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东方

目录:穿越母系社会末期|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他狠狠的瞪了黄也迪一眼,然后掉头就走。黄也迪这时才醒悟过来,自己竟然盯着那人身上的衣服发起呆了。她连忙收回思绪,冲着那个男子歉意的微笑了一下。这下,那个男子越发觉得她对自己不怀好意了。

    她得问问他是哪个部落的,这衣服可不可以交换。黄也迪笑着向那人走去,那男子见对方竟然如此纠缠不休,更加愤怒,黄也迪直接过滤掉此人的愤怒表情,走到他面前问道:“这位——你是哪个部落的?你身上的衣服是在哪儿交换的?”

    “不知道。”那男子回答得很不客气。

    黄也迪还想再问,却见白智笑着走了上来,他用快速而短促的语调跟那个男子说了几句,黄也迪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她发现那个男人的脸色缓和了许多。黄也迪稍稍打量了他几眼,这个男子很年轻大概也就十四五岁左右,他的脸光滑细嫩,眼睛清澈明亮,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他这种相貌在原始社会倒是挺少见的。

    那个男孩似乎对别人的目光特别敏感,黄也迪只是微微打量了他几眼,他立即又像炸了毛的猫一样,张牙舞爪的。黄也迪看得好笑,便索性别过头不再看他。

    白智跟他说了一会儿话,那个男孩指着黄也迪说道:“你,别跟着我。”黄也迪对他翻了一个白眼,然后抬头看看天,继续往别处溜达去了。白智微笑着跟着那个男子一起走。白药既想跟着黄也迪又想跟着白智,他站在原地两处为难。不过,他一想起黄也迪看那个男人的目光,终于咬了咬牙下定决心跟着白智去那个男人的部落看看。

    三人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东齐部落的交换摊前。

    那个男孩似乎很受欢迎,他一回到交易摊前,东齐部落里的几个年轻女孩就争相上来跟他说话。他一副淡然的样子只随意说了几句话便往后头走去。

    “ 阿乌,”他一进去就大声喊道。他的话音刚落就从人群中走出了一个老年男子,白智上前和他交涉了一会儿,那个男人迟疑着摇摇头,白智又说了一会儿,那人还是摇头。白智只好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两人快跑几步去追赶黄也迪。

    白智追上闲逛的黄也迪后就把详细情况告诉了她。刚才那个男子是东齐落部首领的儿子名叫东方,他身上穿的那种布很少,只有首领以及首领的丈夫和儿女才能穿上。他们愿意交换的只是些很粗的麻布。

    “我也会织的。”末了,白智向她保证。

    “不用了。穿兽皮也行。”黄也迪也打消了这个主意。穿着什么的在这里都是浮云,她以后慢慢想办法就是。

    几人逛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他们的交易摊前已经围了一大帮人。都是来交换盐的。由于他们找的是湖盐。又经过一些简单处理,所以看上去很干净,比海盐要好上很多。黄乌按照黄也迪的嘱咐,交换的时候兽皮食物都没要,只要了一些种子和粮食之类的。

    黄也迪帮着部落里的人又忙活了一阵便到了正午。他们午饭就在摊前吃,其他部落的人大多数是烤肉或是吃干肉等凑合一顿。由于黄也迪对生活做高标准要求。所以他们这次来还带来了蘑菇木耳以及鱼虾蟹之类的吃食。现在根本不用她动手,白药和白智都是做饭好手。白智学着黄也迪以前的手法,炸鱼炸虾,爆炒螃蟹。滋滋的油香自然也引起了其他部落人的注意。不一会儿便有人围上来看了。黄乌也没让人,黄也迪估摸着这儿是不兴让来让去的。

    等饭做好后,黄氏部落里的人围成一圈开始吃起来。他们正吃得起劲,就见东齐的部落首领带着两个女人向他们这边走来。她儿子东方很不情愿的跟在他娘身后,他看到黄也迪时照例是瞪了她一眼。黄也迪顿觉无语,她不就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嘛,有必要这样嘛。

    现在的她为了消除误会,尽量把目光放在别处。东齐部落的首领叫东路,是一个比黄乌略微年轻点的中年女人。因为他们的外貌和年龄差别太大,黄也迪一直分不清这里人的年纪。

    黄乌一见有人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大蟹,一双油手顺手在兽皮裙上蹭蹭便笑着迎了上去。几个人坐在旁边的枯树桩上说话,东路旁边的两个年轻女人时不时的瞄一眼他们的陶锅。黄也迪便礼貌性的让了一让,指着陶锅说道:“你们尝尝。”那两个女人眼睛一亮,连忙道谢,然后,两人就奔向陶锅,两人四手一下子就抓了四只螃蟹一把虾还有两条鱼。白药睁圆了眼睛,一脸的肉痛。

    那两个女人囫囵吞枣一般很快就解决了两只螃蟹和一把小虾。这时,黄乌和东路也已说完了话,那两个女人连忙伸开油腻的手递给东路一只螃蟹,一边递上去,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好吃好吃。”东路并没有接住,她回头笑着对黄也迪点点头,临去时又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

    他们走后,大伙又坐下来接着吃饭。锅里的螃蟹和虾已所剩无几,他们只好搭配着吃些别的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一直到黄昏时分,交易大会才算落幕。各部落里的人各自扛着自己有家当便回去了。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东路竟然派人给黄也迪送一块麻布过来——就是东方身上穿的那种。黄乌咧开满是豁牙的嘴,对着黄也迪意味深长的笑笑。她竖起大拇指对着黄也迪夸赞道:“你,聪明,用蟹子换来了布和男人。”黄也迪心里囧了一下,她当时真的只是礼节性的让一让好不好?

    白智淡然的笑着,白药仍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这次交易大会,他们部落换来的种子很多,但是在他们长出来之前,黄也迪大多都认不出来。但是她打算回去后一粒也不拉的种上。

    整个春天,黄氏部落都在烧荒,刨地挖地。现在黄也迪真算体会到了啥叫刀耕火种。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身为领导,她可不能像现代社会的某些领导似的随便干点活做点秀就行了。她必须得真干实干带头干。不过,当她看到那些老得掉光了牙的老太太们还有牙没长齐的小孩以及大着肚子的孕妇都在任劳任怨的干活时,她就一丝怨气都没有了。

    部落里的劳动力太缺了,她现在也盼望着这些妇女们赶紧下崽,长大了好干活。明年春天,她一定得想办法把铜犁给造出来,这样就会省了很多力,还有耕牛也得训练。一大堆事得等着她去做,千头万绪的理不清想还乱,她大概是世上最苦逼的领导了。

    部落里的人对这些庄稼都在意的很,不用她吩咐也会时不时的浇水松土什么的,大人小孩子都跑到地里大小便。黄也迪去视察庄稼的时候,经常碰到有人一边卸货一边拉家常,不论男女都这样。于是,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她微微强调一下,男女要有别,还有不要随卸货放水等等,众人显然都不以为然,他们不明白首领怎么连这事都管。

    黄也迪无奈只好先让人用碎转建了两个厕所,分为男女两个,冲水的(当然得自己舀水冲)。后面挖了两个大粪坑,积攒一定数量后就往庄稼地里施肥。

    这些人开始不习惯,甚至有些排斥。不过,过了个把月后,他们也就习惯了。黄也迪知道春天的传染病比较多,便又教育大人小孩都要要卫生,不随地大小,常洗手洗澡。然后她还特地雇了几个孩子当城管,专抓那些不讲卫生的人,城管的报酬当然不是没收违法者的“工具”,而是由黄也迪赏给他们油炸鱼虾螃蟹等。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吸引人的了。

    这样一来,不但小孩愿意当城关,就连有的些大人也想报名。黄也迪叹道,由此看来,城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门职业。黄也迪为了顺遂民意只好又成立了一个环保队,每天负责部落里的公共卫生,另外加巡逻等,成员照例由老人和孩子充当。

    这样,黄氏部落里就有了这些兢兢业业的城管和环卫工人,山谷里一天比一天干净。建工队烧砖的效率越来越高,他们又在山外寻了一处大型天然窑洞,那旁边的土质也非常的适合烧砖烧陶。

    于是,在春耕之后,部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建房活动。在继会议厅之后,黄氏部落又建造了可容纳几千人的大食堂。红砖黑瓦,里面青石铺地。石桌木墩,排得整整齐齐。一码码的陶碗擦得黑亮黑亮的。

    吃饭时就跟学校食堂似的,排队由盛饭的师傅来打,大人小孩老人的饭量不太一样,吃完可以再添,但是不准浪费,其实不用她说,没人会浪费的。 黄也迪这样做是为了养成他们的好习惯。

    大伙打完了饭,关系好的便围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说笑,吃完后各洗各的碗。

    食堂建好后,黄也迪本想再建个澡堂的,她又一想马上就是夏天了,大家都直接到河里去了,谁还用澡堂,等到冬天再说吧。

    房子一间间的盖了起来。这些房子盖得有些像职工宿舍,一排一排的,朝向全是座南朝北,通风采光良好。为了省柴往往是十几间连着一条炕。这样到了冬天一烧起炕来,挨着的十几间都会暖和起来。

    因为这些房子一模一样,黄也迪为了不让人们半夜上错床,她便用阿拉伯数字在门上标好了,这些数字自然又被黄乌给记在了羊皮卷上。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份。移植在山谷里的树大多数都结了果,有桃子李子杏子之类的,还有很多黄也迪根本叫不上名来。

    地里的庄稼也是绿油油的一片,黄也迪经过再三辨认,认出了一种叫粟的作物,也就是小米,在北方叫做谷子。其他的还在继续观察

    现在部落里又开始忙起来,一个个磨刀霍霍,准备收割庄稼。黄也迪看着这一把粗笨的刀具,心想别说割了,单是举一天胳膊就受不了。怎么没有镰刀呢?

    想着,她就在地上画了大概的样子给白智看,然后又说这种东西收割庄稼非常的方便。白智很快会意,照着她的图案打造了一把青铜镰刀,黄也迪试了试,皱眉表示镰刀口太钝,白智笑着接过再打。就这样,他一连打造了好几把,黄也迪才算基本满意。白智就依照最成功的那把为样子,又带着建工队和矿藏队的人接连打制了几十把铜镰刀。

    等到下地干活的时候,人们才见识到了镰刀的速度和轻巧。于是部落里的纷纷弃刀用镰,有的干脆自己磨制石刀和骨刀。

    这次由于他们收集的种子太少,庄稼并没有多少,部落里的人手捧着金黄金黄的小米欢呼着高叫着,肆意的表达着丰收的喜悦。黄乌让人留下一部分尝尝鲜,其他全部晒干了存入山洞,准备明年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