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5)

目录:心灵鸡汤| 作者:东方笑主编| 类别:玄幻魔法

    诚信的潜力

    遵守诺言应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国际知名的房地产商乔治在叙说他早期的经历时,讲过他开始从事房地产交易时发生过的一件事:有一栋房子由他经手出售,房主曾经告诉过他:这栋房子整个骨架都很好,只是房顶太老了,当年就得翻修。

    乔治第一次领去看房的顾客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说准备买房的钱很有限,很怕超支,所以想找一处不需要怎么修理的房子。他们看了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那所房子的位置,想要马上搬进去住。这时,乔治对他们讲,这栋房子需要花7000美元重修屋顶。

    乔治知道,说出这栋房子屋顶的**要冒风险,这笔生意有可能因此做不成。果然,他们一听修屋顶要花这么多钱就不肯买了。一个星期之后,乔治得知他们去找另外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乔治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别人抢走了,非常生气。他把乔治叫到办公室,问他是怎样丢掉这笔生意的。

    老板对乔治的解释很不满意,也不高兴他为那一对夫妇的经济条件操心。“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他咆哮着说,“你没有责任讲出屋顶要修,主动讲这个情况是愚蠢的!你没有权利讲,结果搞坏了事!”于是,便把乔治解雇了。

    假若乔治是个失败者的话,他当时会想:“我把实话告诉了那对夫妇,真是做了傻事,我为什么要为别人操心呢?我再也不会像那样多嘴把佣金丢掉了。我可真笨!”

    但是,乔治一直受到的教育是要说实话。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算是签了合同,你的话就得算数。如果你想长期做生意,就得跟人家讲公道。”所以,乔治最关心的是他的信用,而不是钱。他当时虽然想要把那所房子卖掉,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损毁自己的声誉。即便丢掉了工作,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事准则就是把所有**统统讲出来。

    乔治向他曾经帮过忙的一位亲戚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交易所。过了几年,他以做生意公道和讲老实话出了名。这样做虽使他丢了不少生意,但是人们都知道了他kao得住。最后,他终于赢得了好名声,生意很兴隆,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营业处。现在,乔治已成为全美第三大房地产公司的总裁。

    诚信已然成为时下人们稀缺的品质。因为人们总为眼前短期的利益所**,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以至于损失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损失的人多了,这也就成为了一种稀有的物质。

    释放自己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使年轻的惠特曼激动万分:“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渗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种生活方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诞生了!国人期待已久的美国诗人在眼前诞生了,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二十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行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些新作时,爱默生竭力劝阻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刻画“*”的诗歌,否则第三版将不会畅销。惠特曼却不以为然地对爱默生说:“那么删后还会是这么好的书吗?”爱默生反驳说:“我没说‘还’是本好书,我说删了就是本好书!”执著的惠特曼仍是不肯让步,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灭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

    第三版《草叶集》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自由对人意味着什么?处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作家照样可以在自己狭窄的陋室中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因为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没有自由的空间,人类如何释放自己的能量?

    今夜值班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德国对英国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很少有可能想起伊万斯,更不会在他那瘦削的胸膛上挂一枚奖章,即使在他死后也不会。他绝不会在一次低沉的鼓声和嘶哑的喇叭声中进行的殡仪中接受人们的致敬。事实上,人们很可能不会为他举行葬礼。

    战争打响之前,伊万斯没有做过任何足以使自己为人所知的事情。他在码头上干过活,那里尘土飞扬,对他的肺部很有影响。战争后期,为招募新兵进行的体格检查并不十分严格。尽管如此,由于视力差和其他缺陷,人们拒绝他入伍。

    后来,他成了一名防空民防人员。他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学习如何戴防毒面具,如何让昏倒的妇女苏醒过来,怎样把行人引导到最近的防空洞等等。在训练中,他表现平常。

    这一天夜里,约克.伊万斯值班。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几乎每夜都要值班,因为每夜都有空袭警报。

    那天夜间十一时,他打电话给民防指挥中心,报告说他看到远处有一处亮光。

    伊万斯的长官听说是伊万斯打来的电话,就漫不经心地说,那是有人抽雪茄烟,不过烟火太亮罢了。

    伊万斯守护在郊区某地一个公用电话间旁,敌人轰炸城区时,这里也挨过炸弹。当一枚大炸弹丢下来时,他没有来得及离开。这个炸弹没有爆炸,对此,伊万斯开始很高兴。过了一会儿,伊万斯想到他应当去看看这枚炸弹,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哑弹。在受训期间,他看过不少图片和图表,他知道,这是一枚定时炸弹,而且是一枚大号的。

    几分钟之后,他把这一切报告给了上司。

    “炸弹在哪里?”上司问道。

    “在街心花园里。”伊万斯答道。

    上司命令说:“把无关的人赶走,把附近住宅里的人撤光,让行人不要kao近!”

    “是,先生!”伊万斯说。

    也许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定时炸弹。首先,定时炸弹不像老式鱼雷那样,头部装有引信,只要有人用钳子把它拧掉就能使之失效,定时炸弹的结构复杂得多,它装有一个定时装置,其原理是用酸腐蚀金属。被腐蚀的金属板各处厚度不同,因而腐蚀的速度,可以定在一分钟到一个月之间。最后,当金属被穿透、酸液滴到雷酸汞引信上时,就会把炸弹引爆。

    伊万斯遵照命令行事。在不到一小时内,他把附近几户人家撤走。在这以后,他坚持在岗位上疏导行人。

    早上七时以前,行人不多。在这以后,上班的工人和各种行人成群结队而至,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汽车。

    在连续遭到轰炸的地区,有这样一种荒唐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的事情,反而非常好奇。

    突然,伊万斯发现他一个人得干两个人的事。这枚炸弹落在两条街的交叉口上,使四个方向的行人受到威胁。

    伊万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他把炸弹后面一百多码的地方用绳子拦了起来,然后,他把自己的岗位移到十字路口的中间。

    有数以百计的行人听到他说:“此处有定时炸弹,请走开,请走开。”他们走开了。

    从这里路过的人中有一位是附近圣公会教堂的神父。这位神父描述了伊万斯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最生动的情况。

    神父说:“他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用手指出炸弹在哪里,炸弹就在他身后的草坪上。很明显,他了解这是多么危险。他的面色苍白、憔悴,但是,从他的声音中人们听不到丝毫的颤抖。我永远忘不掉这个场面:他吹哨子,呼喊着,要人们离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像中世纪的麻风病人,呼喊着‘避开我,避开我!’我要他用绳子把大街拦起来,然后自己撤离。但是,他却对我说:‘我的任务是留在这里。请走开吧,不要给别人树立坏榜样。’于是,我只得走开,到电话间打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九时十分,炸弹爆炸了,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伊万斯连尸骨也没有留下。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向那些以保卫人类为己任的人致敬!

    圣诞节蜡烛

    人总得有希望。没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

    ——惠特曼

    二战期间,日军建立的集中营位于苏门答腊的东海岸,带钩的铁丝网围着阴暗潮湿的牢房。外面,白天有赤道炽热阳光的照射;夜晚,皓月与繁星相互辉映。可集中营里,黑暗夜以继日。里面住人,然而“住”显然是词不达意。人们是被填塞在牢房里。

    偶尔,可以见到一缕微光,那是尚未锈蚀的铁丝网在太阳或月亮下闪亮。

    已有几年,还是几十年了?疾病和衰弱使他们懒得去想。刚被关押时,还计算时辰,现在,时间仿佛凝固了。他们周围,有人死于饥饿,死于疾病,死于最后一线希望的破灭。对于战争结束、获得解放,他们早已不抱幻想,人们变得恍惚和麻木,只有喉咙里才蹿出野兽般的生命**:饥饿。除非有人抓到一条蛇或一只老鼠,要不就得挨饿。

    不过,集中营里有一个人仍有可吃的东西——一根蜡烛。他原没打算吃它,正常人是不吃蜡烛的。可当你看见周围的人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的,你就不会低估这支蜡烛的分量。当他实在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时,便小心翼翼地从藏匿处找出蜡烛,细细地咬一下,当人们因饥饿发疯时,他便求助于这根蜡烛。作为朋友,他保证给安德鲁留一小截。所以,安德鲁白天黑夜一直注视着他和那根蜡烛,这已成了安德鲁生死攸关的问题,别让他在最后关头一个人吃了整根蜡烛。

    一天晚上,他在梁柱上刻下又一个标记后,语气呆板地说:“明年圣诞节我们就会回家了。”几乎没人对他的话作出反应,谁还去想这事?可是,又有一个人说了句很奇特的话:“圣诞节的时候有烛光和钟声。”他的声音虚无缥缈,似乎来自悠久的年代和遥远的地方。他的话与现实毫不相干,对人们没有意义。

    天已经很晚了,他们躺在木板上,每个人都在想心事,确切地说是什么也不想。安德鲁的朋友忽然变得不安起来,他朝那只箱子爬去,拿出蜡烛。黑暗中,安德鲁清晰地看见它的白颜色。“他准备吃了,”安德鲁想到,“但愿他别忘记我。”朋友走出屋外,从看守那儿借火点燃了蜡烛,放在床头。

    没有人说话。不久,黑影一个接一个溜到他的床边。这些半*的难友们,双颊凹陷、目光饥渴,悄然无声地在蜡烛旁围成一圈。主教和牧师也围了过去,没法认出他们是神职人员,只不过同样也是两个虚弱的囚犯而已。牧师用沙哑的声音说:“圣诞节来了,光明在黑暗中闪耀。”“黑暗征服不了光明。”主教接道。这是《约翰福音》里的语句,但那个夜晚,这已经不是几世纪前的书面语句,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给每个人的神圣启示。

    安德鲁从没见过如此洁白的蜡烛。尽管他很难描述当时的情景,但他们肯定从这光焰中见到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们被关押在沼泽和丛林之中,但他们听到了来自成千上万只自鸣钟发出的声响和天使的合唱,烛光的火苗越蹿越高,像利剑般刺破黑暗的牢笼。一切都沐浴在如同白昼的光明之中,从来没有人见过这般明亮的光芒。人们自由了,意气昂扬,不再饥饿。

    有人轻声说:“明年圣诞节我们可以回家了。”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光明本身给了他们这样的启示,那是用火焰书写的文字。

    蜡烛烧了整整一夜,普通蜡烛是无法燃烧这么长久、这么壮美的。人们齐声歌唱,迎来了曙光。人们确定无疑,一个温馨的家在等候他们。

    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中一些人在第二年圣诞节之前就回到了家里。另一些人呢?是啊,他们也回到了家里,安德鲁帮着把他们掩埋在集中营后面的泥土里,可他们向世界告别时,眼睛不再像从前那样暗淡无光。他们的眼睛充满着光明,那根蜡烛发出的光明——黑暗征服不了的光明。

    困境对于悲观者来说,就是一堵黑漆的墙面;之于坚定信念者,则会看到高墙之外的世界。陷于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与信念的时刻。

    ┃┃

    ┃┃

    ┃bsp;   ┃┃

    【……乐观(5) ----网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