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火烧敌船

目录:三国甘宁| 作者:蜻蜓骑士| 类别:都市言情

    樊城北面的汉水岸边。

    一座浩大的,火把如林的军寨,中军帐内。

    一名健壮彪悍,身披甲胄的大将,泰山般稳稳当当地盘坐在中军帐的长案后。

    这名大将,姓纪名灵,字伏义,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纪灵的祖父三代皆是袁氏的家将,他自幼便跟随在袁术的左右做陪读。后因其力大无穷,到汝阳寻访得高人传授武艺,并获赠一把重达五十斤的三尖两刃刀。

    此时,纪灵正与帐下一班将领商议着进军襄阳城的事宜。

    “报!”传来了帐外侍卫的锐声唱报。

    一名身穿皮甲,满身是水的斥候,踉踉跄跄地跑入中军帐内,单膝一跪,抱拳低首,铿锵道:“禀报将军,下游发现十三艘艨艟战船,离此地十多里,在南岸停泊。”

    纪灵及帐下的一班将领均吃了一惊。

    “哼!这群狂贼,居然敢主动招惹我们,纪将军,让我领兵上船赶去荡灭他们?”乐就昂然站起,声若洪钟道。

    纪灵目光一凛,扫了一眼乐就,训斥道:“我军不擅长水战,你跟他们在江上作战,是以己之短击敌人之长,自寻死路,你懂不懂?”重重地拍了拍长案。

    乐就一惊,想了想,又道:“纪将军,我们多带强弓硬弩,火箭去,在岸边,就能射杀他们,以火箭烧掉他们的艨艟战船。汉水只不过六七十米宽而已。”

    帐下的李丰,梁刚,陈兰等将领,纷纷附和赞同。

    纪灵暗暗心动了,心道:“这班贼寇只不过区区数千人,是他们主动驶上汉水,自寻死路。只要我派出数千弓弩手到南岸,再派数千弓弩手在北岸,两边一夹击,即便不能全歼他们,也能重创他们或烧掉他们的艨艟战船啊?”

    他主意已定,立即站了起来,森严地望着诸将。

    一班将领纷纷站起,一个个求战心切地望着纪灵。

    “咳!”纪灵咳了一声,发号施令道:“乐就听令。”

    乐就向前跨出一步,铿锵道:“末将在!”

    “你立即带领三千弓弩手,多备箭矢与火箭,乘船到南岸,赶往下游,准备攻击贼船。”纪灵认真的命令道。

    “末将遵命!”乐就重重道,抱拳一揖,转身大踏步走去。

    纪灵想了想,急道:“等一等!”

    乐就停住脚,疑惑地回过脸来。

    纪灵紧慎地叮嘱道:“多派小艇到下游监视,一旦敌舰来袭,立即回岸,切不可与贼于水上作战。”

    “末将明白!”乐就应了一声,大踏步走出中军帐。

    纪灵继续命令道:“陈兰,李丰,你们立即带领五千人马,多备攻城云梯,渡江攻夺襄阳城!”

    陈兰与李丰对视一眼,两眼放光,大喜地齐站了出来,一拱手,重重道:“末将遵命!”转身,高兴地,大步流星地跑出中军帐。

    他们领军五千,对攻取襄阳城是信心满满的,而且夺了城不仅是大功一件,破城后,还能趁机狠狠地搜刮一番民脂民膏,襄阳城是有名的富裕城市,油水肯定丰厚得很了。所以他们听到攻打襄阳城,眼睛都放光了。

    纪灵看了一眼心急如焚的梁刚,命令道:“你立即带领三千弓弩手,多备箭矢与火箭,赶往下游,与乐就夹攻江上的敌舰!”

    “末将遵命!”染刚铿锵应道,转身,轻叹一声,匆忙赶去。

    很快,各座兵帐内的士兵纷纷涌出来,列队集合,听从将令,向着各处奔去。各座军寨频繁的调动起兵马来。

    乐就率领的三千弓弩手,点着火把,搬运着弓弩,箭矢,火箭等军器,纷纷地登上形式各异的船只,混乱无序地驶向南岸。

    陈兰,李丰率领的五千人马,扛着攻城云梯及各式军器,在岸边焦急地等待着。船只不够,他们只能等乐就的人马渡过江返回,才能登船渡江。

    上游,漆黑不见五指的江边。

    一只小船幽灵般静静地驶下来。

    站在船头的甘宁,定眼望向下游,只见北岸港湾内,满载士卒,又持有火把的船只,纷纷驶向南岸。多船竟渡,竟然占满了仅宽六七十米的江面。待一批士卒到达南岸,空船折返北岸时,江面显得更加拥挤了。

    “驶回去!”甘宁兴奋地喊道。

    十多名撑船的士卒,也兴奋地调转船头,尽量小声地撑船驶回上游。转了几个弯道。小船便驶回停泊在岸边的船队中。

    甘宁提声喊道:“兄弟们,出发!准备攻击敌人!”跳上一只满载芦苇干柴的小船上。

    各船上,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士卒们听了,顿时热血沸腾,纷纷磨拳擦掌,拿起弓与弩,推箭上槽,准备射杀敌人。

    二十只满载芦苇,干柴,硫磺,硝石的小船。两船一组陆续地驶了出来,一船一边地拉开距离。

    不过,它们是被水下的粗麻绳连结着的。目的是用绳索刮住中间敌船,不致于让火船白白地流到下游去。用铁链的效果更好,只可惜事情紧急,根本没时间去请铁匠打造铁链。

    十组,共二十只小船横布于江面上,寂静无声地朝下游漂去。二十只坐满士卒的小船,则在后面的不远处缓缓跟着。

    没多久。

    坐在芦苇干柴船上的士卒们便看见了下游正在紧急渡江的船只,纷纷趴了下来,并停止了划桨,让船只自行漂流而下。

    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

    紧急渡江的袁兵们,终于有人发现上游的江面上有异物漂流而下,大喊道:“上面有情况,大家小心啊!”

    甘宁猛然站起,提声大吼道:“点火!”利索地掏出怀中的火石,点着了芦苇,纵身跳下江水中。

    各船上的士卒纷纷点着芦苇,跳下江水中。

    刹时间,横布于江面上的二十只小船,燃起了熊熊大火,噼里啪啦作响,浓烟滚滚,烈焰腾空,映红了江面,也映红了半边天。像一条横跨于江面上的火龙,浑身喷火,直冲而下。

    甘宁及士卒们在船尾奋力一推火船,也紧急潜入水中避火了。

    二十只火船被奋力一推,加速朝下游冲去。

    正在渡江的袁兵,望见上游突然冒出二十只大火船,直冲下来,吓得面如土色,心惊肉颤。撑船的水手,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操起船桨起劲地划船。没船桨的袁兵也惊慌地用兵器帮忙撑船。

    各船的袁兵争先恐后的撑船,结果多船冲撞了在一起,更加混乱不堪了,有些夹住在中间的船只,连动也动不了,急得袁兵们破口大骂,甚至动手动脚。

    两只紧靠两岸边的火船当先冲入袁兵船队中,腾起七八米的烈火立即卷燃了多艘船的桅帆。恐慌的袁兵,大呼大嚷地争相逃窜,跳上岸或跳去其它的船只上,许多失足者“砰”的一声,一头坠了下水中,大呼救命,拼命挣扎。

    二十只火船陆续冲入船队中,把靠上游的船只几乎全部点燃了。

    “救命啊!”“爹!娘!”

    大呼小叫地袁兵惊慌逃窜,许多满身是火的士卒痛得跳下江中,活活被淹死。

    靠下游一点的船只,纷纷调头向下游逃去,逃避火船火舌的亲吻。

    凹入岸边的港湾也有火船冲了入去,泊在岸边的船只相继被引燃,整个港湾燃烧了起来,火海似的。

    甘宁及士卒们陆续爬上从后面赶至的船只,纷纷拈弓搭箭,朝岸边逃窜的袁兵射击。

    嗖嗖嗖……

    一支支破空的劲箭,贯穿了一个个袁兵的躯体。众多袁兵噗噗地喷着血,倒下血泊中,或倒入江中。

    很快,两岸的袁兵便被汉水分隔了开来。

    北岸上的陈兰,李丰,急忙指挥士兵们救人救火,并向江面的敌船射箭还击。

    纪灵骑着马,脸色铁青地跑到岸边,望着江面的火海,愤怒得咬牙切齿,举起两刃三尖刀指着江面上的敌船,咆哮如雷地大喊道:“弓弩手,射死他们!”眼睛也睁红了。

    可惜三千弓弩手正在逃窜,无心射敌。另外三千弓弩手又被染刚带去了下游。只有几百名弓弩手,赶到纪灵的附近,向着江面散乱地射击。

    甘宁见北岸上有弓弩手还击,立即传令各船靠向南岸这边,向南岸的逃敌射击。听到传令的士卒们,立即划船靠向南岸边去。

    “驶过去!”项通的站在船头沉声喝道。十多名士卒不敢违拗,立即使劲地划动船桨,驱船从几只火船的缝隙间驶近北岸边。

    项通举起弩弓,瞄准北岸上的纪灵一箭射出。

    嗖!

    拇指粗的弩箭闪电般射去,

    纪灵听到箭啸之声,猛地一低头,铿的一声,弩箭擦着他的头盔而过,擦出了一串耀眼的火花。

    “拿弩箭来!”纪灵勃然大怒,伸手一把抢过士卒手中的弩弓,动作娴熟地把一支弩箭推入箭槽,瞄准项通一掰扳机。

    嗖!

    弩箭劲射而出。

    “啊!”

    项通手臂中箭,一头坠落于江中,浮浮沉沉地漂流而下。前面有数艘火船正剧烈地燃烧着。

    那只小船上的士卒举起盾牌,抵挡住骤雨般的密箭,根本驶不去救项通。

    甘宁正指挥着船只撤向南岸,看见项通中箭落水,急忙丢下弓,饱吸了一口气,纵身插入水中,向着项通,拼命地潜游过去。密集的箭矢嗖嗖嗖地射在他头顶上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