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月才堪

目录:寂寞空庭春欲晚| 作者:匪我思存| 类别:历史军事

    过了五月节,宫里都换了单衣裳。这天皇帝歇了午觉起来,正巧芜湖钞关的新贡墨进上来了。安徽本来有例贡贡墨,但芜湖钞关的刘源制墨精良,特贡后甚为皇帝所喜,此时皇帝见了今年的新墨,光泽细密,色泽墨润,四面夔纹,中间描金四字,正是御笔赐书松风水月。抬头见琳琅在面前,便说:取水来试一试墨。

    侍候笔墨本是小太监的差事,琳琅答应着,从水盂里用铜匙量了水,施在砚堂中,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浸泡稍软后,才逐渐地加力。因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重磨,恐伤砚面。皇帝不由微微一笑,那烟墨之香,淡淡萦开,只听那墨摩挲在砚上,轻轻的沙沙声。

    皇帝只写了两个字,那墨确是落纸如漆,光润不胶。他素喜临董其昌,字本就亢气浑涵,多雍容之态,这两个字却写得极为清峻雅逸。琳琅接过御笔,搁回笔搁上。皇帝见她连耳根都红透了,于是问:你认识字?宫中祖制,是不许宫女识文断字的。她于是低声答:奴才只认得几个字。那脸越发红的火烫,声音细若蚊蝇:奴才的名字,奴才认得。

    皇帝不由有些意外,太监宫女都在暖阁外,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便将那张素笺折起,随手夹到一本书中,只若无其事,翻了算学的书来演算。

    他本长于算学,又聘西洋传教士教授西洋算法。闲暇之时,便常以演算为练习。琳琅见他聚精会神,便轻轻后退了一步。皇帝却突兀问:你的生庚是多少?

    她怔了一怔,但皇帝问话,自是不能不答:甲辰甲子戊辰皇帝廖廖数笔,便略一凝神,问:康熙二年五月初九?她面上又是微微一红,只应个是。皇帝又低头演算,殿中复又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皇帝手中的笔尖,拖过软纸细微有声。

    交了夏,天黑的迟,乾清宫里至戌初时分才上灯。李德全见是叫去,便欲去督促宫门下钥,皇帝却踱至殿前,只见一钩清月,银灿生辉,低低映在宫墙之上,于是吩咐:朕要出去散散。

    李德全答应了一声,忙传令预备侍候。皇帝只微微皱眉道:好好的步月闲散,一大帮子人跟着,真真无趣。李德全只得笑道:求主子示下,是往哪宫里去,奴才狗胆包天,求万岁爷一句,好歹总得有人跟着。

    皇帝想了一想:哪宫里都不去,清清静静的走一走。

    因皇帝吩咐仪从从简,便只十数人跟着,一溜八盏宫灯簇拥了肩舆,迤逦出了隆福门,一路向北。李德全不知皇帝要往哪里去,只是心中奇怪。一直从花园中穿过,顺贞门本已下钥,皇帝命开了顺贞门,这便是出了内宫了。神武门当值统领飞奔过来接驾,跪在肩舆之前行了大礼。皇帝只道:朕不过是来瞧瞧,别大惊小怪的。

    统领恭恭敬敬嗻了一声,垂手退后,随着肩舆至神武门下,率了当值侍卫,簇拥着皇帝登上城楼。夜凉如水,只见禁城之外,东西九城万家灯火如天上群星落地,璀璨芒芒点点。神武门上本悬有巨制纱灯,径圆逾丈,在风中摇曳不定。

    皇帝道:月下点灯,最煞风景。便顺着城墙往西走去,李德全正欲领着人跟着,皇帝却说:你们就在这里,朕要一个人静一静。

    李德全吓得请了个安,道:万岁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太皇太后若是知道了,非要奴才的脑袋不可。这城墙上虽平坦,这月色也明亮,但这黑天乌夜的

    皇帝素来不喜他罗唆,只道:那就依你,着一个人提灯跟着吧。

    李德全这才回过味来,心中暗暗好笑。转过身来向琳琅招一招手,接过小太监手中的八宝琉璃灯交到她手中,低声对琳琅道:你去替万岁爷照着亮。

    琳琅答应了一声,提灯伴着皇帝往前走。那城墙上风大,吹得人衣袂飘飘。越往前走,四下里只是寂静无声。唯见那深蓝如墨奠上一钩清月,低得像是触手可得。皇帝负手信步踱着,步子只是不急不缓,风声里隐约听得见他腰际平金荷包上坠子摇动的微声,那风吹得琳琅鬓边的几茎短发,痒痒的拂在脸上,像是小孩子伸着小手指头,在那里挠着一样。她伸手掠了一掠那发丝,皇帝忽然站住了脚,琳琅忙也停下来,顺着皇帝的目光回望,遥遥只见神武门的城楼之上灯火点点,却原来不知不觉走得这样远了。

    皇帝回过头来,望了她一眼,温和的问:你冷么?

    琳琅不妨他这样开口相询,只道:奴才不冷。皇帝却伸手握住她的手,她吓得一时怔住,好在他已经放开,只说:手这样冰凉,还说不冷?伸手便解开颈中系着的如意双绦,解下了明黄平金绣金龙的大氅,披在她肩头。她吓脸色雪白,只道:奴才不敢。皇帝却亲自替她系好了那如意双绦,只淡淡的道:此时不许再自称奴才。

    此即是皇命,遵与不遵都是失了规矩,她心乱如麻,便如一千只茧子在心里缫了丝一般,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思忖起。皇帝伸出了手,她心中更是一片茫然的凌乱,只得将手交到他手中。皇帝的手很温暖,携了她又缓缓往前走,她心绪飘忽,神色恍惚,只听他问:你进宫几年了?

    她低声答:两年了。皇帝嗯了一声,道:必然十分想家吧。她声音更低了:奴才不敢。皇帝微微一笑:你若是再不改口,我可就要罚你了。

    她竦然一惊,皇帝却携她的手走近城垛之前,道:宫里的规矩,也不好让你家去,你就在这里瞧瞧,也算是望一望家里了。

    她一时怔住了,心中百折千迥,不知是悲是喜,是惊是异。却听他道:今儿是你生辰,我许你一件事,你想好了就告诉我。是要什么,或是要我答应什么,都可以告诉我。

    那风愈起愈大,吹得她身上那明黄大氅飘飘欲飞,那氅衣尚有他身上的余温似的,隐约浮动熟悉却陌生的龙涎香香气。她心底只有莫名的惊痛,像是极钝的刀子慢慢在那里锉着,那眼底的热几乎要夺眶而出,只轻轻的道:琳琅不敢向万岁爷要什么。

    他只凝望着她,她慢慢转过脸去。站在这里眺望,九城之中的万家灯火,哪一盏是她的家?他慢慢抬起手来,掌中握着她的手,那腕上一痕新伤,却是前不久当差时打翻了茶碗烫的。当时她煞白了脸,却只问:万岁爷烫着没有?

    犯了这样的大错,自然是吓着了。当时却只觉得可怜,那乌黑的眼睛,如受惊的小鹿一样,直叫人怦然心动。

    她的手却在微微,倒叫他有几分不忍,但只轻轻加力握了一握,仍旧携着她向前走去。她手中那盏八宝琉璃灯,灯内点着的烛只晕黄的一团光照在两人脚下,夜色里那城墙像是漫漫长道,永远也走不尽似的。

    李德全见那月已斜斜挂在城楼檐角,心里正暗暗着急,远远瞧见一星微光渐行渐近,忙带了人迎上去。只见皇帝神色淡定,琳琅随在侧边,一手持灯,一手上却搭着皇帝那件明黄平金大氅。李德全忙接过去,道:这夜里风凉,万岁爷怎么反倒将这大氅解了?替皇帝披好系上绦子。神武门的宿卫已经换了直班,此时当值宿卫统领便上前一步,磕头见驾:当值宿卫纳兰性德,恭请皇上圣安。

    皇帝见是他,便微笑道:朕难得出来走一趟,偏又遇上你。今儿的事可不许告诉旁人,传到那群言官耳中去,朕又要受聒噪。

    纳兰应了是,又磕头道:夜深风寒,请皇上起驾回宫。

    皇帝道:你不催朕,朕也是要走了。忽一阵风过,那城楼地方狭窄,纳兰跪着离皇帝极近,便闻到皇帝衣袖之间幽香暗暗,那香气虽淡薄,但这一缕熟悉的芳香却早已是魂牵梦萦,心中惊疑万分,只是一片茫然的惶恐。皇帝却没有留意,由众人簇拥着下楼去,纳兰只觉淡青色衣角一闪,袅袅幽香,直如梦境一般。那步态轻盈,至他面前微一凝滞,旋即从他面前过去了。

    他至城楼下送皇帝上肩舆,终于假作无意,眼光往宫女中一扫,只见琳琅脸色雪白,面上的神气怔仲不宁,倒似有一腔心事似的,他不敢多看,立时便垂下头去。李德全轻轻拍一拍手掌,抬肩舆但监稳稳调转了方向,敬事房但监便唱道:万岁爷起驾啦声音清脆圆润,夜色寂廖中惊起远处宫殿屋脊上栖着的宿鸟,扑扑的飞过城墙,往禁城外的高天上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