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逼董卓不反

目录:三国之一统华夏| 作者:天之牧| 类别:玄幻魔法

    张让在不断大喊陛下不是我杀的声音中,被禁军带了下去,禁军慌忙将消息报给蹇硕。

    蹇硕接报后吩咐人请来太子,将太子带到董太后处,对董太后跪拜道:“太后,硕就此拜别,太子就托付太后了”

    董太后强忍着悲痛道:“哀家知道”

    灵帝殡天的消息在蹇硕“严密”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满朝文武听后慌忙赶往宫门。

    此时蹇硕派人严守宫门,董卓听到消息后,带吕布与李肃及五百亲随赶到宫门时,宫门附近已经聚集了不不少官员。

    董卓来后不久,王允也与几名官员赶到,蹇硕看王允赶到连忙走上前来道:“董卓勾结张让谋刺陛下,奉陛下遗旨,由王司徒彻查此案”

    众文武一听是董卓勾结张让刺杀圣上,灵帝已经归西,都跪地大哭,有的还怒骂董卓。

    董卓听蹇硕所言,心中暗骂张让混蛋,竟然私自做主杀了灵帝,现在置自己与不忠,让自己成了反贼,但是他也不惧,自己手我二十万铁骑在京城,借机反了又能如何。

    想罢,对吕布与李肃使了个眼色,吕布刚要上前,却被李肃拉住,李肃对董卓道:“主公,现在不可冲动”

    董卓听后瞬间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道:“严正言之有理”马上对蹇硕道:“你说我与张让勾结可有证据”

    蹇硕冷笑道:“当值禁军都可做证,且张让也被擒住押在大牢”

    蹇硕唤过当值的禁军,禁军们当着众大臣的面叙说了一遍经过,不少大臣开始怒骂董卓,董卓顿时无语。

    王允看董卓无语,赶紧说道:“诸公勿急,禁军所言陛下临终遗命由允审理此案,且禁军又言陛下临终又言不相信董将军会与张让合谋,允认为此事蹊跷,容允些时日,允必将此事弄个水落石出”

    众大臣听王允所言,也止住了怒骂,董卓向王允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而这时有人喊道:“太后驾到”

    只见董太后坐在辇中搂着刘协来到宫门处。

    众人拜见后,董太后道:“如今陛下被奸人所害,国不可一日无主,应先立国君,在讨谋逆之人”

    蹇硕道:“太后,如今禁军都已做证谋逆之人就是董卓,可立刻下旨审问张让,应先诛杀董卓再立国君”

    王允道:“蹇校尉,陛下临终遗言不相信董将军会谋逆,谋逆与否还需允查实,不可乱说应先立国君”

    董太后说道:“你等宦官与外戚及大臣素来不睦,你之言哀家确是不信,哀家认为董将军奉旨进京救驾不会谋逆”

    蹇硕听后怒道:“妇人之见,如今证据确凿,该当诛杀逆贼董卓”

    董太后道:“你等宦官只知谄媚皇上,聚敛钱财,而今皇上尸骨未寒,你等就要铲除异己,我看是你与张让合谋才是,董将军定是被你等冤枉”

    蹇硕大怒道:“是你等与外戚合谋迷惑先皇,导致汉室危难,我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我愿意一死证明董卓谋逆,以示我之忠心”

    说罢蹇硕拔刀自尽,董太后或许是被蹇硕骂的再也忍不住了,痛哭起来。

    在场众人瞬间惊呆了,蹇硕之人虽是宦官,但是真没什么恶名,平时只知道灵帝非常信任他,没想到却如此忠义。

    在大家惊异间,王允却走到蹇硕面前道:“允素来对宦官不耻,但蹇公如此忠义,请受允一拜”

    众大臣看王允如此做,也纷纷效仿,李肃对董卓耳语一番,董卓来到蹇硕面前道:“蹇公忠义是卓之典范,虽蹇公当众指卓为谋逆之人,但卓定会证得清白,卓定会辅佐太子登基为帝,匡扶汉室以报圣恩,以慰蹇公在天之灵”

    董太后幽幽的说道:“哀家因感蹇硕忠义,也不怪罪与你,抬下去厚葬,现在哀家下旨,由刘协即任皇位,王允暂时主理朝政,带查明董将军清白后与董将军共同主理朝政”

    中大臣连忙跪拜刘协,董卓拜罢对董皇后道:“太后,臣现有谋逆嫌疑,不便于参与朝政,且驻兵三月时间已到,请太后准臣赋闲在家”

    董太后道:“董卿家忠心哀家绝对不信会谋逆,新皇刚刚登基,大将军朱?又不在朝,京师重地还仰仗董卿家,董卿家难道要置新皇安危不顾”

    王允也劝道:“董将军,陛下临终也不信董将军谋逆,只需静待允还董将军清白”

    蔡邕等数位大臣也来相劝,董卓也有些感动的说道:“太后,卓定效死力以示清白”

    董太后亲自下旨,允许董卓驻军京城,负责京城守卫,暂待司隶校尉。

    董卓回到营中,将今日之事与李儒等人叙说了一遍,李儒听后沉思许久道:“主公儒数月的疑惑终于解开,灵帝绝非常人,此计却让主公短时间内无法谋反”

    李儒直接道出灵帝已经掌握张让与董卓串通,欲将其害死,然后辅助太子登基把持朝政,笼络大臣,待过些时日在取而代之。

    灵帝明知必死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将亲信朱?、曹操、袁绍、袁术分封至外地,以牵制董卓。

    灵帝却对董卓屡屡施已恩惠,并让其做太子的老师,拖延时间,让曹操等人有征兵的时间。

    若董卓现在谋反,则全天下的人都会不耻董卓为人,无人肯为董卓效力,必然令董卓孤立,难以成功。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辅佐新皇,逐渐培植力量铲除异己。

    董卓认为自己现在拥兵二十万,并有吕布、李?等猛将与李儒谋划,应可图天下。

    李儒却说虽然有精兵猛将,但是却是后继无力,士卒损失都无法补齐,只能是士卒越来越少,而曹操等人却是为忠义与董卓交战,定然一呼百应,天下间诸侯都来攻打董卓反被其制。

    董卓听后也是一番思考,他现在受灵帝的恩宠是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此恩宠自大汉开国以来都授之甚少,天下皆知,自己若反定被世人认为是不忠;

    而自己现在还是新皇的老师,若强行夺取皇位,则被天下人认为是不义;

    自己就是真得到皇位,天下间会对自己这个不忠不义的人尽力?他自己都不信。

    董卓也明白现在真不是谋反的时机,但是也担心张让把自己供出去,那样自己更不好向天下人交代。

    李儒分析王允暂时不会审问张让,因王允忠心,并时刻为百姓考虑,若是审问张让真知道董卓谋逆,势必会得罪董卓,下场就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会被董卓杀死。

    这样天下定然大乱,百姓将进入无边的战乱之中,苦不堪言,大汉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此一来,王允将会落得对大汉不忠对百姓不义的名声。

    李儒献计,灵帝一死,天下间必然有蠢蠢欲动之人,让董卓加强各个关卡防务,牛辅整顿并州兵马,待机而动。

    灵帝一死也是帮了董卓,董卓就是不反,天下间无论是谁只要起兵想来征讨,董卓都可说是奉旨出正义之师攻打。

    并让董卓去王允处说知厉害,让其为他在天下正名,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辅助刘协,到时把持朝政,攻打不臣,扫清异己,数年间即可平定天下,在逼迫刘协退位。

    董卓听后连连点头。

    王允拿着传国玉玺,看着张让与董卓的书信,心中也佩服灵帝,若不是其父桓帝将汉室弄的人才两空,灵帝真能当个好皇帝。

    而今灵帝虽然身死,却留下了大批财物给刘协,刘协若真能如灵帝一样大智若愚,学会隐忍,相信在自己与童宇、朱?、皇甫嵩等受先皇密旨之人的辅助下不过十年,大汉仍能强盛,但是刘协能做到吗?

    现在是如何稳住董卓,不将其逼反了。

    董卓所顾虑的无非是张让,可是张让现在还不能死,若张让一死,董卓必然独揽朝政,清除异己,那样待其羽翼丰满,必然逼迫皇帝退位。

    若要张让不死,董卓会时刻担心事发,而不敢尽力施为,但若要张让不死,自己就得挺而走险和张让谈谈了。

    张让恐惧的向王允供述完自己与董卓合谋,欲在诛杀何进后,毒死灵帝辅佐刘协登上皇位,让董卓把持朝政,自己把持,到时清除异己在逼小皇帝让位后,张让就等死了

    王允再次来到张让处,张让已经不似开始时那么恐惧了,见到王允后还是很客气的说道:“王司徒去而复返可否是让之大限已到”

    王允也没和他客套,只接说道:“你可想活命”

    张让不信的说道:“王司徒就不要取笑我这个将死之人了,谋逆若想活命,除非董卓能当上皇帝,否则必死”

    王允道:“董卓当上皇帝你定然身死”

    张让不解,王允道:“董卓若当上皇帝,必然顾及自己的名声,而你与他串通之事正损害他的名声,你认为你可活命吗?”

    张让道:“无论怎么样我都活不了,还是杀了我吧”

    王允道:“按说你无论如何都会死,但现在却有一法你可不必死”

    张让听候心中一震,他也想活,他还有好多财产都藏在秘密处,难道王允要钱?便问道:“王司徒若真能使让活命,让必有厚报”

    王允道:“活命在于你自己,我只和你说一遍,无论谁来问你,你只需说自己冤枉,并没有串通董卓,是先皇故意如此说的想除掉董卓,听不听由你”

    说罢王允离去吩咐人好生看管王允。

    张让在王允走后,便开始琢磨上了,自己当初不供述与董卓的计谋,或许王允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但是自己却害怕全都供述了。

    可是不供述也不行啊,王允手中拿着董卓与自己的信件,自己不得不供述。

    王允说能保住自己性命,他因何如此说?是董卓成功了,已经当上皇帝了?

    他想想摇了摇头,董卓要是当上皇帝,不会让王允来,王允也不可能辅佐董卓,但是王允要我不说供述了串通董卓之事就能活命。

    思考一番后,张让让狱卒禀报求见了王允,王允来到囚禁张让处后,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