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 刘焉的烦恼

目录:三国之一统华夏| 作者:天之牧| 类别:玄幻魔法

    第四十六

    刘焉问贝立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使童宇尽快离开。

    贝立却说道:“刘刺史对刘基贪污一事,可否暗刘县令之计行事。”

    刘焉道:“已奏明圣上,弹劾童宇治下不严”

    贝立道:“刘刺史为何如此,出此计者该杀之”

    刘焉却是疑惑。

    贝立道:“刘太守乃是刘刺史属下,若是治下不严也是刘刺史治下不严”

    刘焉道:“焉也曾想过此问题,但是刘基乃是童宇所任命,与焉实无关系”

    贝立却对刘焉言道,举国上下均知涿郡乃幽州治下,满朝文武也都知刘基乃刘刺史属下。

    而刘刺史以贪污为名将刘基发配却还弹劾童宇,似乎于理不通吧。

    刘焉听后暗惊,问道:“先生为何此时方说,发配刘基时为何不提醒”

    贝立道:“我已与刘县令说之,将刘基暂时看押。待童宇回到涿郡再告之童宇此事,到时童宇必会依法严惩刘基,以童宇为人对朝廷忠心,爱惜百姓,体恤下属定会主动向朝廷请罪”

    刘焉焦急的道:“先生刘备书信在此,请先生一观。”

    贝立看完刘备书信后长叹一声道:“立自认为足智多谋,若非令郎带我前来,中了刘备之计尚且不知,可叹啊”

    刘焉道:“先生何出此言”

    贝立沉思良久才对刘焉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贝立认为起初刘备是利用自己与刘焉同为汉室宗亲结交刘焉。

    借助刘焉刺史的地位弹劾童宇的过错,而故意设计策让刘焉犯错,在利用刘焉之手将自己的竞争对手邹靖铲除。如此一来责无人与其争边关都督一职。

    接着刘备让自己为其献计铲除刘基,刘备却而不用,反而让刘焉发配刘基并奏请圣上弹劾童宇过错。

    其不知此奏章一交到圣上之手,刘刺史自己属下犯错却要弹劾戍边有功的童宇,使刘焉受圣上猜疑。

    满朝文武也会死谏圣上免去刘焉刺使之职,估计刺史位置不保。

    而刘焉还蒙在鼓里,定然为刘备说尽好话。

    圣上定会诏告天下承认刘备为汉室宗亲,刘备也能顺利接过幽州刺史之位置,甚至是边关都督。

    刘焉听后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待我去质问刘备,若真如先生所言,我定斩之”

    贝立道:“刘刺使一去,刘备定然说此计为立所献,刘刺使也只能将立斩首”

    刘焉沉吟好久说道:“先生既然知道童宇为人对朝廷忠心,爱惜百姓,体恤下属为何还为刘备献计”

    贝立道:“立不过是为一展胸中所学而已,初识刘备,被其表面所迷惑,认为找到了明主。谁知其狼子野心,为个人私利不故大义,是立错看了刘备。而今刘刺史亦为刘备所欺,如之奈何”

    刘焉道:“圣上对焉及为信赖,焉可密奏圣上,圣上定会听从,先生此法可行否”

    贝立长叹一声道:“晚了、晚了刘刺史也尽快为以后着想才是,刘备之计特也毒辣”

    刘焉不禁大是焦急,说道:“凭圣上对焉之信任,焉何惧”

    贝立道:“童宇若把刺史在刘基处所查抄的金钱奏明圣上,说明是献于圣上的金钱,刘刺史认为圣上还能信任你吗?”

    刘焉听后大惊失色道:“童宇为人正直,绝不会如此”

    贝立道:“刘刺史言不由心吧”

    刘焉暗道:童宇真的把自己没收的金钱奏明圣上,是上缴朝廷的金钱,自己绝对没好结果,甚至被抄家灭族。

    灵帝对自己信任不过就是为朝廷有变时自己能去勤王。

    但是灵帝在金钱与救驾的选择上,绝对是金钱第一。

    童宇真的奏明自己没收的是上缴朝廷的金钱,那结果他是知道的。

    刘焉说道:“些须金钱焉还能出的起,我即奏明圣上,将金钱送与朝廷”

    贝立道:“不知刘刺史送与朝廷多少”

    刘焉道:“焉有查抄清单,当原数送与朝廷”

    贝立道:“刘刺史手中没有涿郡太守府帐册,立说的对否”

    刘焉道:“焉也曾向涿郡太守府主簿索要,但是被贾平提前拿走,因此未曾得到,但一帐册又有何用”

    贝立道:“刘刺史可知童宇会上奏朝廷,说刘刺史没收多少金钱”

    刘焉听罢立时冷汗直流,颜面泛红。

    刘璋听罢是慌忙跪下道:“先生,一定要救救家父”

    刘焉也躬身道:“请先生救我一家”

    贝立幽幽一叹道:“立本以为遇刘备,得刘刺史照拂,能博得一功名。未曾想刘备竟然连刘刺史都算计进去,可恼啊”

    刘璋道:“先生我即带人诛杀刘备,一切罪名皆由季玉背负”

    贝立道:“季玉兄,此事万万不可。季玉兄杀刘备容易,但是杀完刘备童宇必奏明圣上,追究刘刺史之罪,到时童宇依然会持节钺行律法,则刘刺史一家勘忧”

    刘焉父子都沉默不语。

    刘焉道:“先生可有办法救焉一家”

    贝立道:“如今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是刘刺史恐怕要失去一些”

    刘焉道:“先生请讲,焉愿闻其详”

    贝立道:“刘刺史,立有三计,供刘刺史选择。第一,益州刺使郄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刘刺史可上奏圣上以整饬吏治为名前往益州;第二,结好童宇,交出刘备,按童宇奏明之金钱如数交给童宇,让其上缴朝廷;第三,拉拢朝廷大臣死谏童宇过错,等候朝廷查明。”

    刘焉道:“拉拢朝廷大臣谈何容易,恐怕反被众大臣所辱绝不可行。结好童宇更不可能,童宇已知晓是我在害他,必心存报复,未必能告之焉真实数目,或许反被其所害。前往益州却是可行,但童宇一旦追究,圣上必治罪于焉,还是束手待毙”

    贝立道:“立有一言,刘刺史可派心腹进驻汉中,谎称独立。到时在汉中斩杀朝廷使者,朝廷与刘刺史联络不上又怎能奈何刘刺史。”

    刘焉道:“此计确是唯一能保全焉一家之计策,如此一来岂不是便宜了刘备。焉也落个谋反的罪名”

    贝立道:“刘刺史一离开幽州,幽州主事之人必是童宇。刘刺史只要修书一封交与童宇,刘备的结果刘刺史应能想到。而汉中独立,不仅是斩杀朝廷使者,恐怕益州使者也不保吧”

    刘焉听罢大喜。

    光和四年7月汉灵帝听取刘焉建议改州刺史为州牧,掌管各州军政。

    因益州刺使郄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不尊朝廷。

    任命幽州刺史刘焉为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童宇暂代幽州军政。

    良乡县衙内堂,刘璋道:“幽州就拜托玄德兄了,父亲已得圣上密旨,不日玄德即可升任涿郡太守。

    只需立些须功劳,父亲即保奏玄德为幽州刺史”

    刘备道:“多谢皇叔,多谢季玉兄”

    刘璋道:“只是童宇功劳甚大,未能让玄德兄尽得其兵马,还请玄德兄勿怪”

    刘备道:“季玉兄言重了,玄德感激,不知贝先生为何未与季玉兄同行”

    刘璋道:“若非玄德兄提醒季玉几乎忘了,这是贝先生的书信,贝先生近日即回”

    刘备接过书信一看,原来贝立信中说要在刘焉处等朝廷圣旨。

    并告知刘备,童宇不可图,若想立足当以仁义才是正理。信中还交代,刘焉秒年个在刘基处查抄的金钱如数目返还刘备。

    刘备脸上一丝怒容一闪而逝。

    刘备道:“多谢皇叔如此照拂玄德,玄德有恩必报,有仇亦报”

    刘璋听完刘备之言心中一惊。

    送走刘璋后,刘备吩咐简雍立刻收拾细软,准备逃跑。

    刘备将县衙诸事交给下属,说要出去几日,便带着简雍和10余名亲随逃出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