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无奈

目录:三国之一统华夏| 作者:天之牧| 类别:玄幻魔法

    信是刘备给刘焉的密信。

    刘备信中说,据他所知,童宇已把失利于匈奴之事如实禀报圣上。要刘焉再奏明圣上以童宇失利与匈奴为名,免去童宇官职,收回节钺。

    并将上次给圣上的密报加罪给邹靖的头上,说邹靖为了立功,慌报给刘焉的,可向圣上承认不查之罪。

    最后是要刘焉尽快想办法让圣上把自己是汉室宗亲,诏告天下。

    荀攸看罢书信大怒道:“主公,可派人诛杀留备”

    童宇一直在沉思,在心中盘算着利害,到底该怎么做?他现在也在犹豫,看过刘备给刘焉的密信,童宇真想杀了刘备。

    但是真杀了刘备,对自己也没什么益处。

    童宇想罢对荀攸道:“公达之意是杀刘备?”

    荀攸道:“攸确有此意”

    童宇道:“刘备自认汉室宗亲,已得刘焉认可。圣上诏告天下也是迟早之事,我杀之是为不忠;刘备把良乡县治理的秩序井然颇得百姓称赞,我杀之不义,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不禁语塞,但是他是真想把刘备杀了,他感觉到刘备很可能危及到童宇。

    童宇道:“公达,宇知你意,宇何尝不想杀之后快”

    典韦道:“主公,洪飞暗中把他杀了,谁又知是主公所为”

    童宇和荀攸被他一说,不由得相视苦笑,荀攸道:“如果此计可行,我早就冒着被主公责罚派人为之了。主公下属在任被杀,若不查出原因,主公定受圣上责罚,洪飞不可为之”

    典韦道:“你和贾文举一样麻烦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荀攸听后不由的眼睛一亮,道:“主公,何不派人请文举、元浩、仲德共同商议此事”

    童宇道:“正有此意”

    说罢吩咐人去请田丰和程昱。

    对典韦道:“你可带500亲卫去接文举”

    荀攸看童宇如此安排,心中甚是感激,得此体恤下属的主公真是他的福分。

    吩咐完典韦童宇来到了马铮处,看到马铮正带人加紧打造钢弓、巨盾和破甲矛的头尾。

    马铮报知童宇,臧戎将所需要材料已全部备齐,最多在有一个半月就能按主攻要求的数量完工。

    童宇看着钢弓,想到了自己在后世造的连弩,但是现在还不能造连弩,可是有了这些韧性及好的兽筋,我何不造些小巧的,射程更远的弩。

    童宇把自己的想法和马铮一说,马铮在那琢磨半天也没琢磨明白怎么能把弩变的小巧。

    不禁叹息道:“主公,若是我那不孝子在,或许能想出办法,铮实是愚钝”

    童宇安慰了马铮几句,便画出图形。

    马铮看后很惊讶,说道:“主公真神人”

    童宇道:“宇也是得自一异人传授,但不知先生所说令郎或许能有办法是何意”

    马铮说道:“犬子马均就是有些小聪明,对器械爱琢磨而已。”

    童宇听后呆了半晌,才说道:“不知令郎可做过什么器械”

    马铮自豪的说道:“给庄中佃户做了一些水车还算精致,看几位太公喝酒寂寞,造了一些会动的木偶,深得几位太公喜爱。”

    童宇听完马铮所言心中有了计较。

    童宇回到府中,心情大好,这个马铮,给他带来太多的惊喜了。

    马均是历史上有名的发明家,蒲元更是擅长打造武器,若是自己炼出好钢,那绝对能打造出最精良的武器装备。

    数日后,贾平、田丰和程昱陆续赶到,贾平因临行前安排监视和防卫匈奴,故此耽误了三天。

    童宇把刘备之事和众人详细的说了一遍,众人听侯都陷入沉思。

    贾平道:“主公,平曾言尽早将刘备锄之,主公未采纳,现若锄之,则陷主公与不忠不义。虽然得刘备书信,但是刘焉深得圣上宠信,若追究起来,圣上也会偏袒刘焉与刘备如之奈何”

    程昱道:“当日将其安排于良乡,防其壮大,而如今确被其两立战功,且治县有方,还真不好办”

    田丰却说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田丰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朝廷,保住地位再图刘备。

    田丰道:“当今朝廷**,忠义之士多被陷害。而今刘备借助刘焉暗使诡计,朝廷必有所动作,主公不可不防”

    童宇等人都知道田丰对朝廷吏治颇为了解,听闻此言相继默然无语。

    童宇看众人都不言语,也知道都是没好办法了,心中动了杀刘备的念头,大不了以后多用点钱物,贿赂下朝廷官员,甚至贿赂皇上也无不可,皇上现在也是缺钱的主。

    此时侍卫前来禀报,张让派人求见,来人见到童宇后说道:“张公有机密大事,请童都督屏退左右”

    童宇道:“众位先生均是宇知交,无需屏退,但说无妨”

    来人拿出书信,并说道:“张公请童都督火速给予回信”

    童宇命侍卫好生安顿来人,便展开书信。

    童宇看罢两封书信,面色大变。

    贾平也是着急,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过去一把抢了过来,看完后叹道:“果不出兄长所料”

    便缓缓的把书信递于旁边的荀攸,田丰和程昱也迫不及待的凑过来把书信看了一遍。

    书信正是张让按灵帝之意所写和刘焉写给灵帝的密报。

    张让书信众人都很感激,知道张让是尽力了,包括田丰似乎都对张让有了好感。

    但是刘焉的密报,众人看后都大为震惊,刘焉直接指出,若让童宇安定边关绝对是不二人选。

    但是朝廷一旦有变,童宇绝对不会回京勤王。

    既然鲜卑已定,不如借童宇失利与匈奴不报为名,削去兵权,贬为庶民将其部众交由刘备与邹靖。

    刘焉本人接任边关都督,都督刘备与邹靖。

    童宇属下归附者,继续重用,不归附者或抓或杀即可。

    然后由刘备与邹靖带童宇之精兵安定边关,若朝中有变可提兵进京勤王。

    邹靖乃刘焉心腹得力属下。

    刘焉已查验族谱,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有勇有谋,此二人当可信任。

    张让书信所言的就是灵帝如今可依赖的也就是刘焉等寥寥几人。

    刘焉的面子灵帝不能不给,童宇的忠义灵帝也是知道,因此欲加封童宇。

    希望童宇能理解灵帝的苦衷,接到信后着手准备去并州上任,安排好迁移人口之事。

    童宇看完信,感觉到灵帝的无奈。

    童宇的确对三郡倾注了不少心血,原打算把此处做为黄巾起义前的落脚点,待黄巾起义爆发就带粮草、辎重率大军剿灭黄巾,再贿赂下张让,得一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之地做一方诸侯。

    而今离开三郡,着实让他伤心不已。三郡在他来之后,加固城墙,修缮民舍,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童宇看众人都在沉思,便说道:“还真被元浩先生言中了”

    田丰道:“主公,莫要取笑元浩,当今之计确不可大张旗鼓迁移百姓。”

    荀攸和程昱也赞同田丰意见。

    贾平道:“主公,为今之计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可将地方官员逐一补满,让刘焉、刘备无可乘之机”

    几人都赞同贾平意见,童宇也暗暗佩服,说道:“若非文举提醒,宇还真未想此事”

    荀攸三人也纷纷称赞。

    贾平却道:“此计乃我兄长所授,我兄长之才高我太多”

    童宇等人不禁有些疑惑,童宇道:“文举兄长现在何处,可否为我等引见”

    贾平道:“我兄长数日前在涿郡得知我在柯比能部落中,便前去相会。我将刘备其人其事对兄长说知,兄长就断定刘焉、刘备必不利于主公。让主公早想对策,说完兄长就离去了。平正欲修书提醒主公,主公便令平前来相见。现平亦不知家兄在何处”

    童宇等人暗自叹息。

    童宇等人最后商定,同意张让意见,只是要到秋收后才可去并州任职,希望张让给予帮助。

    童宇将各郡县空缺职位派得力人员全部占满,先在代郡和上谷郡向士族、百姓流露出童宇要去并州任职。

    刘备来良乡后就有这个习惯,处理完政务就去大街走动。

    今天也不例外,刘备与简雍带几个亲兵来到大街上。

    百姓对刘备已经相当熟悉,见面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刘备也是频频和百姓打着招呼,问问生活方面的问题。

    近日来,刘备心情极好,今天得刘焉回复,采用自己的计策向圣上发了密报。

    刘备对简雍道:“宪和,可有兴致与备小酌一翻”

    简雍道:“正有此意”

    二人便在一小酒馆闲谈起来。

    就听一人道:“小二,来一耳杯酒”

    只见一人,三十上下,身高7尺5寸左右,一袭灰色长衫,脸色白皙,胸前三缕短须,双眼有神,一身文士打扮。

    那人就在柜台,喝完酒,付完钱转身做歌而去。

    就听那人唱道:“手无缚鸡力,胸中藏甲兵;不赞姜尚谋,敢评张良计;韩信善点军,不过小术尔;若得三万甲,当可定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