不能如圣人一般,随意的揉捏主神,但是也能够完全的抵挡主神神力,所以神界虽然没有圣人坐镇,但是自从建立之后,主神也不能干涉。但是这些掌握宇宙法则的大能,也只是和主神,相互之间谁都奈何不得谁,主神建立主神空间,他们也没办法干涉。

    于是在上古时期的前期,六位圣人以及其他的大能,各自在他们建立的三个大世界中,重新繁衍下一代,而主神则是在残破的主世界中,建立了主神空间,双方互不干涉,原本一直这样下去,倒也互不影响,只是由于没有了外敌,六位圣人之间理念的不和,最后还是通过门人弟子之间的争斗,爆发了出来。

    最后在仙界、佛界之中,爆发了一场大战,神界由于本身没有圣人坐镇,仙界、佛界的大战又是圣人之间的战斗,所以神界明哲保身般的没有介入,而上古时期仙界、佛界的这一场大战,就唤作封神之战。

    这一战的起因便是截教通天教主的两位师兄,人教太上老君和阐教元始天尊想要对付他,通天教主虽然本身也是证道不朽,不生不灭的圣人,但是以一敌二,自付没什么胜算,所以先一步的提议建立封神榜,把自认教下有根器的人,全部写到了封神榜上。

    这样就算在大战之中,截教的精锐弟子身死,只要他榜上有名,由三位圣人联手祭炼的封神榜,就能瞬间把他死去本命印记保护起来,然后收在榜上,虽然由于上了封神榜,这些弟子修为不能寸进,但是可以保证他们不会死亡,使得截教弟子不至于全部覆灭。

    这样若是通天教主赢了战斗,自然可以解救这些弟子下榜,若是输了战斗,也不至于损失太大,只要这些弟子们还活着,便总有翻盘的希望。并且为了保护这些截教的精锐弟子,通天教主还苦心劝说了,当时负责管理仙界的天庭机构,其中最高的领导人——玉皇大帝昊天上人。

    这玉皇大帝昊天上人也是太古人族其中的一个,法力神通不可测度,只是由于没有证道不朽,始终被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两位圣人压了一头,被他们两个当成傀儡,远远地遥控整个天庭,所以他心中也时时的想要反击两位圣人。

    不过毕竟他的实力和两位圣人天差地远,不敢明着反抗,只能在通天教主的劝说下,伪称天庭机构庞大、人员不足,设立封神榜,既能让三教有根器的弟子,不至于意外身死,又能充实天庭。

    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也是知道通天教主的本事,虽然以二敌一的胜算极大,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教下有根器的弟子身死几个,便同意了玉皇大帝昊天上人的建议,三教经过三次协商,建立封神榜,之后爆发了封神之战。

    在这封神之战中,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拉拢了佛界的两位圣人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形成四圣合围,以四对一终于把通天教主打的溃不成军。不过虽然四位圣人把通天教主打的灰头土脸,但是第十五层不朽之境,就连第十六层造化之境的大能,都不能把他镇压,只能耗费极**力,在一段时间内限制圣人的行为。

    所以四圣联手表面上把通天教主打的狼狈不堪,但是实际上与他没有任何损失,但是通天教主经此一役,心中奎怒无比,便进了金鳌岛碧游宫,立誓自己截教所有上榜的门人,若是不能下得封神榜,便再也不出碧游宫一步。

    封神之战完结的同时,便有五个大能,从仙界里出逃,落在了主世界里,分别建立的一十九层魔域,以及暗物质界,这两个大世界,不过这五个大能,只是第十三层、第十四层掌握宇宙法则的存在,所以虽说建立的是大世界,但是比起仙界、佛界、神界来,只是沧海一粟,比主神空间大不了多少。

    等到封神之战打完,正好又过去一个量劫、五十六亿年,于是从封神之战完结开始,仙界的人便把之后的时间叫做前古时期。在前古时期,由于佛界的两位圣人,在封神之战受到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邀请,所以在仙界留下了不少佛法的幼苗。

    随着进入前古时期,三个大世界没有大的波澜,仙界之中的佛法幼苗渐渐发芽,最后出现了一出唐玄奘西天取经的事件,至于为何是西方,便是佛界就位于仙界的西面,所以唐玄奘要去佛界取得真经,在仙界里传播,便要向着西方而去。

    这一事情,当即把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两位圣人惹得大怒,不过此时仙界经过封神一战元气大伤,所以两位圣人并没有明着对抗,而是暗地里较劲。通天教主则是趁他们四个圣人争斗之时,使出蒙蔽天机之法,干扰了他们的推算。

    由于四位圣人原本就不太注意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本人的修为又不弱于他们中任何一个,所以使出了蒙蔽天机之法后,顿时蒙蔽了四位圣人的推算,自己则是悄悄的让门下弟子把申公豹带进碧游宫,然后帮他施展蒙蔽灵识、转世轮回之法,打入主世界轮回,来消磨掉封神榜留在他身上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