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7)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四章 少年秀才乐极入大狱 知府大人悲哀鬼剃头(7)

    此时的马知府只好依着李时珍了。不知为何,他就是相信李时珍,相信李时珍能治好他的病。他心里也说不清其中的缘由,总感觉这孩子不是凡人,是个极有悟性的奇异少年。只要能治好他的病,他什么都听这个小秀才的。

    转天早上,李时珍被一顶大轿抬出府衙。四个轿夫和一个随轿的衙役,一共五人。李时珍坐在轿上,轿帘低垂,窗帘半掩,俨然一位少年得志的新官小老爷。他吩咐轿夫出蕲州北门,朝北一直走,走上十里再说。四个轿夫谁也不敢偷懒耍滑,抬着李时珍悠悠地往北赶,像抬着马知府一样。李时珍一路上哼着家乡小调,那个随轿的衙役也跟着哼着,李时珍一听就知道这衙役也是蕲州人,便对他有了几分亲近之感,和他搭起话来。那衙役告诉李时珍,马知府早上一再叮嘱,路上要听李秀才的,还要他们照顾好李秀才,不得有误。所以,他们五人今天就是为李秀才当差,有不到的地方还要请李大秀才多多关照。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李时珍才让轿夫们停下来,问这里是什么地方。随轿的衙役说,已经走出十四五里了,这地方叫大柳庄。李时珍问,离北小镇还有多远?随轿的这才听懂,说那北小镇是个有名的药材集散地,离蕲州城十八里,再走上三四里就要到了。李时珍说,接着往前走,到北小镇招呼一声,到那里再说。

    说话间,北小镇到了。

    在一家店铺前,李时珍吩咐停轿。随后,他走下轿来,走进店铺里。不一会儿,当他走出时,便吩咐随轿的衙役付给店铺二两银子。衙役照做了,然后请秀才上轿,打道回府。

    当李时珍回到府衙之后,马知府看着这包抓来的青色草药直摇脑袋,他问李时珍此药何名。李时珍说,此药植于北方,乃树上所生之物,现在还不是说出名字的时候,待日后定会告诉知府大人,还请知府大人海涵。

    马知府无言可对,问另一味药为何没有买来。李时珍说,那是一味水中之药,在药铺里是买不到的。知府问,那到哪里去买?李时珍神秘地一笑,说那味药也须学生亲自去取,但要备好几样东西才行。马知府让李时珍说出准备之物。李时珍说,其实,这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很简单,花不了二三两银子,也费不了多少力气。学生只需小船一条、大口的坛子一个和抄网一张,但抄网要那种密实的,网眼儿大的不行。马知府说,这有何难?你在哪里行船?李时珍说,就在雨湖之中。雨湖中有一片荷塘,我把船划到那里,药就能取到了。

    次日,李时珍行船来到雨湖的荷塘里。荷塘在荷花堤东面,方圆三百余亩,是雨湖里最美丽的一片水域。正值晌午时分,夏季的太阳升得老高,但不炎热,阳光照在李时珍的船上,金光闪闪的。李时珍划着一条小船,向荷塘驶去,绿水清风,荷近香浓。闭上眼睛,如同寻香嚼蕊一般,醉倒了船上的少年。李时珍的船在荷塘里收了船桨,他开始蹲在船边,手持抄网,在水中寻找一种小小的东西,那就是青蛙刚刚产下的一只只小蝌蚪。那蝌蚪都是黑色的,大大的头,长长的尾,那尾巴一摇一摆的很是可爱。刚刚抄了几网后,李时珍不知何故又不忍心抄这些蝌蚪了。他觉得这些小小的蝌蚪也是生灵,就像人活一世,从春到冬,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历程,人不该扼杀了它们。但是,他的心很快就平静下来。他从小就受爹的耳濡目染,他以为,世间万物,都是以生命为中心的,这生命首先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大于一切。他从小就在这荷塘里玩耍,用抄网打捞这里的蝌蚪,然后把它们吞进肚里。都说这蝌蚪性寒,可以解热毒,利水气,若三月三日用水吞之,还可不生毒疮。而今日,他打捞这些蝌蚪是为了治马知府头上的白发,还有那白须。李时珍在船上捞了很多,大约捞了几百只。他把这些蝌蚪用抄网从水中抄起来,将水抖尽,把抄网一翻,把蝌蚪倒进坛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