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钗黛相会(一)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扬州巡盐御史林府,天才刚刚露出鱼肚白,林黛玉住的晨怡院两边的厢房就亮起了灯,随即一阵悉悉窣窣的穿衣声。

    小丫鬟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不满地嘀咕着:“好困,这几天每天都要早起,姑娘要做什么?”

    另外一个丫鬟好心提醒道:“小声点,被赵嬷嬷听到了,你逃不了一顿打。”

    小丫鬟平白打了个寒战,缩了缩脖子,完全醒了过来,赵嬷嬷可是姑娘的奶嬷嬷,最听不得别人说姑娘的不是,不过她就要离开了,接手的王嬷嬷比较好说话。

    “咳咳……”正房传出了阵阵的咳嗽。

    值夜的大丫鬟听荷忙掌灯,撩起缟色粗布蚊帐,轻轻地拍打着林黛玉的背。

    外间的画荷穿着亵衣,端了杯温水进来,“姑娘,喝点蜂蜜水。”和听荷一起扶起林黛玉,服侍她喝了小半盏。

    林黛玉摆摆手,示意不喝了,让画荷端下。

    听荷接了过来,“姑娘,这是薛姑娘说的方子,对你的咳嗽很有好处,多喝点。”

    林黛玉才就着听荷的手喝完了。

    画荷帮杯子放到桌上,看了看墙角的沙漏,笑道:“姑娘,这会还早,你再睡会吧。”

    林黛玉轻咳了两声,摇摇头,“我这会睡不着了。不知道宝姐姐这会到哪了?”

    听荷笑道:“姑娘,薛姑娘这会肯定在休息,没在赶路。”看到林黛玉眼里一暗,忙说道:“不过今天他们应该到扬州了。”

    “真的?”林黛玉紧紧地抓住听荷的手臂,笑意从眼里溢出来,水汪汪的眼眸更加的璀璨起来。

    听荷使劲地点头,眼里流露出自己都没发觉的欢喜和怜惜。

    画荷背过身去抹了抹眼眶的水滴,自从夫人去世后,姑娘长大了很多,也低沉了很多,很久没见她如此高兴了。

    “听荷、画荷,你们说宝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呢?她会的东西可多了,她会喜欢我给她准备的云裳院吗……”林黛玉的小脸上神采奕奕,久病不见光略显惨白的脸色也印上了点点红晕。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薛姑娘,但想必是一个和蔼可亲,温柔娴淑的姑娘,姑娘就放心吧。”

    真好,姑娘终于像一个六七岁小女孩了,比前段时间姑娘懂事得令人心酸,所有的事情都郁结在心,真怕……姑娘过段时间就要去京城了,前两天姑娘又和老爷怄气,说让赵嬷嬷回家荣养,还是不带自己和画荷去,为此赵嬷嬷还偷偷哭过好几回。让姑娘一人进京,自己怎么能放心。姑娘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夫人就把她和画荷给了姑娘,七年了,姑娘不仅仅是她的主子,更像她的妹妹。

    ※※※※※

    同一时间,宝钗也醒了,翻了个身,睁着眼睛望着黑漆漆的帐子,心里很激动,终于可以见到林妹妹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红楼梦里她跟林妹妹的判词,一个温柔贤惠、一个满腹才华,但结果却是殊途同归,都是悲剧,现在她穿过来了,就要改写自己的命运。

    “姑娘,你醒了吗?”听到宝钗翻身的声响,在外面软榻上睡的水蓝试探地问道。

    “嗯,醒了。”

    春晓轻笑道:“姑娘,你再睡会,听赶车的安伯说,我们午时就可以到扬州了。”

    “礼物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昨晚我又去检查了一遍,给林大人、林姑娘和林家姨娘的礼物都一一封装好了,其中林家姨娘的礼物多备了十份,赏给下人的赏钱也准备妥当了。”

    “嗯。”

    未时初,宝钗等人终于到了扬州城,林如海已经安排管家在城门口等着了。

    按照原先的安排,除了薛蟠、宝钗和韩夫子带着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去林家做客外,其他人皆住薛家在扬州的别院。

    林府位于扬州的最中间,从城门口过去要小半个时辰,其中还要穿过繁华的街市。

    窗外不断传来买卖人的吆喝声、小孩子的玩闹声,大人的叱喝声……想必是到了闹市了。

    “这扬州看来也不比金陵差嘛。”春晓叹道。

    “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美称,当然不比金陵差。”

    “姑娘,扬州最美的时候要数三四月,那会下着小雨,在楼上看河是最好看的。我们姑娘常说道,什么烟花什么楼的,我虽是听不懂,但也知道是极美的。”坐在外边的婆子说道。

    “嬷嬷,你懂得真多,林姑娘真聪明,年纪小小的就会吟诗了。嬷嬷……”春晓忙缠着这林家的婆子请教,那婆子也有心卖弄,两人从扬州三月一直扯到林家饮食。

    宝钗和水蓝相视一笑,打探消息春晓是有一手。

    马车速度慢了下来,林家婆子说道:“薛姑娘,我们直接进内院,我们姑娘已经在二门等着了。”

    “嗯,劳烦嬷嬷了。”宝钗应道,林如海今天要去府衙,薛蟠和韩夫子由林管家招待。

    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婆子说道:“薛姑娘,到了垂花门,请下车。”

    水蓝推开车门,早有婆子端了脚踏过来,扶着宝钗下了车。

    林黛玉早就在离垂花门不远的凉亭里等着了,远远地看到婆子簇拥着一群人过来,忙激动地站了起来,抓着画荷的袖子,“是不是宝姐姐来了。”

    画荷凝神细看,笑道:“是了,领头的就是去接薛姑娘的唐婆子。”

    林黛玉低头敛了敛衣裳,才细步迎了上去,宝姐姐聪慧能干,自己可不能丢了林家的脸面。

    “姑娘,在这等着就可以了,外面太阳太大了。”赵嬷嬷皱着眉尖,看着外面明晃晃的阳光,劝道。

    “不碍事。”林黛玉走了出去。

    画荷忙撑开伞,跟在旁边。

    宝钗正不留痕迹地打量林家的布置,“宝姐姐,你来了。”一个嫩稚悦耳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

    宝钗转头一看,一个身穿缟色麻布衣裳,年约六七岁的小女孩扶着丫鬟的手走了过来。

    她的脸色苍白无血色,正如曹公所说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