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2 以血补血太伤人

目录:带个星系来修仙| 作者:老汉拉车| 类别:武侠修真

    人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这是一生下来就由上天注定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命数.命数有长有短,有的能活到一百多岁,有的只能活到六七十岁,似乎是不可改变的.

    但民间又有续命之说,也有吃了灵果可以延寿益年的,还有临死之人用百年老人参来吊命的,这是何故?

    答案很简单,逆天而行!

    所谓的修真之人,就是逆行修仙.既然上天给每个人的寿命是有一定限额的,而修道之人的偷天改命,就是增加自己的命额数.

    命额并不是一个无意义的枯燥数字,它是一种深入血肉,灵魂的生命特征,早在你降生之际已经确定,它决定着你的生命长度.人之所以为人,赖于体内有血气的运行,血滋养**,气滋养灵魂,两者缺一不可,方为活人.

    瘫痪在床而头脑清醒的人,是灵气通畅而血脉堵塞;身强力壮而痴傻之人,是因为血脉通畅而灵气堵塞.

    修道之人,外炼皮肉筋骨,内修血脉灵气,所以身体强健,绝少生病;如果能逆修精元,保持体内阴阳平衡,就能延长寿命.但是,无论怎么修炼,还是无法更改整个人类的基本命数——五百年.

    五百年,这是普罗大众的终极种族命数!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一惮出这个命数,就会有天劫来临.天劫实际上并非劫难,而是一个机会,只要通过它的考验,就可以改变种族命数,跃升到更高层次的命数.

    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很少有人能活到看到天劫的那一年,主要是因为血气的损耗.特别是疾病,对人的元气消耗极大;患病多年的人,常常会因为元气耗尽而死亡.

    说来说去,似乎越说越不清楚.

    这与闻人目前的假死状态,又有何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大家所熟知的《暗黑》游戏中,人物会有具体的生命值与魔力值显示.正常的杀怪升级,会让生命值与魔力值稳定增长,不会出现亏损现象.这就相当于修真者通过一步步的修炼,让生命不断延长,让元气不断增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通常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

    而如果是得到的额外点数,加到基本属性上,导致生命值上限的增长,却会生命值与魔力值的上半截出现真空的现象.这就相当于闻人目前的情形,通过接受众人的跪拜,得到大量的念力,从而瞬间增加了命值,导致气血缺乏的假像.

    一个人的气血供应,是根据天生的命数匹配的.命值突然大幅增加,原本的气血就显得大大减少,不足以供养全身及大脑.所以,闻人假死.

    人常说"活人接受跪拜会折寿",就是因为大量的念力虽然让他的命值增加了,但他不懂得加强自己的气血供应来配合命值.长期的气血不足,自然活得不久.

    闻人昏死过去,一缕残念进入中丹田,虚弱地向三星原求助.

    这三个老家伙久别重逢,聊得开心,竟然完全没有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事.听到闻人弱弱的声音,这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

    老金埋怨道:"你这个家伙,问也不问我们一声,就贸然接受众人的跪拜,真是不知死活!幸亏这次念力并不多,加上你之前气血浮躁,所以才让症状早现;假如积累到上千的念力再发作,你连一缕残念也无力操控,那就真的死翘翘,任谁也无边回天!"

    闻人无力反驳,郁闷地说:"那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尽快补足气血呗!你气海当中灵力充足,又有灵光期的金丹,气倒是足够用,只要你催动真气,把体内的大小经脉一一行遍,自然会清醒过来.不过,若有恢复气力与活力,还得补血."

    闻人一听此言,自然先清醒再说.当下就用残念来引导体内元气运行,谁知一试方知极为艰难.以前运功行气的时候,是采用呼吸吐纳之法,以外在的气息来带动体内元气的运行.如今他气若游丝,根本连呼吸都无法控制.

    假如把经脉比作河流,元气比作帆船,那么外来的气息就如同劲风,可以让帆船快速航行;如今风力微小,帆船沉重,只能依靠双手划桨来推动,速度之慢,用力之艰,可想而知.

    更何况,随着他命值的增加,体内的经脉变得更宽,穴位变得更阔,气海变得更大,他必须催动更多的元气,才能把经脉充满.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命值的变化与元气运行的需要,全身的血脉也变粗变强,血液的代谢速度也要更快.所谓气随血行.但这时候,原先的血量在粗大的血脉中显得更少,代谢速度仍是从前那样.这更增大了元气在经脉中运行的难度.

    闻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知用了多久时间,才勉强完成了大周天的循环.头脑重新恢复清明,艰难地睁开双眼.

    一直侍候在床侧的,不是别人,当然是邹雪影.看她坐在床边,双臂撑头,两个黑眼圈,也不知熬了多久?此时,她虽然强撑着眼皮,可双眼无神,闻人醒来她也没有发觉.

    "影儿,影儿……"闻人轻声呼唤了两声.

    雪影.[,!]打了个激灵,清醒过来,盯着闻人看了一会,方柔声道:"对不起,我是不是又睡着了?老是梦见你醒来,可你什么时候才会醒呢?看着你一天天枯槁下去,让我的心都碎了……"她哽噎着说不出话来,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别哭,别哭了……我是真的醒了."闻人轻声安慰.

    雪影愣了一下,止住了眼泪,又仔细看了看闻人,从发髻上取下一根银针,往自己的手臂上用力一刺,疼得她"哎呀"一声,血流了出来.闻人心疼地看着她,却无力阻止,他此时连说话都难.眼看着雪影虚弱地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门口,叫道:"明翠,你进来一下."

    一个姑娘走了进来,看到床上的闻人睁开了眼,惊喜地叫道:"呀,真人醒啦!"

    "原来是真的."雪影扶着椅背坐下来,"你快去通知族长他们."

    明翠姑娘飞快跑走了.雪影看着闻人,苍白的脸上绽出了笑容:"你终于醒了.知道吗,你已经昏死过去三天了,连呼吸也没有,大夫们都说你已经……只有我,我们坚信你还活着,你……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闻人宽慰她道:"我……没事,可能太累了,过几天就好了.辛苦你了,这几天都没睡吧,快去休息吧!"

    "我好好的,不累,能陪在你身边,我心里很高兴,平时咱们都没时间单独在一起……"说到这里,雪影低下了头.

    "对不起."闻人有些愧疚.

    ……

    老金此时已经从老刀与绿水的口中得知闻人与邹清影的关系,听到这里,不由笑道:"老刀,是不是你和绿水老是从中搅活,害得人家小口子不能在一起亲热."

    老刀叫道:"胡说,我是最喜欢看热闹的,怎么会搅人好事!"

    绿水也忙道:"我也没说过什么呀."

    闻人心道:"别吵了.是我自己放不开.总觉得你们在旁边看着,不好意思."

    "你还难为情呀,以前带我的时候,还不是照样偷窥,吃豆腐?"老金奇道.

    老刀与绿水一听,都纷纷向老金打听.

    闻人忙阻止老金泄密,郁闷地说:"那都是老早的事了,那时候你十天半个月也不说一句话,我老是忘记你的存在."

    其实,他从小就与老金待在一起,那时候年少无知,做什么坏事也不忌讳,老金等于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他也习惯了老金与自己一体的感觉.后来的绿水与老刀,与他相处时日尚短,和老金相比,关系自然疏了一些.

    ……

    族长与邹星河很快赶来了,还带着族医黎三叔.

    邹雪影让到一旁,让黎三叔为闻人把脉.

    "虽然不知真人所患何病,但从脉象来看,他现下的气血极为虚弱,待我开一幅方子给他服用."说罢,在茶几上铺开方纸,提笔挥毫.

    雪影在旁边看着,轻念出声:"十龄野参50克,东阿犀胶50……茯苓……桂圆……当归……黄耆……川芎……"

    闻人一一听在耳中,心道:老刀的混沌空间里也有不少稀奇药草,不知管不管用?

    老刀冷笑道:"这老医生下得一味好猛药,恐怕你吃下去,连这半条命也没了!"

    闻人急道:"那怎么办?"

    老金道:"得减!"

    "得减?"闻人没留神把心里话说出了声,正在开药的三叔闻言停下了笔,不解地望着他,认真地问:"为何要减?如何减?"

    老金回应闻人的疑问,道:"减成十分之一量,每日一副,喝上半年,你差不多就可以起身了."

    "啊?!"闻人惊道,"那还要得?半年之久,什么事都耽误啦.我下月初一还要召开比试大会呢,三个月后还得回仙界哪!"

    黎三叔见闻人不回话,只瞪着眼发呆,又问了一遍.

    "你等等,让我再问,不,再想一下."闻人道.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疑惑不已:闻人什么时候会看病了?

    老刀道:"八弟你傻呀,有现成的简单方子不用.他现在是气足血虚嘛,直接以血补血,不是既方便又快捷!"

    老金没作声.

    闻人对等待的黎三叔迟疑着说:"用中药见效太慢,恐怕得以血补血……"

    黎三叔吸了一口凉气,沉然道,"这方子的确是见效快."

    "以血补血?什么意思?"族长问道.

    "以活人之鲜血为药,直接让病人服用."三叔说完,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魔族之所以强悍,就是拥有特殊的血液,通常来说他们无法产生真气,所有的力量均来自于血液.失血是有伤根本的.他们的伤口愈合速度极快,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包括闻人,也惊讶出声.

    在众人吃惊之时,邹雪影已经用牙齿把腕上的伤口咬开,将手腕塞到闻人的嘴边.

    "不,不要."闻人拒绝着,可他连咬紧牙关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想把头.[,!]转开,只能任由雪影的血,顺喉而下.

    "影儿,你……"邹星河急道.

    邹雪影回头道:"爹,我愿意的.闻哥哥是咱们魔族的守护者,我不能看着他这样病下去."

    "哎呀,爹不是那个意思.你这几天过于劳累,身子虚弱,何不让其他人先……"

    邹雪影勉强浅笑道:"没事的.我很好.闻哥哥救过我的命,可我从来没有机会报答他,这一次就当成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