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目录:竹林深处是我家| 作者:柳凤如| 类别:都市言情

    那一个和煦的秋日后,贺家小院多了一个常客。

    先是领着米铺掌柜在南河,白沙等村子走了一圈,说是提早把米卖到米铺,价钱可以多一成,不愿意冒风险出海的农家人心动了。

    再是领了掌柜到贺家坐了一回,说商量鸡只,和鸡蛋价钱数量。商量了半天,茶水喝了一壶又一壶,结果还是原来那个。

    再然后是单独来到贺家,找贺老大和贺小柱商量卖莲藕的事。似乎在无意间看见贺家的家私还是旧的,穆晟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县城的德成工匠和我有些交情,如果需要打家具,我可以代为拜托。”

    县城的德成工匠可是出了名的好,府城里的人家也找他们打工具,生意是一单接一单,价钱不高,可人家就是没时间接那么多单子,除了有头有脸,有关系的,大家只能流口水羡慕。

    杨燕儿一听就心动,但他不敢张口请,只有看着自己男人。

    贺老大搓着手,“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不麻烦。我家找了德成工匠打家具,正好把你们需要的搭上。”

    杨燕儿大喜过望,连忙拉着贺小虎去列单子,生怕穆晟一转身不同意。

    短短一张单子上列有双人大床一张,梳妆台两个,四腿圆木凳两张,衣箱一个。贺老大不识字,让贺小虎念给他听,听见衣箱一个,连忙说,再加一个,给小花也添一个。

    贺小花甩手摇头,“阿爹,我房里有衣箱了。要不,我房里添张桌子吧。”

    “小哥儿房里放桌子做什么,阿么替你做主,订了梳妆台。衣箱等过几年再添。”杨燕儿心里还有一句话未说,等小花出嫁,也不知道相中的是哪一户人家,如果是大户,这份嫁妆还得给小花提前备着。

    好吧,梳妆台就梳妆台,有个地方写写字就好,比天天在衣箱上写字强。

    穆晟收下单子,又问贺家需要什么样式的,五福临门的,还是吉祥果图案的。

    好的工匠打出来的款式不单多,而且新颖,价钱也跟着往上涨,杨燕儿掂掂自家的钱袋子,其实只要图个德成工匠的名字就好了,款式什么的,过得去就算了。就算只是简单一块木板,上面雕一个福字,盖上德成工匠的印记就不一样了。

    “简简单单的就可以了。”

    “家具是打来给小柱哥新房用的吧。”

    贺小柱涨红了脸,穆东家居然称呼自己为小柱哥,贺小柱看着自己阿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喊他柱子就是,穆东家,俺这家,你看,俺......”

    穆晟会意点点头,“这事我来处理。”

    贺家大小欢天喜地送走穆晟,杨燕儿连说今年祖先庇佑,出门有贵人。贺小虎摇头不同意,“无事献殷勤......”

    “怎么可以说是无事,你阿爹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莲藕可都卖给他们的酒楼,独一家。”杨燕儿扯着嗓子。

    贺小虎不答话,只看了同样高高兴兴的贺小花一眼。莲藕独卖给穆家酒楼,看似穆家占便宜,但谁不知道莲藕是新鲜物,穆家酒楼要推销出去,要花多大气力,更何况,单凭两家不过买卖鸡只的关系,怎得穆少爷如此信任。贺小虎想得眉头打结。

    贺老大笑呵呵说着,今年的银丝稻也要卖到庆州港去,多赚些银子给小柱成亲用。杨燕儿怎肯同意啊,上次就说遇上风浪,延迟回来,这次也不知将会碰上什么,大风大浪的,一家人都指看着贺老大,怎可以有事。当下杨燕儿红了眼眶,抱着小四坐一边滴滴答答流眼泪。

    “要不,我代替阿爹出海走一次。”

    “不成不成,海上风浪大,你经不住,况且你还得留家里,准备明年成亲的事。”贺老大想扶杨燕儿回房间,两夫夫慢慢说。杨燕儿屁股一转,用后背对准他,就坐在凳上不挪动。

    一家人刚才那点喜悦被冲散了,晚上睡觉,杨燕儿抱着小四,拉着小花到自己床上睡,贺老大被挤去和小虎睡一床。贺家小院一连安静了好几天。直至穆晟再次找上门说,要提早送莲藕过去,赶在中秋前办三天试吃,好让莲藕在中秋那正式上市出售。

    贺老大连忙答应,拉着贺小柱到池塘摘藕。穆晟坐在堂屋唯二两张椅子上,问,“贺么么,我想请小哥儿进城里一趟,新的菜式还需要他指点厨房。”

    杨燕儿心里愁着,没多想,点头答应,要小花回房间换件衣服,跟自己阿爹一起到县城去,早去早回。

    等贺小花选了一件补丁不太显眼的衣服出来时,只见杨燕儿一边抹眼泪,一边诉说,“我不过让他把稻子卖到城里去就好,一家人,穷有穷过,富有富过,我嫁过来本来就不图他什么,怎可能指望他跑南边,拼了性命赚那点银钱。”

    杨燕儿看见儿子跑进来,急忙背转身,擦眼泪。穆晟整整衣服,站起来,朝杨燕儿弯弯腰,“贺么么,我带小花到池塘等一会儿。”

    杨燕儿点点头,任得贺小花跟着穆晟走出去。

    穆晟放下踏脚板凳,掀起车帘,伸手要扶贺小花。贺小花甩甩手,小手搭上车把,手臂一用力,扒拉着半边身子攀上车板,小腿猛一蹬地,借着冲力攀上车板。坐稳转过身,冲穆晟扬扬小眉毛,看,我自己能上来。

    穆晟温柔地笑着,眼睛里是他不知道的宠溺,伸手挑起小花缠上额头的碎发,“到里面坐,我来驾车。”

    “嗯嗯。”

    扬起马鞭,空中虚划一下,马匹踏踏,晃悠悠往前走,经过池塘,把贺老大和十根莲藕,莲蓬带上。贺小柱就被打发回家。

    第二天,酒楼的试吃摊子一摆开,引来好事者围观。酒楼伙计用牙签叉上切小的莲藕,又泡好莲心茶,茶杯盛满,一字排开。胆子大的,拿起一块尝尝,觉得不错,又喝一口莲心茶。有人出头,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人人争先上前尝尝酒楼新推出的菜式。

    二楼凭栏,掌柜抹一把额上冷汗,“东家,万一有人故意闹事?”

    “回春堂的大夫请来了吗?”

    “请了。就在二楼包厢里候着。”

    “如果有人报称吃坏了肚子,请大夫出来看病开方。”

    “万一真是......”万一真是这莲藕害的......酒楼的名声还丢了,掌柜心里说,嘴上支支吾吾。

    “这莲藕你昨晚也是吃过,今早可有不妥?”

    “这,这倒是没。”

    “既然你,我都吃过,酒楼的伙计都吃过,人人没事,下面试吃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有事。有事的只会是存心闹事的人。回春堂莫大夫素有清名,医术不凡,有他坐镇,还有什么好担心。”

    掌柜听了,连连点头,暗叹,东家虽然年十四,处事已显老练。

    转眼到了中秋,贺小花清早推开院门,看见小六在墙角探头探脑。小六一见贺小花出来,快步跑上前,手里拿着的东西往小花手里塞,“贺家小哥,这是少爷给你的。”

    “什么东西啊?”贺小花捏捏强被塞手里的东西,硬硬的,似乎是个盒子。

    “少爷说了,今年中秋不回来,让你别担心,少爷在学堂好着呢。将军府的少爷对少爷很好,学堂的先生常称赞少爷,说少爷勤奋好学。少爷说了,等他从学堂里学成,就去投军,当上大将军再风风光光回村子。”小六说了一串话,又盯着贺小花问,“你就没话要对少爷说的?”

    呃......说什么?自己和梁起似乎不太熟络。贺小花想想,客套地应一句,“读书练武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小六点头应下,又巴巴等了一会,不见贺小花说话,“就一句?”

    还想多少句?贺小花眨眨眼睛,“就一句。”

    小六脸上有些失望,“好吧。少爷让你别担心他哦。他能照顾好自己的。”

    我没担心他啊。贺小花听得莫名其妙。

    小六啾啾院子,隐约看见贺小虎走动,吓得连忙跑开。剩下贺小花一个在院子外,打开手里的布包,一个木盒,打开淡淡的脂粉香飘出来。贺小花揉揉鼻子,哈秋,打了个喷嚏,什么味道啊,太呛人了。

    另外一个是一根银簪,桃花款式,贺小花看着觉得漂亮,但用来扎头发不如布条方便。掂掂重量,挺沉的,留着以后卖钱也好。

    小六跑回梁家,先给老么么报了话。老么么听完,扭着粗腰给梁秀报信。送东西这桩活本来由老么么做的,但他嫌巴巴过去送东西传话,太掉价,塞给小六跑腿。

    梁秀听过老么么的话,念了一会佛经,方由老么么搀扶着站起来。

    “夫郎啊,少爷送的那簪子,沉着呢,我看价钱不低。”

    “他身上能有什么钱。”梁秀斜靠在躺椅上,“他这趟出门不是当少爷,而是给别人家的少爷当伴读。身上带的钱原想给他打点关系的。看来他是省着,不舍得用。”

    梁秀揉揉胸口,一阵阵发闷,好不容易养出来的儿子啊,“贺家那边都说了什么。”

    “说了说了,说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梁秀点点头,“这也是我要说的,把这话写信里去。”梁秀脸上泛起一丝苦笑,自己肚子里出的孩子,自己的话未必听,但贺小哥儿的话怕要记在心里。“贺家那边,你多跑些。我身子不好吗不出门,你代我去看看,多联络了,日后......好说话。”

    “是,夫郎,我晓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际离送的霸王票。

    继续求花花,求收养(按一下作者专栏,点一下收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