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

目录:与君同心| 作者:定慧| 类别:都市言情

    从馨彤家楼梯上摔下来五天后,钧宇到了美国。又过了一个星期,在馨彤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做了手术。一个由六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对钧宇实施了长达十五个小时的手术。他们在他的身体里钉入小指粗的钢钉,帮助矫正和固定脊椎、骨盆、股骨、和胫骨,又用螺丝钉固定腕、肘、踝、髋、和肩关节,并对胸肺实施了修补手术。

    手术本身非常成功。可是手术后,钧宇迟迟没有醒过来。专家们也深感意外。三天后,他依然昏迷不醒,各项生命指数逐渐转弱。专家们依然束手无策。最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秦如韵坐在病床边,握着钧宇唯一能动的左手。她把头凑在他耳朵边,轻轻地说,“钧宇,我知道,没有了馨彤,你不愿意醒过来。我知道你很委屈,也很痛苦。可是,你还这么年轻。你不是在要送给她的画册上写着,你过四年一定回来吗?你知道馨彤她那么喜欢你,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你的苦衷,也许她会找你。如果找不到,她会有多伤心啊!你不想她伤心,对不对?”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钧宇的眼睫毛微微地抖动了一下。两个小时后,钧宇从昏迷中慢慢苏醒过来。

    钧宇在医院里又躺了三个星期才出院回家。到家后,他让妈妈把那个玉坠子拿出来给他戴上,把书包里的画册收好。他没有提馨彤。事实上,自从他摔伤后的第二天答应来美国,钧宇就再也没有说过馨彤这两个字。

    出院后的头一个月,他每天躺在床上,听听英文广播,其余的时间都在发呆。问他想什么呢,他都说没什么。问他今天怎么样,都说还好。只是秦如韵每天早上都会看到打湿的枕巾。

    钧宇的手术恢复过程缓慢而痛苦。秦如韵有时看见他的脸因疼痛而扭曲变形,可他还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便跟他说,“钧宇,你要是疼,就喊出来吧。”

    他淡淡一笑,轻轻地说,“妈,这算什么!”

    事实上,他不仅是不叫痛,不喊疼,他几乎什么都不说。他每天都很安静。秦如韵这时已经和萧江城讲了馨彤。萧江城目瞪口呆,没想到他不在的这两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更没想到一向孤傲清寂的钧宇也会真正开朗快乐。正因为如此,两个人现在都很担心钧宇,不知道他每天在想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问,更不知道问了该说些什么。

    出院后第二个月的一天,钧宇突然开口。他轻轻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用担心。我不会干什么傻事。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做什么。”完了,他便转头看向窗外,不再说什么。

    秦如韵萧江城看他一脸的平静,平静之中又透着坚定,仿佛刚刚做了什么决定。他们相信钧宇。既然他说他不会做傻事,他们把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如果他们知道了儿子刚刚做了什么决定,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后面两个月,慢慢地钧宇可以靠着坐一下。他开始看些书,主要是计算机和经济方面的专业书。他每天还是花很多时间发呆。

    这样一直过了四个月,到12月钧宇才能下床。可是刚骨折愈合的右手完全没有力气拄拐,右腿也完全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事实上,四个月不动,原本残疾的左腿萎缩得更加严重。右腿和右手的肌肉也已开始萎缩。虽然他从小讨厌轮椅,现在却不得不坐上它,每天去复健中心复健。

    钧宇的复健师名叫大卫,是个美国人。大卫有二十多年的复健经验。他深知脊椎受伤、骨折、和肌肉萎缩的复健如同遭受酷刑,病人会痛得死去活来。他见过的复健病人不计其数,他们对复健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痛哭惨叫,有的讨救求饶,有的气馁放弃,有的暴躁焦急,有的压抑郁闷,有的怨天尤人。。。可他从未见过一个病人像钧宇。

    钧宇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伤痛,可他有着顽强的精神,超人的毅力。他从不抱怨,也从不气馁。每天艰苦锻炼,不屈不饶。

    复健的疼痛常人难以想象,真正让人痛不欲生。每当钧宇痛得浑身颤抖,大卫便见他用唯一没有受伤的左手紧紧抓住脖子上挂的一个玉坠子,就像那些虔诚的基督徒手握十字架,求万能的主赐给他们力量。大卫在这个单薄的中国男孩身上看到无比强大的精神和毅力。他真正地认识到什么叫坚忍不拔,什么叫顽强不屈。后来过了很多年他还不停地跟人说起,“我以前有一个年轻的中国病人真的是很了不起。。。”

    到了1月底,钧宇还是完全不能自己拄拐行走。可是他坚持注册上学。秦如韵萧江城劝他,“等复健完了,8月再注册吧。”

    钧宇说,“我已经耽误一个学期,不能再等了。”

    秦如韵萧江城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几番劝说无果。于是,钧宇就在大一下学期开学时,正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学生。

    学校规定大一新生必须住校内宿舍。钧宇的室友是个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名叫Ewan Zhou,中文叫做周逸凡。他在纽约出生长大,十分聪明,就是贪玩。从小到大家里管得紧,第一代移民的父母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中式教育,所以他成绩优异,中文说得和钧宇一样,钢琴9岁就过了10级。好不容易熬到上大学,他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地从风雪严寒的东岸跑到了阳光灿烂的西岸。

    大学宿舍一间两人。大一开学分宿舍时,周逸凡幸运地落了单,一人一间。下学期分来个新同学。周逸凡惊讶地发现这个新同学是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名叫萧钧宇。

    很快,周逸凡发现萧钧宇有着惊人的毅力。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他同时选修计算机和经济学的课程。整个大一下学期,他每天坐着轮椅,上午上课,下午复健,晚上就在寝室里自习。直到大二开学,他才逐渐恢复自己拄拐走路。逸凡发现,钧宇好像不能走很长的路。一遇天冷下雨,他更容易腰酸背疼,走路更是辛苦。

    没有人比逸凡更清楚钧宇的不便。每天逸凡看他在寝室里艰难地从轮椅上移上移下,艰难地用左手给自己按摩复健。。。白天看他在诺大的校园里艰难地穿梭赶课,夜里听他在床上艰难地辗转翻身。。。

    可是逸凡更惊讶于钧宇面对残疾与伤痛的从容与坦然。他总是不慌不忙地做每一件事,神色安详、态度平静。逸凡发现钧宇身上那种平和淡定、沉静内敛的气质让人很难抗拒。

    逸凡认识了解钧宇越多,对他越是敬重佩服。钧宇聪明过人,却又智慧沉着。他能力非凡,却又谦逊温和。

    认识钧宇后的第二个星期,逸凡惊讶地发现原来钧宇的父母都在斯坦福工作,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他问钧宇,“那你为什么不住家要住校啊?学校肯定会同意你不住校啊!”

    钧宇淡淡地说,“我想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逸凡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在他看来,钧宇住家里多好,有亲人照顾。再说,他就是大学毕业,也可以一直住在家里,不需要培养什么独立生活的能力。逸凡不知道钧宇过着这种一个人艰难地克服种种不便,一个人生病、一个人吃药、一个人慢慢好起来的日子有什么好。

    钧宇带给逸凡的惊奇远远不止这些。很快,逸凡发现钧宇不喜欢别人帮忙,凡事他都亲历亲为。哪怕像帮他拿拐这种小事,他也坚持自己来。逸凡有次问他为什么,有人帮不好吗?他说,怕养成习惯了,以后却又回不到最初。逸凡听得似懂非懂、如坠云雾。

    逸凡发现钧宇爱一个人坐在寝室里发呆。他时常看着虚空不知道在想什么。想着想着,就见他嘴角微翘,面带微笑,目光温柔如水。

    逸凡大一下初识钧宇时,就见他坐着轮椅,腿上搭着一条灰色的羊绒毯。他看得出那是条质量极好的羊绒毯,只是成色已经有些旧了,恐怕用了也有两年了。

    后来大二,钧宇已经拄拐上课了,每晚在寝室里自习,腿上还是搭着那条羊绒毯。质量再好的羊绒毯,天天用,天天摩挲,自然起了很多的小球。

    逸凡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知道钧宇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看他衣柜里清一色浅色素面衬衣、深色外套、和西裤就知道。而且他所有的衣物都质量上乘,裁剪合体,做工考究。他本就英挺俊逸,穿上这些衣服,就是拄拐,也帅气逼人。逸凡只是不懂为什么一向讲究的他会一直用一条已经很旧的羊绒毯。连逸凡这个一点都不讲究的人都觉得它太旧,太难看,可是钧宇好像毫不在意。

    大二下逸凡实在是忍不住,他开口问钧宇。

    钧宇说,“这条很温暖,我喜欢,也习惯了。”

    到了大三,羊绒毯更破旧。到了大四,完全惨不忍睹。逸凡有次开玩笑地说,“钧宇,我看街上无家可归的人的毯子都比你这条要好。”

    钧宇只是笑笑。手摸着毯子,一脸的温暖和幸福。

    逸凡生性开朗、幽默风趣,很受女孩子欢迎。到了大三,他女朋友都换了三个了,却从未见钧宇与任何女孩子交往。事实上,虽然腿脚不方便,钧宇长得眉目俊逸,身材高大挺拔,人又极为聪明,再加上他温润如玉、淡雅出尘的气质,吸引了不少女孩。好些女孩想接近他,有的甚至请逸凡帮忙,可钧宇从来都是温和地拒人千里之外。

    逸凡问他,“为什么?”

    “没什么。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那你喜欢什么类型?”

    钧宇不说,逸凡便穷追猛打,最后钧宇只有说,“中国女孩,长发,大眼睛,一笑有两个酒窝。”

    “中国女孩我们这里不少,长发也好说,不长可以留。大眼睛加两酒窝,你这不就打倒一大片了!”

    钧宇笑笑,没说什么。

    钧宇从不参加任何活动。他不看球、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会,也不去参加任何聚会。唯一的例外是逸凡的生日聚会。事实上,除了学习、、复健、和发呆以外,他什么都不干。逸凡不止一次地问他,“你不寂寞吗?”

    钧宇微微一笑,“我不寂寞。我有很多东西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