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回 救助

目录:情生三国|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赵雪循声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歪倒在门口,怀中抱着的一个破布包露出一个瘦小脑袋。她跑到跟前一看,那婴儿早已没了血色,乍一看分明没了生气,只有一张微张的小嘴吐出几丝游丝般的气。

    妇人见有人来帮自己,本想拉住她的衣襟,可还没开口却突然口吐鲜血,鲜红色的血滴在黄石地上,让人触目。

    赵雪赶忙拍着妇人的背,待其缓过气忙道,“大姐别担心,我会救你们的!”说着一手抱过孩子一手想要将她搀起来,却被一旁士兵拦住。

    “不得让流民进城。”

    赵雪急了,“我认识郭军师,你们不许拦我。”

    士兵有些怔住,一旁头领眼色一使,几杆长枪便封住城门,“主公有令,不得……”

    没等说完长枪就被挑落在地,士兵们一时间面面相觑,回身看见举着长剑的严豹表情严肃,立马道,“你是什么人!胆敢违抗军令!”

    严豹放下佩剑,拱手道,“在下严豹,若是今日我们只带这位妇人和孩子行不行?”没等士兵开口他就凑到头领跟前往那人手里塞了些东西,“还望能够通融。”

    “好吧好吧。”领头假意思考了片刻,一个扬手,就让赵雪和那妇人进了城门,之后又立马堵了起来。

    赵雪进城连头也没回,抱起婴儿就往一个方向跑去。

    “赵姑娘去哪里?”

    “去找华佗!”

    此时的华佗已回到曹府,住在府上一处偏寓。不过由于曹府的人见过赵雪几次,听说来找的是华佗也没有阻拦。

    等他们跑到华佗住处,老人正在屋里整理药籍。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华佗就一眼看见赵雪怀里那个小生命,立马上前将其抱到塌上,自己坐到一侧察颜片刻,随后写了一味方子。

    “还算及时,无碍。”听到这话,赵雪心头一颗石头也落了地,那妇人本是由严豹背着,此刻挣扎着滑下背跪在地上连磕几个响头,华佗见状忙将其扶起又道,“快将她扶到隔壁去。”于是众人又忙将病弱的妇人给抱到隔壁的床榻。

    望着华佗俯身卧榻旁的背影,站在门口的赵雪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救了两条命,这也算是她来三国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少时华佗从里面走出来,看了看赵雪和严豹,沉默片刻道,“老夫着实没有想到郭夫人乃如此乐善好施之人。”

    赵雪笑答道,“和华大夫所作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那本是我应当为之。”华佗忽而又沉默了,半晌开口道,“难道郭夫人对于之前老夫所作就不介怀?”

    其实对于华佗让她吃了几次闭门羹又耍她挖蚯蚓的事情,赵雪还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对这位一代名医的性格实在觉得有些意外。体恤百姓仇视官僚,骨头硬又傲气还算符合历史形象,可偏偏多了些逍遥行散和精明犀利,让她有时候还真应付不来。

    “华大夫不贪富贵,我深感敬佩,怎么会介怀呢?”这倒是她的真心话,见华佗不发话的间隙她又接着问了句,“那二人怎么样了?”

    华佗扬起脸,露出难得一见的和蔼笑容,道,“无碍,静养旬日便可。”

    “那就有劳华大夫了。”赵雪心里很是为他所做感激,便打算回府上打理些药草送来。走出府门时,一旁原本一声不吭的严豹突然开了口,“赵姑娘,在下有一事想说。”

    “什么事?”转过脸,却看见严豹严肃的表情。

    “那妇人与孩童。我怕……”他顿了顿,坚定口气道,“我怕是不该救的。”

    “为什么!”实在不敢相信他会说出这番话来。在赵雪看来,外冷内热又仗义好施的严豹应该比她更乐于去做才是。

    严豹几欲开口,还是憋了回去。他盯着地面半宿抬眉,语气好似夹杂着一丝无奈,“容在下刚刚失言,若是赵姑娘愿救,在下定是鼎力相助。”

    赵雪也没有多问,严豹既是心中有所想法,也是救人要紧。若是想不通他也自会说的。反正要帮就得帮到底。

    连续几天她都赶到华佗住处。虽说他是个名医,可在那时终究是个没地位的大夫。所以赵雪进出曹府也无人多问,倒是那些士兵有些言语,想这明是郭军师的妹妹怎么和个医倌走得如此近?

    “你若是没有要事,以后派人来就好。”

    “华大夫难不成是嫌我麻烦?”赵雪莞尔一笑,见华佗连连摆手状,便转身将那些晒过翻过的草药倒进箩筐。

    “这些我自己来,不消夫人动手。”华佗急忙跑上前拖住箩筐,“郭夫人又是送草药又是来帮我这些忙,何必?”

    赵雪笑道,“华大夫救死扶伤功德无量,我早说了我只是出于自己的敬佩。”这话让华佗有些不好意思,也许在古代还没有人对一个医生显露出如此的尊敬。他默不作声将草药整理完毕,又把另一箩筐倒在晒台开始细细筛检起来。

    “你当真无事求我?”半晌他抬头,见赵雪摇头便又问,“说便是,力所能及,老夫必定相助。”

    赵雪道,“那我就记得您的话,以后若真是有事一定来找您。”

    华佗听了也没了言语,胡须一捋爽朗笑起来。

    那妇人与孩子本来就是因为太饿才生的病,由华佗的几日调养自然好得很快。几日后便能下地走动,竟亲自登门感谢赵雪,还说什么都要磕头。这古人动不动就下跪的礼节,她实在不适应。可偏偏又劝不动,在万般阻拦无效的情况下只得别过脸去勉强接受那三个磕得砰砰的响头。待转回来却见妇人一脸泪光闪烁,顿时又有些不知所措,“大姐你别这样,我也是举手之劳,要谢也是谢华大夫,是他救了你的命。”

    “奴家知道你们都是善人。”那妇人泪光盈盈,眼神中似乎还带着一丝哀怨,跪在地上说,“奴家只是有一事相求。”说着竟将头抵在地上长跪不起。

    “什么事你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赵雪赶忙想把她拉起来,却怎么也拉不动。那妇人又抬起头半弓着背道,“我家中还有两位老人一位小姨也与我一同逃难于此,他们至今应该还不得入城在城外挨饿受冻……”说着说着她的哽咽声变成嚎啕大哭,“望姑娘能行行好救救我一家人!”罢了又是几个响头。

    这种情形,怕是有点心肠的人都会动容,又怎能拒绝?

    “赵姑娘,城外流民约二十,若让他们都住进郭府,怕是不行。”严豹跟着脚步匆匆的赵雪,一起往城门赶去。

    赵雪摇摇头,“当然不能让他们都住到郭府上。”

    “那是如何?”

    她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凝神许久。

    <ahref=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