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六章 黄芩汤冲淡为官之梦 何首乌敲开巡抚大门(5)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六章 黄芩汤冲淡为官之梦 何首乌敲开巡抚大门(5)

    但是,三天之后,李时珍却变了卦,他又找到马知府,说那巡抚大人的病也没什么了不起,他可以前去试试,看看能否治好。马知府闹不懂李时珍究竟是怎样想的,问他为何几天后又改变了初衷。

    李时珍说,大凡一种疾病都有其病理。想那巡抚大人的病定是一种奇症,他觉得好玩,要亲眼看看那病是个什么样子。马知府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巡抚大人乃大明从二品高官,论级别仅次于京城各部院的左右侍郎和总兵。他让李时珍考虑好了,要做好准备才是,万万不可办砸的。李时珍不以为然地一笑,说道,请马大人把心放在肚子里,这病虽是奇症,但知其病因后对症下药便可医治。知府大人不要顾虑太多。

    马知府见李时珍把握很大,便问他给巡抚大人治病有何要求。李时珍说,要说要求还有几个,其一,不要说他李时珍是什么医生,说他只是一介秀才而已;其二,要有一个配药做药的地方,外人不可观之窥之;其三,他要在武昌好好玩上几天,去登黄鹤楼。他说他在武昌参加两次乡试都没有心情和时间去登黄鹤楼。马知府点头答应,说区区小事,这些要求都包在他身上。

    李时珍走后,马知府立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到武昌娄中阁处。

    几天后,娄中阁回信,说已和巡抚大人的幕友尔师爷提及此事,尔师爷说他要择机安排。他让马知府和李时珍本月下旬来武昌。马知府看信后大喜过望,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他马乐善会有出头之日的。

    这天,日朗风清,李时珍随马知府登上官船前往武昌。李时珍站在船头,看到深秋的长江雪浪滔滔,潮声如鼓,天水之间连成一片,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悲凉之感。他曾两次到武昌参加乡试,那两次坐的都是客船,船上都是些莘莘学子。而这一次却不同了,他坐上了官船,还与知府大人同行。一个是四品官员,一个是落第书生,一个殷勤和蔼,一个不卑不亢,而这一切只因这一个“医”字,只因他是去为巡抚大人医治奇症。他真不知道,自己日后是继续走科考之路呢,还是钻研岐黄之术,救死扶伤,解民众之疾苦。

    船到武昌之后,娄中阁已率人在岸边等候。

    当晚,李时珍和马知府就在娄中阁家中住下。这娄中阁待人热情、真诚,还有几分幽默感。娄中阁告诉李时珍,让他和马知府二人先安心住上几天,说拜访巡抚大人的事尔师爷还没有办妥,办妥之后就来通知他们。娄中阁说,那尔师爷是浙江绍兴人氏,他祖籍也是绍兴,他们算是同乡,又有几分私交,尔师爷一定会帮好这个忙的。

    次日早上,娄中阁请马知府和李时珍登黄鹤楼游玩。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上,是一座神奇的古代建筑,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有关黄鹤楼的传说很多,谁也很难一一说全。娄中阁竭尽地主之谊,向李时珍讲述着这里的故事,说仙人王子安曾乘坐黄鹤从这里经过;说费文伟驾鹤曾在这里栖息,说黄鹤楼是被装在神话故事里的。马知府是这里人,这里的景物故事早已熟知,对娄中阁的话似听非听,入耳不入脑。李时珍却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李时珍说,我读过那首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娄中阁说,那只是一首名诗而已,你知道为何要建此楼吗?李时珍答不出。娄中阁开始讲述,传说,三国时代,这里乃一百姓酒店,一姓辛之人在此卖酒。一日,蛇山之上来了一位道士,从此常来饮酒,老板不收酒钱。一天黄昏,道士又来饮酒,饮到兴致处便说,明日他就要离开此地,为了答谢慷慨的老板,他用桌上的桔皮在酒店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并题字曰: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画完就走了。几年后,那道士又来酒店,取来竖笛,奏起乐曲,只见刹那间,那黄鹤从墙壁上飞将下来,翩翩起舞。待舞到人们眼花缭乱时,那道士竟走到黄鹤身边,只身轻轻一跃,便驾鹤而去。在场的人们都看傻了眼,说这可是吉祥之兆啊!于是,辛老板便四处筹集银两,建造了此楼,取名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