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第一部分 第十四章 前门下时珍打假遇险 京城里乐善戏说为官(7)

目录:李时珍| 作者:尚志明| 类别:历史军事

    第十四章 前门下时珍打假遇险 京城里乐善戏说为官(7)

    李时珍和马大人说起孙家传的事情,由蕲州水灾说起,一直说到那日他把酒葫芦摆到孙家传眼前的事,说得马乐善一把眼泪一把苦笑的。马乐善说,此人原来是孙太医的儿子,亏了还是书香门第,竟干出这等没有良心的事来。他告诫李时珍,要时刻提防这类小人,这类小人要比狮子老虎难防多了。

    李时珍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马乐善的下官,那几人怎看出他是湖广人呢?那下官说,这也审出来了,那伙人说,他们常年在江湖上混,耳朵都特别好使,今日您这一张嘴,他们就猜出来了,所以就编出了李医生在武昌卖假琥珀的故事。

    李时珍听罢长吁一声,似笑非笑道,真是小瞧他们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几个字倒叫这伙江湖骗子抢先用上了,还用得头头是道。

    那下官接着说,那伙人从头至尾都招了,他们曾结伙到许多省里府里行骗,用琉璃假充琥珀,这假琥珀是专门找武昌城内的一个琉璃工匠做的,而那琉璃之中的小虫之类的东西都是精心做到里面的,看上去栩栩如生,骗了不少人,也发了不少不义之财。这伙人狡诈得很,只要碰到有人要戳穿他们,他们就按事先设计好的计谋,反咬一口,说你才是卖假琥珀的骗子,几个人一起咬死你。然后,死拉活拽地送你去见官,待走到偏僻之处时,就一拥而上,把你打翻在地,打得你鼻青脸肿,再把你洗劫一空,扬长而去。不知为何,今日在这京城之地却栽在了李医生的手里。

    李时珍拍了拍脑门儿,说他这脾气总是这样,看见坑蒙拐骗的事就心痒嘴欠,不去揭穿了就迈不动腿,走不动路,浑身难受。看来这辈子是改不了了。

    李时珍猛然想起了什么,他看着马乐善的头发说,时珍只顾与大人闲聊,却忘了问大人的安康,大人的头发这些年生得如何?马乐善说,还说呢,自打贤弟给我用那种方法染发之后,我便记住了,本想隔上半年一载的就染上一两次,谁知它从此就没有生过一丝白发,总是漆黑如墨,说着便摘下头上乌纱,露出黑发来。李时珍也站起身来敬马乐善一杯酒,说那也是他少年气盛,用了先人的偏方,其实,能治白发的方子很多,有的效果还好。马乐善说,不用了,有这方子他就足够了。

    酒过几巡,李时珍有些醉意,他看着马乐善神秘地说,大人年逾花甲,依然黑发满头,此乃肾气旺盛,实为可喜之事。其实,世上最好的染发药物在这里。说着,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窝。马乐善没有听懂李时珍的话。李时珍解释道,在于自己的心理平衡和心理调节,这里平衡了,头上自然就是黑的;这里失衡了,头发自然就变成了白的,白得如霜如雪,甚至会变成一方不毛之地。马乐善细心地听着,说这是不错的,我这些年来心理平和,悟出胜败乃兵家常事之道理,所以头发才长成这个样子,这还要感谢贤弟你啊!

    马乐善问李时珍日后有何打算,李时珍说不知道。 马乐善又对李时珍说,太医院里有事他还能够帮上忙,他的几个官场同行和太医院的几个太医都是好友,都有交情。李时珍谢过马大人,说用不着,李时珍靠自己的医道在太医院里做事,今日看得上我,我今日做,明日看不上我,我就打点衣物回蕲州去,蕲州比京城还好。

    黄昏时分,马乐善派马车将李时珍送回了太医院。走时,他告诫李时珍,在太医院里供事要十二分小心才是,眼要总睁着,耳要总支着,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可有一丝的莽撞。李时珍谢过马大人,说他记住了这些忠言,让马大人自己多多保重。马乐善红了眼圈儿,和李时珍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