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秋节

目录:雕梅画竹| 作者:潜行的香猪| 类别:玄幻魔法

    小梅浅笑的看着对方,脑子里却满是欢喜,转头看向豆娘,“娘,箫夫人的话已经说的很是明白了,你的意下如何呢?”

    “我的意思如之前一样。”豆娘温柔的看向小梅,“一切依小梅的意思。”

    豆娘这话在无形中已经算是给了小梅底气,不用在意其它人的目光,只要依着自己的意思就行了。小梅转头看向箫夫人,“箫夫人也听到我娘的话了,所以我家的意思没有改变?”

    箫夫人听完了她们母女的话,那脸上虽然有冰却还依旧带着浅笑,“如此说来,小梅还是想要等到二年以后再说?”

    “是的。”小梅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欢喜虽然之前的豆娘与宋大牛也会十分支持她的意思,可是那也只是表面上的,但是现在却不同了,开始有些底气,不再如之前一般处处受他箫家的压制,而且在箫夫人的面前也能提出了异议,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

    想到了这些,小梅开始有些自豪了起来,自己的能力也算是改变了现在家里的一些情况。

    见她们主意已定,那箫夫人反而不恼不怒,而是笑如春风拂面,“那么月娘这就将此话传与我家三郎知晓,不过二年以后的情况如何,还请二位也仔细的考虑一下。”

    这场订亲,不管与任何人看来,都是不相配的,原以为她握着这一点,眼前的这两个母女就会立即同意下来,可是不想,会如此的被逆着,这种感觉让她有些烦躁。

    所以她只好丢下如此一句不关疼痒的话,然后起身离开,其它的细节与办法,都还需要她再想想才行。

    而小梅一直都在等着这么个消息,所以接下去的几天里,她安静的等着那箫家传来断亲的消息,而且因为这是她等了许久的好消息,自然那用刀也更加的神速了起来。

    可是不想,她等了几日却也没有听到箫家传来任何断亲的消息,到是那从州上来的常大官人,却也没有如之前所说那般,每隔三天来她家查看一次笔筒的雕刻进度。

    小梅虽然有些不解,那常大官人开始的时候明明说的那样的担心,而且又那么的焦急,这几日怎么就突然性的静下了心来?

    将笔筒刻出了大概的轮廓以后,她借着活动手脚的机会,默然的走到了铺子门前,远远的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铺子里招呼客人的小宝。

    含着笑走了过来,“小宝哥,”然后四下的看了看,“今日如何?”

    而这时的小宝正手里拿着狼毫笔认真的记着才卖掉的一个假山浮雕笔筒,听闻了小梅的话,转身含笑看了看她,“这才将姑娘雕出来的假山浮雕给卖掉了。”说着他转头向院子里看了看,“姑娘今日不想出门去游玩吗?”

    “听小宝哥这话,好像今日很多人都要出门游玩一样。”小梅挑了挑眉头,怒力的想了下,却也想不出今日是何特别的日子,所以只好疑惑的看着对方,希望他能给自己解解惑。

    看她那一付不解而疑惑的样子,小宝轻笑着摆了摆头,“姑娘真是太过专注了,今日可是中秋节。”

    中秋节?小梅瞪大了眼睛,不太相信的看着对方,她一直都在想着竹刻的事情,对于这些到还真是没有太过关心;然后她暗自嘀咕,难怪那常大人没有过来,想来也是在家过节去了。

    转身她急急的跑回院子里,“娘,娘。”

    “怎么了?”豆娘听到了她那焦急的叫声,立即从厨房里探出了头来,紧张的看着她,“小梅如何事了?”仔细的扫了一遍小梅后,却不见她有何与平日不同,这才疑惑的问了起来。

    “娘,今日是中秋。”小梅双手握拳有些兴奋的看着豆娘,虽然她们家已经搬来这里三年了,在这县上过了三年的中秋节,看过了这个节日里所有的活动,可是这才遇上了件称心的事情,她怎么会不想去庙里求个顺利?

    “今日是中秋呀!”豆娘见小梅如此的兴奋反而更加的不能理解了,这中秋节在县上已经过了三个,记得去年的时候,小梅坐在院子里看了半夜的圆月,最后还嘀咕了句,没有戏看。想来对这些节日都是兴致不高的,可是今天怎么会如此高的兴致呢?她有些疑惑不解。

    “中秋节,我们全家出去赏月吧!”说着小梅开始计划了起来,“去青湖边上的小亭里?”说着她抬眼看向豆娘,“不,我们还是去附近的山上,那里离天更近,看的更是分明。”话声落下,她侧了侧头沉思了一下,“不如我们去庙上吧!”

    虽不知道小梅为何会如此高的,但仔细想想她好像又能理解,于是含笑的点了点头,“好,晚上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出去玩一下。”

    “好。”小梅欢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见正抱着柴火走来的宋大牛,立即围了上去,“爹爹,娘已经同意晚上的时候出去逛逛了。”

    宋大牛听到她的话,也愣了一下,然后笑呵呵的点头,“好。”

    而宝儿这个时候也探出了头来,她的手里端着才起锅的木耳肉片,睁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解的看着小梅,“姑娘,今日想先去那里呢?”

    “先去逛庙会拜月神,然后再去爬山赏月。”小梅满脸带笑,她已经将晚上的活动,都安排好了。

    “先拜月神,再去爬山赏月?”豆娘小声的重复一遍,然后脸上笑如花开般的看着小梅,“原来小梅也是在担心呀!”

    小梅满脑子的欢喜,自然对她这细声而又充满了疑问的重复没有在意,更不要说后面的话了,她背对着豆娘他们,直奔向铺子里,她想要将这个安排告诉给小宝,让他早点收了铺子,好一家人出门游玩去。

    小宝也不过十五岁的少年,听到能出去玩,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当下回到院子里吃过了午饭,然后回铺子里,将一天的帐仔细做好,又认真的对一遍,等到申时就闭了铺子。

    然后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顿中秋饭,接着就急急的出了门。

    门外早已经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大牵着小,老牵着少,沿着街慢慢的前行。

    在县上小河的二边依着垂柳,挂起了千条绳子,过往的行人,将从庙里得到了祈福签条,写上自己的心愿,然后县挂在这些绳子上,接着看谁的先掉下,那么谁的愿望就会先实现。

    小梅先订的就是拜月神,想的就是求这个祈祷签条,然后挂在那些个绳子上,看看她的愿望能不能立即就实现。

    箫家的祖房在镇上,所以他们照平常来说是不会出现在这县上的,那当然也有那年元宵节时的不同,所以出门的时候,小梅还留心的看了看对面的院子,却见那院门紧闭,还上了锁,想来这一家人已经回镇上了,是不会在街上遇见的;而不能遇上,也就不会有人能败她的游性了。

    当下她也放开了的,拉着宝儿的手,在县上这已经跑了三年的大街上,畅快的游玩了起来。

    大概是心情变好的原因,小梅今日发现那这夜市的小摊上,也有明亮无比的饰物,如好看的铜丝扭成的手链,还有那可能是锡做成的花丝耳吊,看着都十分的美丽,最后她看到了摊上一支在卖的发钗,造型与箫竹送她的那支一样,白玉的质地,梅花的雕纹,而且再仔细看看,除去那玉不是上好外,那造型可都与箫竹送她那支相同。

    她努力的凑了过去,大声的招呼着那卖东西的货郎,“大哥,这个如何卖呢?”

    “三两银子。”货郎到是十分的热情,立即就将那发钗拿了进来,递到小梅的手里,“姑娘真是好眼力,这是上好的雕师做成的。”

    “上好的雕师?”小梅手摸着那发钗,脸上带着浅笑,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句上好的雕师的时候,她想到却是自己。

    “是呀!那雕师在州上雕的发钗,可是能卖到三百两银子的。”说着货郎有些憨厚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自然我这只是仿品,不然的话,三两银子姑娘可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

    这古代人心纯朴,就算是仿的再像再好,他也会与你说个清楚,断然不会因为仿的好,就骗你个高价钱,但这三两银子,却也不是普通人家受的起的。

    小梅笑着将那发钗放回了原处,“东西是好,只是这三两银子,小女子只怕也是买不起的。”

    那货郎听了她的话,到也不气不恼,而是笑着,“姑娘不用如此,这价钱虽然不能少于你的,但是这摊上还有其它的发钗,如果姑娘喜欢的话,也可以选上一两支呀!”

    听闻了这话,小梅立即想到了豆娘与宝儿,她好像都没有送给何有特别意义之物,当下就从那小摊上选上了二支,一支是用绿翡翠做成的竹节细雕发钗,另一支是用细铜丝做成的骨架上缠着绢花做成的发钗,而这二个发钗一共才五十个铜板,价钱较之前那个三两银子的不知道便宜了多少。

    手里握着这二支发钗,小梅这才发现她与一家人的大队伍给冲散了。

    抬眼看看四周那一片黑压压的头额,她的头上垂下了无数根黑线,不过就是个一低头的时间,怎么就给冲散了呢?

    但她好坏也在这里长了三年,虽然人多热闹多,但是却也不担心走迷了路,所以她将新买来的发钗收入袖子里,独自一人向着月神庙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