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第二道防线

目录:重生之改天换地|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 类别:都市言情

    在陈康杰真正需要亲自介入的大战开始之前  其实香港人已经经历了心惊肉跳的好几个月

    在席卷东亚和东南亚的这场金融危机大潮下  再加上国际炒家的恶意推动  香港股市犹如过山车从高点冲下一般  股指由去年年中的一万四千点持续下降  到三月底的时候  竟然一度突破七千点的极度危险关口达到六千八百点

    可以说  短短大半年的时间  香港股市蒸发超过两万亿港币  股市惨淡声一片接着一片

    当然  那些国际炒家还沒有真正赚到钱  他们投资的是股指期货  要股市长期低于某个点  他们才能获取庞大的利益

    这段时间  特区政府的高官们焦头烂额  千方百计的使出各种力气挽回市场的颓势  然而面对区域下行的大势  他们收效甚微  领导负责此问題的中央高官黄振华则是坐立不安  心惊肉跳  他每天得到的汇报数字就是又损失了几百亿港币  虽然那些钱有一定的虚拟成分  但是也足以让人颤栗

    最心急肉头的还不是这些政府人员  毕竟损失的不是他们口袋中的钱  最急切的当属那些大企业家大商人  他们的资产可是真金白银的急速缩水了

    不讲别的  单单以李爵士  郑宇通等为代表的前五十名大富豪  股市上损失就已经超过六百亿美元  接近五千亿港币

    他们难过  陈康杰的青松日子也到头了  李爵士和郑宇通作为香港企业家的代表就曾经找过陈康杰不止一次  因为他们是相信陈康杰的能力才撺掇其他商界朋友加入到香港市场保卫战中  然而不但沒有获得收益  反倒是损失惨重  就连一向对陈康杰相信无比的向炎都动摇了  这位老大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  家族资产缩水了三分之二  家族兄弟们对他的意见很大  帮会内部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近來事端也比较多  政府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陈康杰倒像稳坐钓鱼台的姜太公一样  他们每次找陈康杰  他都说“不急”  他们又找欧阳震华  得到的答案还是“不急”

    不过从四月一号星期三开始  所有人都急了  就连陈康杰都整装以待

    四月一日这一天  国际炒家抛售了223亿港币  前面他们也进行预热  每天抛售三五十亿不等  但是从这一天  突然增加数倍  直接抬升至两百亿之上

    为了应对西方各大投资集团以及对冲基金的挑战  陈康杰设立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香港本地商人冲在前面  自行抵御  只是到现在为止  他们已经资金耗尽  损失惨重  毫无还手之力了  下面就只有使用第二层防线了

    陈康杰设定的第二层防线就是由特区政府担当  协调工作由黄振华去完成  陈康杰是不方便出面的

    香港是一个自由经济中心  政府承诺是不干预市场运作的  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这是香港能称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内在保障

    然而  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气势汹汹的大敌当前  如果特区政府不站出來正面抵抗  香港就真的要沦陷了

    为了增加港元的市场压力  当前国际舆论界有一股这样的声音  那就是人民币必将贬值  只要人民币真的贬值  那别说其他与华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损失惨重  特别是刚刚经历过大洗劫的东南亚各国  香港市场也会雪上加霜  甚至联系汇率制度会瞬间崩盘

    因此市场普遍不太看好香港能够独善其身  况且  之前国际炒家对香港的每次试探性进攻都有所斩获  光去年七月份的一次试探进攻  他们就获得了超过八十亿港币的收益  9月份  十月份  以及1998年三月份的数次小进攻都沒有一次是空手而回的  最少的一次也得到了34亿港币的收益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他们决定來一次狠的  争取一次将港币击溃  那样的话  随着股指期货的交割  他们的收益就不是简单的几十亿港币了  起码也是几千亿港币甚至过万亿港币  这种损失  是香港说承担不起的

    严峻的困局使得这次特区政府不能再对市场袖手旁观  况且前面的进攻政府同样损失了640亿港币

    通过黄振华的协调  特区政府终于一改常态  表态将出面稳定港币以及股市

    这个态可不好表  拍板的是特首  然而  具体负责的是由财政司司长  金管局总裁以及财政事务局局长三人组成的应对小组  由财政司司长领导  也是由他向外界发布这个消息  如果此次行动失败  财政司司长将第一个承担责任  他的政治生涯不但就此结束  可能还会背上沉重的历史骂名

    为了履行一个官员的职责  也是为了保护繁荣的香港  财政司司长第一个站出來  他亲自向特首表示  如果失败  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四月一日国际炒家抛售的两百多亿港币立刻就被政府资金完全吸纳  这一举动  使得财政司司长立马成为众矢之的  不但国外投资者和媒体批评他  就连本港的一些投资人和媒体也对他进行攻伐  因为他的这一举动破坏了香港自由金融中心的想象  动摇了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这一立港资本  每天他只要一出现在公共场合  马上就会听到各种难听的声音

    不得已  特首给他放假几天  让他到东欧浅谈合作事务  算是避避风头

    四月二日  星期四  这天国际炒家接着又抛售了三百亿一十五亿港币  政府资金依旧全盘吸纳

    这些国际炒家的钱可不都是他们自己的  统统都是通过信用借款自银行拆借而來  相当于是用香港人的钱攻击香港  当然  如果赢了  那点借款利息根本不算什么  然则  一旦输了  他们损失同样会十分惨重

    香港金管局总裁姓任  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叫做“任一招”  意思是说  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來的时候  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  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  以抗拒炒家的狙击  维持联系汇率

    这个办法是有效果的  但是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通过数次提升  当前的拆解利息已经提高了百分之三百  如果现在再大幅度提高拆借利息的话  对股市楼市的杀伤力太大  恒生指数下跌至6500点将是银行体系所能承受的最低限  陈康杰的金融专家分析  如果股市和楼市进一步大幅下跌  银行在无可选择下势必大量抛售有关抵押资产  从而掀起股票市场和地产市场的恶性抛售潮  一些中小型银行  甚至有可能因为呆坏账过多而面临倒闭的命运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有银行开始倒闭  香港银行体系势必遭受致命的连锁打击

    因此陈康杰给黄振华传递的第一个带有命令意识的信息就是  要他从中确保不能再提高拆借利息  只能使用资金硬碰硬的接招  怎么样去协调  那是他的事情  陈康杰只告诉他  如果拆解利率继续上涨的话  香港所付出的的成本将会是国际炒家的十倍

    在中央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特区政府反复协调磋商之后  他们终于放弃了继续抬高拆借利率的手段  采用炒家每卖出一盘港元  金管局便吃下一盘的硬碰硬办法

    这种方式风险极大  但是获利也不小  说他风险大  是因为一旦特区政府的储备耗尽  面临的局面只有一种  那就是任人鱼肉  是实力的大比拼  说它获利不小  是因为按照香港货币局规定  金管局倘若要在外汇市场以美元购回港元  必须以固定汇率1美元兑7.8港元的价格购买  而这次却以炒家的卖价7.75港元悉数买进  相当于是赚了

    三天的时间  特区政府从市场上买进了一千零五十八亿港币  这在香港金融史上  是从未有过的大手笔  政府也从來沒有这样直接涉及具体金融领域  并且还获利了

    当然  最终是不是获利  还得等最后的结果出炉后才可见分晓  只是特区政府的这一举动已经给他们带來了不小的批评  除了批评他们敢于市场运作之外  还有人批评他们与民争利  这其中  自然而然有不少人是在帮那些国际炒家说话  不管何时  似乎我们的国民中总是不缺乏这种德性的人

    已经面临骑虎难下局面的特区政府此时是不可能退缩的  他们根本沒有退缩的余地  已经开始  就不是随便能够收手的  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将这场金融战争完全打赢  只有那样  当前所受的骂名总能洗清  反之  就是历史的罪人

    身处内地的陈康杰  近來下午都不会呆在学校里面  他每天至少要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五个小时  从各个方面汇聚了大量信息到他的案头  需要他斟酌处理  同时  他察觉到此次对香港的阻击已经和原有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些不同  所以  战术需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反应來做出临时修改  很难一劳永逸的一招定江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