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五章 药商药托儿同唱大戏 神参上党参却是汤参(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五章 药商药托儿同唱大戏 神参上党参却是汤参(5)

    闽南人听后一个激灵,先让自己的佣人收回了银子。他看看眼前的这个少年,问何以见得。李时珍看了看钱老板说,刚才钱老板说的那个挖参的故事听着有些耳熟,忽然想起,那大概是隋朝的故事吧,怎么会发生在你钱家宅院后面?闽南人问,此话怎讲?李时珍说,钱老板讲的挖参的故事出自《广行五记》之中,很精彩也很神奇,但那是一千年前的事,在隋文帝时代,而非当今。不错,上党参是天下最好的参,但是钱老板手中的这棵参却是例外。这棵参乍一看是极品,细看却是有其形而无其神,有其貌而无其魂也。周围的人们都不解,让这个少年继续说下去。李时珍说,人参在地下年深日久而成,吸收土地之精华,是最有神色和气味的。众人请看,那钱老板手中的参则神色皆无,看不出一点精气神也!方才我走近嗅了嗅,原参应当是余味无穷的,但它不是,非但索然无味,还透着一股淡淡的水腥味。看来这参不是原参,而是汤参也!

    闽南人问,什么叫汤参?李时珍说,汤参就是用过之参,那参中的汁液早已被人泡酒泡水饮之,黑心人又将其晒干,用来卖钱,这参岂不就如同草根树根一样,无任何用处了?

    你如何断定这是汤参呢?站在李时珍身边的阔少爷和那官人几乎同时厉声质问李时珍。

    李时珍不慌不忙地说,上党参是人参中最好的品种,二人同行,口含上党参者行至三里五里气息平和,无事一样;而未含此参者则气喘吁吁,不能自已。两位可要试上一试吗?

    生意没有做成,钱老板身子颤抖了几下,头一歪,栽倒在药摊儿上,似乎不省人事了。人们都哄了起来,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李时珍在混乱之中扬长而去。

    李时珍没有想到,他前脚走,后脚就有人远远地瞄上了他,并且一瞄到底,一直瞄了十几里,瞄到了蕲州城。在蕲州城里,转眼的工夫,李时珍就没了踪影。

    这瞄上李时珍的伙计名叫丁二,此人一脸络腮胡子,宽肩大个儿,虎背熊腰,是钱老板手下的亲信。此时他跟丢了人,回去无法向老板交待。丁二正急得火烧火燎时,恰逢迎面一步三晃走来的冯玉山的哥哥、冯家大少爷。这二人在赌场上有过几面之交。冯大少请丁二到对面的酒馆里喝酒。丁二没有推辞,说恭敬不如从命,应了。

    酒过三巡,丁二便说起钱老板卖人参的事。丁二心眼儿多,他虽醉了三分,却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说,他主家那上好的人参都要卖出去了,却让一个十六七岁的书生搅了局,气得他主家差点儿背过气去。冯大少喝的比丁二多,他说这蕲州城里的人还没有他不认识的,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泼皮无赖,他冯大少不敢说都能叫上名来,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丁二说,那我可遇上贵人了,只好请教大少爷了。

    酒喝的多,话也自然多起来。丁二又说起上午的事,说这事真是蹊跷,这蕲州城里竟有这样精通草药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少年。冯大少问,长的什么样子?丁二说,宽额亮目,眉梢过眼,那长相倒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倒是他那口才,真有几分天赋。他不但通医懂药,还懂得甚多,一看就是读书之人。说这小子竟眼巴巴地砸了他们的生意。

    冯大少道,你说他是蕲州人,有何凭据?

    丁二说,我亲眼看见他走进蕲州城的,而且还在花市里逛了好几圈儿。就是眨眼工夫不知钻进哪里了,真是该着我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