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2.为民造福

目录:大清第一福晋|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奔波了一天来到重灾区-蔚县,眼前的景色还是很出乎意料的。(候工部的人说陕西的灾情严重,我们才先赶到陕西来赈灾,结果这里一切都井井有致,虽说很多房子都倒塌了,伤亡人数也很多;但是人们仍旧有序的生活着。

    我们一路走着,若不是看见房屋的废墟、受伤的灾民和简易的茅草屋,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重灾后的地方。

    我走到一个茅屋旁,拉住一个老妇人聊了起来。“大娘,这里上个月不是地动过吗,怎么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啊?”

    老妇人乐了“姑娘你是从外地来的吧,难怪你不知道。我跟你说,我们这里的刘大人可真是我们的父母官啊。地动之后,他连夜组织官兵,抢时间救人。他把官兵分成两组,第一组负责把没被压在房下的人聚在一起,检查伤情,把伤情严重的及时送到诊所里,然后带着没受伤或已经处理过轻伤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跟另一组官兵聚合,一起挖废墟,抢救伤患。”

    “竟然有这种好官,真是难得。(>

    “可不是,搬出废墟下的人们之后,大人及时命人把活着的送到医馆急救;至于那些去世了的,大人也找来他们的家人,劝说那些家属赶紧把死者入土,以免引起瘟疫。在获得同意后,大人让那些官兵挖坑,埋死者,还在四周种上草木,以示慰藉。然后又把死去的牲畜一块埋了。”

    “很好,非常好,太好了!!!这样可是大大降低瘟疫发生的可能性啊!!!”我兴奋极了。“那你们现在都做什么呢?”四阿哥开口询问。

    “我们大人可是很英明的,大人开了粮仓、建了粥棚,免费施粥给大家吃;大人还带着那些官兵和行动无碍的年轻人到麦田里抢救麦苗,拔掉死了的麦苗,种上新的麦种。”

    “那你们现在就住在这茅草屋里不冷吗?”我好奇地问,毕竟这里是大北方,春天还是很冷的。

    “不冷不冷,本来大人让大伙都住在县衙里,可我们都不好意思打扰大人休息,所以大家就都主动的盖了茅草屋,到茅屋里住。大人也怕我们冷,用他自己的俸禄买了棉花棉布给我们做被子和衣服,暖和极了。”老妇人越说越激动,老泪横流。“我们大人真的是大好人啊!他自己家也不富裕,到现在都没有娶媳妇,一心为了我们老百姓。。。”

    “大娘,你别哭啊,这好人都有好报,你们大人这么好,老天爷一定保佑他娶到号妻房的。对了,大娘,我们都是外地来的,对您说的这位大人很是敬慕,想去拜访拜访,您带我们去见见他好吗?”

    “好啊,这个时辰大人一定还在地头上劳作,我带你们去。”

    跟着老妇人来到田间,就看到数十人热火朝天的劳作着,虽说天还很凉,他们却都热得只着单衣,汗流满面。就如那首‘锄禾’所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老妇人走过去叫了一个人走了过来,“姑娘,这就是我们刘大人。”

    我仔细看过去,很普通的人,属于扔在人海中就找出来的那种劳苦大众形,只有他的眼睛,虽不大,却奕奕有神,充满了热情和对信念的执着,让人难忘。

    “你就是刘大人?久仰久仰,我要替这陕西的百姓谢谢你,也要替上面感谢你做的一切。你的所作所为即为上面节俭开支,又为地方百姓造福,待我回去,一定会如实对上面禀报,给你嘉奖的。”四阿哥真心的说着。

    结果那刘大人只是淡淡一笑“不知道您是哪位大人,下官这厢有礼了,有失远迎请您不要怪罪。虽然我不知道您是谁,不过在下很清楚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下官的所作所为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是职责所在。下官可不求加官进爵,只求一切无愧于心,无愧于圣上的信任。”

    这一行话说的铿锵有力,让我们折服于他的品行,很显然我们又发现宝了。

    到最后我和四阿哥也没有亮出我们的身份,只是说我们是圣上派来赈灾的。四阿哥留下皇上给的用于赈灾的银子和粮票,还留下冷风帮忙。

    我们在此只留了两天就起身前往另一个灾区山东,这一去会让我明白什么是天壤之别,什么是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