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中秋(一)

目录:宝钗的幸福生活| 作者:杜鹃枝上| 类别:都市言情

    中秋之夜,薛家一片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把整个水榭里外映得通红。天上飘着一层厚厚的乌云,月亮若隐若现。

    宝钗笑吟吟地听着身边几个小女孩吱吱喳喳,余光扫了一眼主桌的薛太太几个妯娌。

    “四妹妹,听说你去了扬州,扬州好玩吗?”宝珊目光紧看着宝钗,一脸向往地问道。

    “听哥哥说扬州挺热闹的,但我只在林妹妹家住了几天,见识不到扬州的风光。”

    宝珊微微失望地收回目光,轻轻地抿着手里的果子酒,她前几天已经定亲了,以后就得在家绣嫁妆,轻易不能再出门了,好怀念上次牡丹宴的时光,只是刘玉莹已经进京,陶佳佳也随母亲回老家伺疾了,还能再次相聚吗?

    宝钗见她情绪低落了下来,正欲说点什么。

    一个七八岁,脸上挂着小酒窝的小女孩已脆声笑道:“三姐姐,扬州我前两年跟父亲去过,当时去看了瘦西湖,那里可漂亮了,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

    这就是比宝钗小三岁的薛宝琴,自小跟着薛五在外游历,前两天才回到金陵。

    扬州瘦西湖宝钗上一辈子倒是去过,但空气、水污染得太严重,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味道,现在听宝琴娓娓道来,另有一番风情。

    看到宝钗几人都围着宝琴说话,宝珍心里微微不高兴,对这个可以整天在外面跑的堂妹她是既妒忌又瞧不起,冷哼了声,指着一边年方四岁的宝瓶骂道:“看看你,一个大家闺秀,把点心弄得满身都是,还有没有一点廉耻之心呀?”

    身后的奶嬷嬷忙慌张地掏出手绢把她擦拭,却越弄越乱。

    宝瓶年纪虽小,但也知道宝珍说了不好听的话,“哗”的一声哭了起来。

    宝珊蹙了蹙眉头,瞪了宝珍一眼,忙离座哄着她。

    宝钗放下酒杯,眼里闪过冷意,笑道:“七妹妹只有四岁,五妹妹慢慢教就是了,不必着急。”

    宝琴听了宝钗的话忙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嘴角的酒窝隐约可见,天真地问道:“五姐姐,七妹妹没有了廉耻之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宝珍气得脸色通红,却喏喏地答不上话。

    宝钗朝宝琴一笑,接着说道:“宝瓶虽是大伯的庶女,但也是薛家的女儿,五妹妹虽是好心,但这种话以后还是不要说了,免得在外人面前徒惹笑话。”

    宝珍对宝钗向来是羡慕妒忌加敬畏,并不敢和宝钗正视,半垂这眼眸,狠狠地扭着手绢,心里把宝琴骂得半死。

    这边发生的事情并没瞒得住主桌的几位太太。

    大太太、薛太太和五太太当成小孩子的玩笑,只是无所谓地笑笑,继续玩乐。

    四太太见状嘴角微微冷笑,抿了口杯里的黄酒,“我们这样喝酒有什么好玩的,五弟妹常年在外见多识广,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事情吧。”

    五太太笑道:“那给你们讲个笑话吧。”

    丫鬟们听说有笑话听,忙凑了近来,宝珊几人也竖起了耳朵。

    “从前有一地主,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秀才,铁匠,倒夜壶的。话说这天地主过生日,三个女婿便来祝寿,在席上地主突然心血来潮想让几个女婿为他的寿辰做几首诗,诗的题目就是地主马棚里的那匹千里马。其实呢这个地主最瞧不上他这个三女婿了,知道他是个大老粗,也想让他在人前出出丑。

    大女婿沉思了片断便说:“我有一首。”便摇头晃脑的说道:“大雪如鹅毛,快马走南桥。快马回来了,鹅毛水上飘。”丈人一听连连称赞说道:“好好,马跑了个来回这雪花还在水上未化,不错。”

    二女婿不服气说道:“我又有了。”便说:“铁棍水里扔,快马跑东京。快马回来了,铁棍仍未沉。”地主听后摇着头说道:“差强人意没老大的好。”

    三女婿在一旁早急得脸红脖子粗的,一时没词。地主便斜着眼问:“你说不上来了吧?”说完突然放了个屁。三女婿突然一拍大腿喊起来:“有了!”

    且听他说道:“丈人放个屁,快马向西去。快马回来了,屁还没散去。”

    ……

    五太太话还没说完,众人哄得一声笑了起来。

    四太太笑得尤其厉害,东歪西斜的,手里的酒水全倒在了五太太的衣襟上,半响后方停了下来,笑道:“五弟妹,真是不好意思,回头赔你一件。”

    五太太看了看衣服上的水渍,笑道:“四嫂的话我可记下了,明儿就上你那取去。”

    薛太太忙笑道:“先去我那换件衣服吧,我前儿刚做了一件宝蓝色的对襟褙子,还没上身,我跟你过去换。”

    五太太忙止住她,“二嫂,派个丫鬟陪我过去得了。”

    大太太也笑道:“五弟妹过去了,你也过去了,我们还玩什么。”

    薛太太想了想,丢下大太太和四太太也不好,因为姜嬷嬷刚从扬州回来就告假了,只得吩咐文末领五太太过去,自己又坐了下来。

    四太太眼珠子一转,站了起来,笑道:“都是我不好,我跟五弟妹过去吧。”未等薛太太等人说话,又吩咐方氏,“你不用跟过来了,看好蝓哥儿。”说完扶着丫鬟的手,刚走不远,突然身子一抖,连同扶着她的丫鬟一起摔到在地。

    众婆子忙扶起她。

    四太太脚一着地,忙“哎呀”地叫了起来,估计是扭到脚脖子了。

    薛太太忙让婆子准备软轿,又打发人去请大夫。四太太强笑道:“这中秋节的不用费这么大的周折了,先涂点跌伤药,明天再计较吧。”

    薛太太见她还能站得起来,料想不是很严重,也实在不愿在这佳节劳师动众,回头看了看宝钗和薛蟠两桌子的孩子,自己不好走开,让周嬷嬷跟着去照顾。

    虽然四太太和五太太带着小半的丫鬟婆子走了,但水榭里的气氛仍然很热闹。

    欢笑声、劝酒声、吆喝声……把八月十五团结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后面发生的悲剧,宝钗对这个自穿越后举办的第一个隆重的中秋宴还是很满意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