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的桃花运和芳姐儿的婚事

目录:穿越后的淑女生活|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果然没过几天,护国公府就有人上门报喜报,二哥萧衍真的成了年轻的校尉,一时间得到消息的世交们都上门恭喜,直夸萧衍年少有为。

    而作为父亲的萧仲清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担心,就怕别人看着衍哥儿有出息了,想要拉拢自己家。

    目前看来,贵妃那边应该是最高兴的,侄儿有出息了,她的地位才更稳固,不过越是这样,就越怕她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比如,挑唆着七皇子去争那个位置,父亲已经再三说了,七皇子不是那块材料,但是那位置又是那么的诱人,有几个能够抵挡得住这诱惑?

    就萧仲清自己认为,那个位置是有能力者居之,没有能力的人爬上了那个位置,反而对天下苍生不利,说不定会弄得民生涂炭呢。

    宫里的萧贵妃是高兴的,当然,别的宫里的妃子们也会来到她这关雎宫来祝贺她,这祝贺来,祝贺去,就来了问题,

    原来这些人知道侄儿萧衍年少有为,就打起了他的主意,自己的妹妹,娘家的侄女儿,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家的未婚的女儿,都给介绍过来了。

    弄得萧贵妃好不烦恼,本来想着自己的女儿三公主能不能配给萧衍,但是一想到尚公主了,那萧衍就不能在军队里呆了,就是她同意了,老父亲也不会同意,所以还是免了这哥提议,其实是多好的女婿人选啊,只能便宜了别人。

    大概是别人也知道这回事,所以就介绍起了许多的名门闺秀,萧贵妃只能说:“萧衍的婚事只能是护国公做主!”

    结果人家说:“您是他姑姑,又是贵妃娘娘,您的一句话,他们肯定会听的。”

    会听?难道我还要强行给自己的侄儿找妻子,那我成什么人了我?

    萧贵妃还没有糊涂到这个地步,只能对她们说,会给她们提提的,反正你们都说了,那咱都说说,让父亲他们自己去挑去。

    这样一来等于自己没有提。就知道他们没有安好心,想要娘家的人讨厌自己,那他们可就打错了主意。

    萧贵妃想到上次大嫂过来带回来的话,心里很是失落,说心里话,她不是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儿子当皇上,想一想,当了皇上,自己就是太后,这天下还有谁有自己的权利大?

    但是如果没有娘家的鼎立支持,那自己什么都不是啊。父亲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不是那块料呢?真是让人郁闷。

    正想着,七皇子兴高采烈的进来,笑着说道:“母妃,五月初五京郊有龙舟比赛,您和父皇说说,让我去看看吧,我保证注意安全!”

    萧贵妃心里哀叹,看来父亲说的对啊,自己的儿子今年都十四岁了,还是跟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只知道玩,想一想,前面的几个皇子,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在积极的拼搏了,哪里是他们的对手?难道是因为自己和皇上平时太宠着他了?

    萧贵妃说道:“怎么只知道玩?你现在也这么大的年纪了,就没有想着弄个差事当当?你看你前面的几个皇兄,他们可都是各有差事了。”

    七皇子李晊撇撇嘴说道:“我现在不是还不到十五岁吗?

    等过完了今年再说,而且当差有什么意思?

    还累死累活的,还不如我无官一身轻这样自在,他们想当差,是因为想要父皇看重,我呢,父皇本来就喜欢我,看不看中也不需要了,而且父皇已经有那么多能干的儿子了,少我一个也不算什么。”

    萧贵妃给气的,你就这点出息?真是不中用,难怪你外祖父都看不上你,我算是在这宫里白熬了。萧贵妃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吧,去吧,看你能玩出哥什么花来。你看看你表兄衍哥儿,人家都已经凭自己的本事当上校尉了,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七皇子李晊说道:“我一个皇子,出去了就是封王,我还那么拼命干什么?母妃,你说是不是?”

    萧贵妃彻底无语,摆手让儿子下去,没想到李晊又退回来,说道:“母妃是不是担心萧衍表哥?

    其实到了边关也是危险的很,我看您还不如请父皇下旨,给萧衍表哥指一个公主呢,这样他不就不用去那里了?以后当个富贵闲人多好?”

    唉,萧贵妃真的服了自己的儿子了,感情他觉得萧衍去边关是自找苦吃了,自己一个人没有志气倒也罢了,连别人有志气也看不过眼?

    萧贵妃的心是哇凉哇凉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同样受到困扰的就是秦氏了,儿子有出息了,是很高兴,但是这随之而来的推销自己女儿的,侄女儿的,外甥女儿的,都上来了,秦氏头疼的很,要是当初怎么着给衍哥儿说了亲就没有现在这回事了。

    现在衍哥儿年纪也到了,看形势还是少年有成,这闻风二来的人就多了起来,都说人是势力的,这话不假,如果衍哥儿没有立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现在连皇上都开始嘉奖了,这些人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了,就急急的把女儿给嫁过来。

    但是世上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秦氏只能推说这婚事只能等衍哥儿回来后再做决定,而且上头还有公公婆婆,夫君,这些人都要商量,不可能是随便就定下来。

    那些人都点头称是,但是又来了一句,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你同意了,那就是同意一半了,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考虑考虑,我那…..(以上省略内容是姑娘的称呼),是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人长的也漂亮,在家里也受宠,人你也见过,就是这嫁妆,那也绝对不会辱没了国公府。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不听还不成,好在秦氏这十几年不是白混的,听人念经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只要点头微笑就是了。

    好不容易才把人打发走了,秦氏才松了一口气,自己的小女儿静姝过来了,给自己揉揉肩

    头,“还是女儿好啊,女儿不用自己操心,看看你哥哥,让我头发都白了。”秦氏被捏的很舒服,眯着眼睛说道。

    “那娘也是心里喜欢啊,看看娘嘴角一直都是翘着的呢。”静姝说道。

    秦氏呵呵的笑了,逗女儿,“知道那些人都是来干嘛的吗?”

    “当然知道,他们是给哥哥说媳妇的。”

    秦氏好笑道:“你倒是什么都知道,那你希望你有什么样的嫂子啊。”

    “当然是孝顺爹和娘,然后哥哥也喜欢的。”静姝立刻说道。

    可惜古代的婚姻都是在洞房前才见上一面,说什么喜欢,也就是婚后才能实现,就像你买了一个房子后,你才会知道这房子住的是不是舒服,但是不舒服也没有办法,你也不可能把她给它退了。

    “你这丫头都什么心思啊,以后可别说这样的话了。不过这事还真得问问你二哥,总不能我们随便就定了。看看你二哥喜欢什么样的,咱们按着样子找,总好过以后去娶进门来,两人不合。”

    这也是父母能为子女做的唯一的事情了,毕竟是在古代,能够估计到子女的喜好,也很不容易了。静姝觉得自己和哥哥都很幸运,能够有这样的父母。

    严氏因为是亲舅母,也相当的关心萧衍的婚事,想来萧衍还是和源哥儿一样大小呢,源哥儿都成婚了,而萧衍连个媳妇的影子都没有。

    “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是不是都挑花眼了?”严氏急着问秦氏,这上门的人是络绎不绝,大家都看好这自力更生的萧衍,说明大家有眼光,但是这事要是不定下来,都没完没了了。

    秦氏道:“一切等衍哥儿回京后再说,这也是他去北塞之前我们说好的,而且现在即使定了下来,我是怕万一出个什么事,那女孩子那边不好交代。

    虽然我不想自己的儿子出事,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我也得做个准备。

    而且现在一窝蜂的扎堆过来的,无非是看中了衍哥儿立了功的面子上,这样的人结成了亲家,我还怕以后我们家里万一出了什么事,他们还会落井下石呢。

    所以不急,等衍哥儿二十岁弱冠了再说吧。”

    “你说的也是,只要你和妹夫不答应,别人再怎么说也没有办法。

    只是你不怕再有那位表姑娘那样的人出现?”严氏说的是周心悦。

    秦氏笑道:“这也得看看这里到底是谁的府邸,要是真的再来一个周姑娘,那可别怪我到时候不给面子。”

    严氏也笑了,知道衍哥儿的事情后,她也轻松了许多,本来她娘家嫂子也托自己去给小姑子说说情,但是她知道自己小姑子的性子,所以也就没有说,免得小姑子为难。

    春天一过,热气慢慢上来,不过也不是太热,这个时候的天气适合外出,也适合各家的夫人们带着各自的姑娘们出席宴会,游园会,把自己的亲女儿,庶出的女儿带出来展示展示,让有适婚儿子的未来婆婆们好好挑一挑,也就是变相的相亲大会,不过这相亲的人变成了婆婆。

    大家关系好的,自然是熟门熟路,了解了解,回去了就能让官媒上门来提亲,合过八字,没有问题后,这婚事就算是定了下来,然后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来决定什么时候结婚。

    护国公目前做这件事最频繁的就是大太太范氏了,谁让她大房里的姑娘年纪到了适婚的年纪呢。

    范氏决定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所以出去的时候除了芳姐儿,妍姐儿,还带上了芸姐儿,婷姐儿,有时候也会带上静姝和静茵,其他的实在是太小了,也带不了。

    静姝有幸去过几次,不过都是规规矩矩的坐在一边听八卦。有时候大人们在一起说大人的八卦,而女孩子们则在一起说女孩子们的八卦,而且这些女孩子们还分成一伙儿一伙儿的。

    一般的嫡出姑娘是跟嫡出姑娘在一起,而庶出姑娘就是庶出的在一起,当然还有个别混得比较好的庶出姑娘,有幸在嫡出姑娘们中间,得到了一席之地。

    静姝因为其哥哥萧衍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颇受一些姑娘们的喜爱,静姝知道她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通过自己来让家里的人喜欢她们,从而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看看,这个人的母亲上次才来咱们家了的,那个人的姨母也和娘说过话了的,还有那边的那个,她姑姑也上门和娘说了一车轱辘的话。这些人都围着自己,拐弯抹角的打听自己哥哥萧衍喜欢什么。

    “静姝妹妹,这个是我亲手做的荷包,你要是不嫌弃,就收下来玩吧。”一个穿着藕荷色薄春衫的十四五岁的姑娘红着脸把一个荷包递给了静姝,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静姝是个男孩子她害羞呢。静姝想着。

    “真是俗气!我知道静姝妹妹自己的女红都做的很好了,定然不稀罕这荷包,我这里有从西洋带回来的音乐盒,里面的小人还能跳舞呢,妹妹要是喜欢,我就送给妹妹好了。”另一个头上插着紫色珠花的女孩子说道。

    一会儿又有另外的几个姑娘给静姝送东西,静姝不由的头疼,这都叫什么事啊,二哥,你这人还没有回京城,倒是招惹了这么多的姑娘。

    静姝忙道:“多谢各位姐姐的好意,不过我娘和我说了,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何况这些东西都是各位姐姐心爱的,各位姐姐请收回吧,不然我在这里也呆不下去了。”

    大家听静姝如此说,而且这么多人给东西,自己也占不了好,于是才悻悻的收回了手,又接着夸静姝如何如何好,静姝在心里哀叹,二哥啊,你早点回来吧,你要是不回来,你妹妹我都快被她们给唠叨坏了。

    不过这样的女孩子静姝自己都看不上,这样上赶着的来巴结,连二哥的人品什么的都是两眼一抹黑的,就这样迫不及待的,无非就是听到了二哥以后有个大好前程才这样的,这样的女子往往贪慕虚荣,要真的成了自己的二嫂,那以后还不得败家啊。

    所以静姝在回去的路上决定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出门了,实在是自家二哥太抢手了啊,连自己这个当妹妹的都被无辜波及了。

    芳姐儿的婚事不能再拖了,必须在萧铭成亲前给定下来,因为一忙到萧铭的婚事,估计就顾不上她了,而她的年纪也已经十五了,这次连郑老太据都问起来了。

    范氏没法,只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给芳姐儿选夫婿。她最开始的打算是想要芬姐儿能不能问问大女婿,他的同僚里面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找个和芬姐儿差不多的。但是人家一听芳姐儿是庶出的,自然就不同意,毕竟像林天浩这样出生又能在禁卫军里的,少之又少,大家都是天之骄子,没有一定的背景是进不去的。

    这个消息把芳姐儿给气的哭了,难道自己愿意自己是庶出的吗?从小到大,因为自己是庶出的,不知道哭了好多回。

    此路是行不通了,范氏又想着找个门户稍微低一点的,这芳姐儿嫁过去也不吃亏啊。但是像芳姐儿小姑父那样的人现在也没有,就是有,这都怕以后来了极品亲戚,又是闹腾一番。

    真是着急上火,高不成低不就的,好在过了不多久,就传来了好消息,是范氏娘家嫂子那边得来的消息,说的是江宁知府,这个江宁知府呢,今年也才三十来岁,不过几年前死了老婆,一直没有续娶,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前面老婆留下的一个女儿,才四岁,他的母亲刚好和范氏的娘家嫂子那边是亲戚关系,所以就拜托这边打听。

    范氏的嫂子一想,这庶女给别人当填房也是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这个江宁知府岳修年纪也不算太大,且这个年纪就能当上知府,也算是不错了,也是,想一想,二房的大堂叔也才是知府呢。

    最要紧的是他没有儿子,如果芳姐儿嫁过去了生下了儿子就站稳了脚跟了,至于前妻的女儿,就平常心对待,到时候好不好的姨夫嫁妆就解决了,何况如果芳姐儿生了儿子后,那闺女还得靠娘家呢,不能不对芳姐儿尊敬。

    范氏娘家嫂子说道:“也是这岳大人实在太忙,就一直没有续娶,可巧的是就轮到咱们家了,你们要是觉得可以,我这就回去跟我那个婶通信,让他们派人过来具体商议?”

    范氏道:“劳烦嫂子了。”

    大家权衡了一下,觉得都不错,对于芳姐儿这样身份的,又是庶出,又不是长女,当个知府夫人很是不错了,就是她两个姑姑,虽然一个嫁的是官宦之家,但是夫婿还没有功名呢,一个虽然夫婿是有功名的,但是如今还是哥七品呢,知府好歹是正五品,能让人熬多少年啊。虽然是填房,好在只有一个闺女,也可有可无,等芳姐儿有了自己的孩子,那就一切好说。

    于是在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范氏给了自己嫂子毁了话,那边也就安排人手上京城了。

    芳姐儿知道消息后,也挺郁闷,也是,换了是谁,一听说要给人家当后娘,没有人会乐意的,但是不知道是范氏说了利弊,还是她姨娘和她讲了好处,芳姐儿倒是一心一意的呆在屋子里了。

    确实也是,能当个知府夫人,也是不错了,以后到了任上是自己当家,比在这京城里不好多了?虽说是续弦,也是正妻,她有些幸灾乐祸的想,大姑姑再是贵妃又怎么样,还不是不是正室?

    岳修的母亲竟然亲自过来京城里来了,相看了芳姐儿,觉得很满意,合了八字也好,送了芳姐儿一对玉镯子,这事就算是订下来了,只等着萧铭婚事过后,就准备芳姐儿的婚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人有本事,挡都挡不住桃花运啊,二哥是属于有本事的官二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