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目录:(紅樓同人)似卿非卿入梦来|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王夫人好久前就接到妹妹的来信,说是侄女宝钗补上了官家上呈内务府准备来年遴选宫女的名册,不久就会带着女儿进京待选,后来又听说侄子薛蟠在金陵出了人命官司,正好应天府府尹贾雨村是之前受过贾政提拔的人,才得以逃过一劫,如今算来该是已经在来京的路上。

    果然没几日后,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带着儿子女儿进京了,虽然两姐妹的兄长家也在京城之内,可是薛姨妈却没有去王家投亲,而是直接往贾家荣府来找王夫人。

    “二太太,薛家的太太和两位哥儿姐儿刚刚了到门口,方才门房使人过来报讯呢。”王夫人屋里的金钏儿走进来道。

    “妹妹他们到了?真是让我好等呢。”王夫人说着就往外走去。

    王夫人才走出院子就看到小厮领着薛姨妈母子三人过来了,她欣喜地上前拉着薛姨妈的手,不停地埋怨着怎么晚了好几日才进京城。

    “这已经算是早到了,还不是蟠儿先前的那档子事又被人翻了出来,我也不想这么早就进京的,宝钗小选也是后年的事呢。”薛姨妈叹道。

    “不是说已经没事了?那应天府的府尹是咱们自己人,自然是不会为难侄儿的。”王夫人安慰着妹妹道。

    “也幸好是如此,不然我怕就从此见不到蟠儿了。”薛姨妈略带后怕的神色,用力地点点头。

    “没事的、没事的,这个就是侄女宝钗吧?果然像妹妹在信上说的一样,长得挺标致,我一看啊就觉得打从心底喜欢,晚些带妳们去见老太君,想来老太君一定也会喜欢宝钗的。”王夫人安慰着薛姨妈,眼光转向薛姨妈身后的一个小姑娘,问道。

    “宝钗见过姨妈。”宝钗上前行礼问安道。

    王夫人将站出来的宝钗有上下审视了一番,心里暗暗点头,觉得这个侄女比起贾敏那个长得狐媚似的女儿规矩多了,长得也是漂亮,宝玉肯定会喜欢的,于是对薛姨妈和宝钗又多了几分亲热。

    贾母稍晚也见了薛姨妈母女,看到举止规矩又一派亲切和气的宝钗,心里也有几分喜爱,听到薛姨妈母子三人是为了宝钗后年小选才进京的,便热络地邀他们直接在贾家住下就好,平日和王夫人可以没事说说话,解解闷儿,宝钗和迎春她们姐妹几个人也有伴。

    王夫人本来就打算让妹妹一家子住下的,听到贾母这么说,也高兴的直点头,最后经由贾政的授意,薛姨妈一家子就在贾家后边的一处院子住下了,那处院子是昔日老太爷所住的,名为梨香院,只是老太爷走了之后,就空下来到现在,正好让薛姨妈他们住,这个院子还有自己独开的一个对外的门,平日进出也不会打扰到贾家的人,真正是安排得恰到好处。

    宝玉看到家里又来了新的姐妹,而且长得甚是气质出众,心里甚是欢喜,在宝钗身边不停地说话献殷勤,让一旁看着他如此作为的黛玉有些鄙视也有些失落,毕竟在宝钗没来之前,最受重视的人就是黛玉了,如今看来,好似被人越过一头的感觉,让黛玉心里极不自在。

    虽然黛玉住进荣府之初,就曾给熙凤一笔她在荣府生活所需的银两,可是也换不来王夫人对她在态度上的改变,王夫人仍旧对她不甚喜爱,现在又来了个和王夫人更为亲近的宝钗,王夫人对两个人的态度更是出现了极大的差异。

    而黛玉更无法接受的大概就是宝玉的态度,在宝钗尚未住进贾家之前,这宝玉可是一天到晚黏着黛玉不放,如今有了宝钗,黛玉倒像是被丢到一旁,硬是被冷落了几分,这情形看在王夫人眼中自是高兴万分。

    这日宁府里贾珍请了戏班子来作戏,宝玉陪着贾母去了一回,晌午送贾母回来荣府午歇后,一时无处可去,便想着到梨香院来看看听说身子有些不适的宝钗,念头一起,脚下也不停顿地走了过来。

    宝玉一进门先向笑容迎来的薛姨妈问了个安后,又问起了宝钗这几日可好些时,薛姨妈也不避嫌,只让宝玉自个儿进去内间看宝钗。

    宝钗在里面穿着简朴的衣裳,坐在坑上作针线,忽然看到宝玉进来,才一照面,宝玉关切地就问她身子可有好些,宝钗起身回着已是大好,客气地让宝玉坐在坑沿上说话,转头又令莺儿倒茶来。

    宝钗一会儿问着贾母可好,一会儿又问了迎春等几个姐妹可好,眼神还不停地偷觑着宝玉的外貌,突然想起了宝玉的那块玉来,便说道:“我来这里之后就常听人说起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瞧瞧,能不能让姐姐看个究竟?”

    “有什么不可的,姐姐只管看吧。”宝玉说着就将身上的宝玉解下,递给了宝钗。

    宝钗接过后,放在手心上,细细的看着,只见这玉的两面似乎都写了字上去,免不了好奇地凑近一看,顺口念出了上头的字来。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一旁的莺儿轻声地咦了一声,宝钗回头笑道:“怎么还不去倒茶,在这里发什么愣?”

    “我听这八个字和姑娘金锁上的字好似一对儿哪。”莺儿没理会宝钗的话,只是站在那里笑嘻嘻地回道。

    “姐姐身上的金锁也有字?能不能让我看看?”宝玉一听就起了好奇心,急忙央求着道。

    “有什么好看的,只是以往人家送的几字吉利话,说是要刻在金锁上带着,娘亲还就将信将疑的做了,我看着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宝钗边埋怨着,边解下了上身衣襟的盘扣,将金锁拿出来递给宝玉。

    宝玉托着沈甸甸的金锁,却是一面四个字,两面都有,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惊讶地道:“还真的跟我的像是一对呢。”

    莺儿噗哧地笑了一声,宝钗只得再次唤她去倒茶,自己和宝玉挨着又说了些话,忽然听见外面有人说着林姑娘来了,宝钗才慌忙地坐离了宝玉一尺之遥,让宝玉顿生失落之感。

    黛玉一进来就看到宝玉坐在那里,心里微微一颤,面上笑着道:“宝玉怎么也来了?早知道你来看宝姐姐,我就不过来了,省得一群人来来去去的扰了姐姐清静。”

    “怎么这么说?我看宝姐姐这里冷冷清清的,自然是姐妹们一道来才好。”宝玉未曾意会,只是笑着道。

    “就怕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般热闹的,我看宝姐姐惯来是规矩的,平日都拘在屋里的时候多,那像我们这些不省心的整日闹腾?”黛玉又笑道。

    “就妳这鬼灵丫头的嘴利,倒是我性子刻板了?”宝钗笑道。

    宝玉看黛玉穿着厚实的红羽缎对衿褂子,不免问道:“外头可是下雪了?”

    “已经下了好一会儿了。”门外的婆子回道。

    “可有人替我取了斗篷来?”宝玉又问道。

    “宝姐姐,妳看吧,他见我来就想走了呢。”黛玉指着宝玉,不依地道。

    “哪里是?只不过顺口问问而已,总要提醒她们一声,免得等等要走了又一阵好等。”宝玉忙澄清道。

    三个人说着,薛姨妈在外头已经让好了茶果,留宝玉和黛玉在这儿吃茶,他们便走出来外面重新落坐,宝玉看了看,便道:“这种日子就是喝些茶暖暖身才是正理。”

    薛姨妈忙又命人温了壶酒来,李嬷嬷却是不肯,宝玉央求了一会儿,李嬷嬷硬是不愿再挨骂,也就不肯答应,最后是薛姨妈劝了几句才只得装做不曾知晓,到外头同其他人吃酒聊天。

    几个人围在桌边有说有笑的,黛玉见宝玉对宝钗的态度还比对她亲近了几分,心里有些不悦,强忍着心酸妒嫉又和他们说笑了几句,就藉身子不适要回去了,临去前还顺口问了宝玉要不要回去。

    “我和宝姐姐这会儿聊得正起兴呢,妳若是不舒服就先回去吧。”宝玉头也不回地应道。

    “唉唷!不是才来这一会儿功夫就要走了?可是嫌姨妈这里的点心不合胃口?妳放心吧,看还缺了什么,只管开口就是,姨妈让人弄了来。”薛姨妈连忙开口劝留了几句。

    “不是的,这些茶点很可口,只不过我感觉有些倦意罢了,还是改日再来打扰姨妈您。”黛玉笑着解释道。

    “外头下了雪,地面上肯定有些湿滑,让那些丫鬟小心照应着,妹妹自己也要小心些才好。”宝钗笑着迎上前接过雪雁手上的褂子,亲自替黛玉穿戴系上,又细细吩咐道。

    “玉儿知道,多谢宝姐姐关心。”黛玉微微一笑,便领着丫鬟们出了门子,回去贾母院里。

    李嬷嬷见黛玉已经出来,却不见宝玉的身影,不免又进屋里去拦了几句,反让还在兴头上的宝玉赶了出来,便生气地回了家去,只留下几个跟着宝玉过来的丫鬟。

    黛玉回到贾母屋里的暖阁后,等了大半天还未见到宝玉回来,心里既气恼又难过,心想着宝玉如今是真不把她当回事了,有了姐姐便不要妹妹,心中越想越觉得有些悲凉之意,便独自藏在被里哭了好一会儿,才被闻声而来的紫鹃苦心劝导下歇了一夜。

    只是等到天明大起之时,又听说昨夜宝玉回来时已然酒醉,偏又寻不着想喝的枫露茶,借着这起事由将屋里的丫鬟们骂了一回,还砸杯子吵着要撵走他的乳母,如此闹腾了好一会儿方被袭人哄了几句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