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两岁娃顽皮治愈己病 七岁童逞能竟成神医(1)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章 两岁娃顽皮治愈己病 七岁童逞能竟成神医(1)

    李时珍七岁那年秋天,其父李言闻送他到蕲州城最好的学堂里去读书,那家学堂的斋号叫“启醒堂”。

    蕲州城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的北岸,始建于南北朝,历史悠久。而蕲州的名字却源于南宋。据史料记载,蕲州城周长九里三十三步,有城门六座,城高一丈八尺。相传,蕲州历史上有九十九座庙宇,九十九座牌坊,九十九眼水井。这座神奇的小城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和官宦人家,也吸引了那些没有登上皇位的龙子龙孙们,连赫赫有名的荆王府都建在了蕲州城里。

    蕲州有史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北周始,这里一直是州、路、府、县设置之处。蕲州城墙全为石砌,建在凤凰和麒麟两山之间。东北的麒麟山气势恢弘,远远望去,像一只可爱的麒麟卧在那里,观望着蕲州这块风水宝地;在城的西南方,凤凰山如同一只五彩凤凰,展开双翅,站立在那里,欲飞远天。凤凰山和麒麟山上均是古树参天,花草茂盛,山上的古迹都有千年历史。凤凰山上有“凤山寺”,始建于隋唐,而麒麟山上的“玄妙观”则建于北宋,之后又迁至东城门外。两山之上楼台和亭阁比比皆是。相传,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来过这里,李白曾在凤山寺外的千仞亭上饮酒三杯,大呼:天下美景在蕲州也!

    人们都说,蕲州人和这两座山有千百万年的缘分,这两座山就是来保佑蕲州人的。

    蕲州城三面环水,临江而筑,城东面的雨湖,方圆三十余里。雨湖多堤,堤上浅桃深杏,千花万树。到了夏天,岸边芙蓉娇美,湖上禽鸟戏水,藕花菱角,风烟如画。许多采莲的姑娘在湖中隔雾呼船,游水打桨,好生自在。雨湖盛产鱼类,最可人的便是雨湖的武昌鱼、鲫鱼等。雨湖的鲫鱼“脊背草青,腮边金黄”,肉质可口而鲜美,大者三斤有余。难怪蕲州人说,生在雨湖边,不必下西湖!

    蕲州人把蕲竹、蕲艾、蕲龟、蕲蛇称为蕲州的四宝。人们说,有了这四件宝贝,蕲州人就世世代代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瓦硝坝村就在蕲州城东门外,那是李时珍的出生地。李家累居蕲州已有数代人了。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五月的一天,李言闻出诊后从十几里外的水家庄往家赶。晌午来临,火辣辣的太阳照得头皮发烫。李言闻找到一棵大榕树下喝了几口水,想坐下歇一会儿继续赶路。他又热又累,背靠大树闭眼打起盹来。朦朦胧胧之中,李言闻眼前飘来一片祥云,一位布衣使者从天而降,走到他眼前。李言闻起身施礼,问先生哪里人氏?有何指教?那人垂手合十道,在下姓雷,名雷敩,乃黄帝之臣,上古人氏。李言闻道,原是雷公到此,甚幸,甚幸。雷公道,路过此地,向先生进上一言,一个时辰之后,有一天地之圣人降生在蕲州城外东方,其将治病救人于天下。说罢,便转身去也。待李言闻急呼雷公老神仙时,那人已经无影无踪。李言闻突然醒来,不知是梦是真。他稍稍愣神,便起身朝家走去。这梦在他头脑里只是一闪而已,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记。

    李言闻是申时初刻到家的。在村口,就有人向他报喜,说他家又生了一个男孩。待李言闻走进家门时,接生婆正在院子里洗手,见到李言闻,说李言闻来的正是时候,他儿子刚生下二刻,此时都已收拾干净,他可以进屋看儿子了。李言闻高兴得连连搓手,真是天大的好事,自己又有一个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