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薛家进京

目录:红楼之林家媳妇| 作者:楚秋| 类别:历史军事

    ))薛姨妈的三间正房己经收拾出来,两姐妹进了屋,宝钗亲奉茶给王夫人,心知母亲与王夫人姐妹有话要说,看凤姐外面忙碌,也出来帮忙。再者都是他们家的一些东西,宝钗比凤姐更知道如何打整。

    宝钗退出去,薛姨妈这才对王夫人道:“关于宝钗待选的事情?”本来也想着托自己娘家,只是实在不巧,王子腾就要升迁出去了。这事也得靠贾家了,贾家能让元春进宫当了女史,宝钗只是待选才人赞善,按道理说,应该是没啥大问题的。

    王夫人听到这话心里也有点嘀咕,贾政根本就不听她的,道:“我己经跟老爷说过,也让凤丫头跟琏儿说过,这事不急,先等等看。”待选这事,最早也是明年秋天,还不急。

    薛姨妈想想也是,也就不再提起。姐妹两个只是叙起话来,一别十来年,家事繁多,讲起来也就没完了,直到天色将黑,丫头过来传话说老太太那边要传话了,两姐妹这才起身过去。

    -----------------------------------------------------------------------

    贾母说了要给薛姨妈接风洗尘,等到王夫人和薛姨妈带着宝钗来的时候,凤姐,李纨己经在收拾,屋里摆了两桌。贾母从里间出来,笑着对王夫人道:“今天你坐着,让她们收拾就好。”

    “谢老太太。”王夫人笑着应着,婆婆吃饭,媳妇要侍侯。现在自己妹妹来了,接风洗尘,贾母说不让她侍侯也是情理之中。

    “宝姑娘,到我这边来。”贾母笑着叫宝钗。

    宝钗稍稍犹豫一下,看向王夫人,王夫人笑着道:“老太太疼你,你去那边吧。”

    宝钗这才笑着走向贾母,凤姐连忙拉开右边第一张椅子,贾母笑着道:“过来跟我坐,今天你是客,坐这里。”

    宝钗不敢十分推让,凤姐也笑着道:“今天你是客,理应如此,你就坐吧。”

    贾母坐了起来,贾敏笑着在贾母左手边坐下来,也笑着对宝钗道:“坐吧,宝姑娘。”

    宝钗这才坐下,随即黛玉在贾敏身边坐下,湘云坐在宝钗旁边,宝玉末席。那边席上却是王夫人,薛姨妈,以及三春,也各自落了坐。李纨,凤姐两个是前后张罗,并不入席。

    一时间丫头端了菜上来,凤姐和李纨两个忙着指挥摆放,又要到贾母跟前侍侯。宝钗坐在贾母身边看着各色丫头媳妇穿唆,心里此间规矩比之家中不知道大了多少,原本就小心翼翼的心情,现在更是谨慎。

    一餐吃完,丫头媳妇收拾,一行人却是转到花厅里说话。贾母自然上坐,本来她身边向来是宝玉,黛玉,这回宝玉坐了下席,贾母却是把宝钗拉到身边。不外乎是一些家常话,然后细细打量宝钗。

    要说容貌,贾府三春,就是连黛玉,湘云算上都不如宝钗。再看行动举止,端庄大方,性情还不得而知,应该也不坏。

    昨天的时候贾敏还跟贾母说起,薛有姑娘要待选的事情,贾敏很是不解,因为在她眼里看来很是没必要。元春进宫为女史,算是皇帝的贴身秘书,工作量不大,而且升迁的机会大。现在宝钗这样去选才人赞善,给公主,郡主当陪读,那就更没有前途了,到25岁才能出宫,那时候谁会娶她。

    贾母却不以为然,所谓赞善是太子府里的官职,基本上跟女史差不多。就是一个是侍侯皇帝的,一个是侍侯太子的。薛宝钗想选的应该是这个,以她的条件进不了宫,但可以进太子府。要是得到太子的宠幸,他是未来的储君,以后要是当了皇帝,就是薛家皇商之家,地位低点,但有贾家,王家这样的亲戚,她是有机会封妃的。

    当年元春进宫时,贾母心里也不是很愿意,自己女儿贾敏都不让她去选秀,贾母并不认识进宫对于女子来说是个好出路。只是王夫人和贾政愿意,说的又是大道理,她也不好说什么。

    在贾母看来,进宫的路是独木桥,三年一选,多少美女进宫,别说能封妃,就是答应,常在又有几个。25岁出宫,所有的青春年华都没有了,然后嫁给谁,接下来要怎么办。

    不过薛家让宝钗去选,估计也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就是贾母不管外面的事情也能知道,薛家是真的不如以前了。以前宝钗父亲在世时,那还称的上是大富之家,但宝钗没福,父亲去世的早。虽然也有一个兄长,但小小年龄就能因为争丫头闹出人命来,那能是好孩子吗。

    一个女儿家,没出阁的时候靠的就是父亲,兄弟。不是你长相漂亮,品行端庄就行的。父亲没了,兄弟那样。说亲的时候,男方随意打听一下,估计连姑娘啥样都不会让家人去相看了。

    就是薛家有钱,可以陪嫁多些,但姑娘陪嫁那基本上是有定数的,比如贾府将来这三个,一人少则一万,多则两万。宝钗还是嫡出再加一点,三万银子就算很不错了,以后兄长还要娶嫂子,总不能把薛家一半家底带过去。

    再高一点人家不说,就以贾府这样的人家说,三万银子算个啥,荣国府只是每年给府里众人发月钱都得一万两。(这个数据是红文家考据出来的,真实性不知。)

    一句话说完,京城里头寻门亲事,不是凭家里有钱,姑娘长的好就行的,必须得娘家靠的上。官宦人家想结亲,第一件看中的就是能否在官场上有个帮衬。比如贾珠的正妻李纨,绝不能算是有钱人家,至少家底跟薛家还不能比。但是她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对于贾珠高中很有助益,这个就非常实惠了。

    就是薛家有贾家,王家两门亲戚,这到底是亲戚,跟湘云的情况又不相同了。湘云是孤儿不错,但她跟着叔叔,叔叔也姓史,她不属于外姓人,侄女可以算到亲闺女之列,但外甥就怎么也不能算是一家人了。

    也可以看宝钗去选秀,也就能知道,薛家人对于宝钗的婚事是一直抱有高攀的想法,有两门好亲戚,只是在同等皇商人家里头挑夫婿,宝钗非常抢手。当然考虑到薛家以前,还有薛姨妈的出身,选这样的女婿也是有点亏。

    别人家的女儿如何嫁,贾母也不想很想操心,只是宝钗现在有选秀的想法了。贾母就得抱着也许她真能入选,如愿以偿的打算。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一宝钗真的入选善赞,然后受到太子宠幸,以后太子登基,她也许真成贵人也说不定。对于这样有可能的潜力股,贾母肯定不会主动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