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曹太公(十一) 功法

目录:我叫刘邦| 作者:横批竖侃| 类别:历史军事

    第三十二章曹太公(十一)功法

    曹太公怒砸匾额的事,传到了县里,本应要严肃处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朝廷知道,怪罪下来,就会牵连一大串相关的人。匾砸了,不就是对丞相、对朝廷大不敬吗?匾上的题字,千金难求,并且代表了朝廷的尊严和美意。砸匾,就是在砸朝廷的牌子和脸面,这还了得?曹太公被一帮公人带到了县衙,准备接受审问。

    原来,刘小乙没把取匾的事完成,本该被曹老爹训斥一下。但刘小乙天性狡猾机灵,一下子将责任全部推到了曹太公的身上。

    “老爷,奴才们根据您的吩咐,历经千辛万苦,磨破了嘴皮,才将匾额拿到手。不曾想,这疯老头突然翻悔,提出要五百两银子,否则不准奴才带走。奴才见他故意刁难,就跟他理论,他竟说老爷,竟说老爷……”刘小乙故意低下头,把话说到一半,就吞吞吐吐,不再往下说了。

    “说我什么?尽管直说,老爷不怪你就是了。”

    “老爷恕罪。这老疯子说,老爷您的钱来得不光彩,劝老爷您,将大门上的四个字改一下。”

    “改字,怎么改?我知道这老家伙有些文墨,到底是改什么,我倒是要听听。”曹老爹像是一时来了兴趣,倒像把匾的事给忘了。

    “这个?奴才怕说出来,老爷会生气的。气坏了身子,可就是奴才的不是了。还是不说也罢。”

    “怎么这么麻烦?说出来,我不会怪罪你们的。“

    “他是说,要在里面加个字。”刘小乙还是欲言又止,吊足了曹老爹的胃口,好转移曹老爹的注意力,将自己的办事不利,掩盖起来。

    “什么字?再不说,我可真的生气了。”

    “这疯老头说,要在‘为善之家’的‘为’的前面,加一个‘人’字,最适合老爷不过了。”

    “加个人字,岂不变成‘人为善之家’,这老头真的是疯了吧?我还以为他学问高呢?原来不过如此,我觉得还不如‘为善之家’更好些。”

    “老爷,他不是说五个字,还是四个字。”

    “刘小乙,都说你聪明,你怎么也糊涂了,是不是被这老家伙给急的,也疯了不成?四个字加一个字,不就是五个吗?你是怎么当管家的,这个也不会?”曹老爹的脸上,浮现了一丝得意的笑意。”

    “老爷,不是的。是在‘为’的前边,加个‘人’字边,读‘伪’。虽然音一样,但意思却反了。这是说老爷的善举,都是假的!”

    曹老爹这才明白,原来如此,一下子发起火来,“好你这个疯老头,敢这样取笑我!看我不把你收拾好?”

    曹老爹一发怒,刘小乙却暗自笑了。这正中了自己的圈套,这回,老爷再也不会怪罪于我了。好啊,看来这镯子,我也不用交了,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哪天寻个买主,做个好价钱,稳稳赚他一笔银子,也不枉这两只腿,跑了老半天的路。

    曹老爹叫人,把曹太公砸匾的事,捅到了县里,让县里解决。

    到了县里,多亏了萧何说情,说曹太公是在擦拭时,一不小心,匾牌从墙上滑落。曹太公一时没有接住,手脚还受了伤,按律从轻处理。曹太公的手脚,也确实受了伤,不过,不是被匾砸的,而是被刘小乙推倒在地,才受的伤。

    在狱里,多亏了萧何的关照,曹太公才没有受太大的委屈,没多久也就放了。可恨这曹参,居然连照面也不打一个。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家子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

    曹太公回家后,想到老伴的第一个遗愿没有实现,自己还被关押了一场,真是又气又急,一个人跑到老伴的坟上,大哭了一场。曹太公发誓,一定要把老伴第二个遗愿,好好完成。

    曹姑子天性慧敏,在太公的悉心传授下,学得很快,不久就领悟了养气之法,并加以改进,效果更佳。养气之法,全是内气的功法,等曹姑子学成之后,又悟出了一套适合老幼妇女的拳法,并反过来,又传授给了曹太公。在内外双修的配合下,父女两人的功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曹太公见女儿这么聪颖伶俐,十分欢喜,又暗自教曹姑子学书练字,不用说,没几年的工夫,曹姑子就学会了很多东西。

    不过,这种养气功法和曹姑子悟出来的拳脚,以及读书练字,一直都不为外人所知,就是曹参一家,都不知道。他们虽听说过曹家功法,但谁也没见过。他们这一房,原先不是嫡出,自然与这种功法无缘。渐渐地,在大家的眼里,这种功法已经失传了。几代人下来,时间一长,大家甚至开始质疑,是否有这种功法。

    曹太公和曹姑子知道,这个秘密,一旦传开,就有可能遭遇不测。曹媪的奸诈,一定会逼着曹太公教会曹参,要不然,就会想尽办法,迫害曹太公一家。只有让曹媪他们,认为曹太公一家,已经沦落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了,实在没有可以利用的价值,才不会再惦记了。

    处于曹太公现在的处境,只能保持谨慎,不要张扬,避开大家的视线,尽可能地远离祸患,才会有生存的机会。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