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东掳出兵

目录: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类别:历史军事

    招抚辽西各将领的条件,大楚方面自认为已经诚意不错了,不说祖大寿有少将军衔加伯爵爵位。

    就算是吴三桂,看在他老爹已经投楚,还写书信劝吴三桂投诚的份上,再加上吴三桂已经实际掌控了吴襄留在关宁一带万余兵力,楚军在招降书信里,对吴三桂也算是比较优待,承诺给予陆军准将军衔,男爵爵位。

    楚军对辽西各将领的待遇,其实已经不算差了,要知道当初郑芝龙投诚的时候,所获也不是是海军少将衔、镇海伯而已。

    至于幽州城里的那一票权贵们,大楚帝国可是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给他们……

    可惜,大楚帝国方面自认为给出的诚意已经算不错,然而在祖大寿、吴三桂等一票将领们看来依旧诚意太差。

    人家觉得,就算不封王,好歹你给个世袭国公吧……

    给个辽西伯也就算了,还是个减等承袭的垃圾爵位,这种垃圾爵位要之何用。

    而且最关键的是大楚帝国的招降书信里,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可以让祖大寿继续保留并率领原有的军队镇守辽西。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投过去后祖大寿估计就只能挂个虚职混吃等死了,偌大的辽西各军,大概率也是和其他各部投诚楚军的明军一样,除了骑兵和炮兵等少数技术性兵种外,其他士兵都会被裁汰继。

    不管怎么样,后续辽西各军都将会成为历史,而不是说祖大寿他们能够依仗的筹码。

    这不是祖大寿想要的,也不是吴三桂他们这些辽西将领想要的。

    祖大寿是一个标准的军阀,吴三桂他们同样也是一个标准的小军阀,你想要让他乖乖放下手中的军队,然后把生死交给别人掌控这是不可能的。

    明廷不行,东掳不行,楚贼也同样不行!

    至少,在彻底击败他之前是不可能的!

    祖大寿他们不接受招抚,同时楚军方面一路奔袭到山海关前也比较疲困,更重要的大批重炮和弹药还在后头,直接强攻山海关的话力有不逮。

    同时北上的楚军其他兵力,还分散到了宣府、蓟州各地去招降并接管长城各处防线,也不太可能给朱兴发陆军中将太多的支援。

    于是乎,朱兴发干脆也就不强攻了,就在山海关外头修筑野战防御工事,然后大大方方的驻扎在山海关外,开始了和山海关内辽西各军大眼瞪小眼的日子。

    朱兴发中将,在等待后方的重炮以及大批炮弹,也是等待第二军以及第十师等兵力稳住宣大、蓟镇等地的局势。

    不过楚军这边虽然没有强攻山海关,而东掳那边却是已经忍不住想要出兵入关了。

    锦州城外,东掳掳首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十余万抵达此地,不过并没有第一时间攻打锦州城,而是派人入城试图再一次劝降祖大寿。

    祖大寿是之前得知东掳大军袭来,进而紧急从山海关赶回锦州主持大局的,面对东掳的再一次劝降,祖大寿也好,他手底下的各将领也好,一个个都是犹豫不定。

    东掳的劝降条件自然是比楚贼好百倍千倍,祖大寿一旦投过去,对面的皇太极直接就封他为辽西王。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极还准许他继续统帅辽西各军,并邀请他随同东掳军一起,入关为明廷崇祯报仇雪恨。

    说是为崇祯报仇雪恨,但说白了就是入关争夺天下。

    这一次楚贼北伐,让东掳方面看到了入关的机会。

    在东掳等一票人看来,北伐的楚贼不过数万人而已,山海关外更是不过三四万人,己方大军十余万再加上祖大寿所部大约六万人。

    双方合兵至少二十万!

    到时候打三四万楚贼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哪怕楚贼枪炮犀利耗也能耗死他们啊!

    等干掉了这三四万楚贼后,届时武官员也不例外!

    祖大寿也好,吴三桂也好,又或者是其他辽西的文武官员们,他们也是很担心投楚过去后,这没权没势也就算了,别到最后连家产和性命都保不住……

    这,也算是三千万两的代价吧!

    但哪怕明明知道会引起这样的负面影响,但是大楚帝国的君臣们依旧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去做。

    那可是最少三千万两真金白银,其余珍玩细软大宗物资不计其数。

    为了这么多钱,楚军都敢再打一场灭国之战,区区对招降的负面影响算个屁!

    祖大寿他们和吴三桂在锦州犹豫纠结了好半天,一直到八月十七日的时候终于是做出了决定。

    已经容不得他们不做决定了,因为这会山海关已经传来急报,那些该死的楚贼已经动用重炮炮轰山海关了,这眼瞅着楚贼就要攻占山海关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决定投楚还是决定投东掳都要做出决定了,

    至于两边都不投,直接死扛,给祖大寿再多几倍的兵力和钱粮都不可能……

    锦州一线,皇太极可是亲自率兵十余万呢。

    山海关一线,如今也有楚军四万余人以及大量的重炮。

    祖大寿他们根本不可能同时抗击楚军和东掳的两面夹击。

    经过反复纠结,连夜争吵后,在吴三桂的大力支持下,祖大寿最终还是决定了投向东掳。

    当然了,这说的也不是说投诚或者投降,而是决定和东掳联手入关灭贼,为崇祯以及枉死的众多大臣们报仇雪恨。

    八月十八日早上,祖大寿率领吴三桂等一票辽西将领出城,以跪礼拜见皇太极。

    皇太极封祖大寿为辽王、吴三桂为平西王。

    随即双方联军一共二十万人开始朝着山海关日夜兼程而去。

    而此时山海关那边的两万留守兵力,已经遭到楚军猛烈炮击三天了,但是朱兴发看着远处的山海关,咬了咬牙后道:“让第一师出击吧!”

    这破地方实在不好打,易守难攻,饶是己方已经得到了一个重炮团和一个臼炮团的火力支援,但是炮击效果依旧不是很好。

    但是朱兴发已经获知东掳已经和祖大寿合流,东边有十几万大军正在从锦州一线赶来呢,根据海军通报的消息。

    对方大军此时距离山海关已经不足五天路程。

    他要在五天内拿下山海关,并构筑防御阵地,这样才能够依托山海关挡住这接近二十万大军!

    所以,哪怕是前面三天的炮击效果不明显,他也要让步兵发动进攻了,哪怕为此付出一定伤亡也在所不惜,要不然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他总不能,真的在山海关的荒郊野外里,带着不足四万兵力和对面二十万大军来一场大混战啊!

    当天,朱兴发下令第一师对山海关发动强攻,未果,死伤数百。

    次日,第十一师接替第一师,对山海关继续展开强攻,未果,死伤数百。

    第三天,陆军第二十三混成旅跨海登陆山海关,以增援第三军各部。

    第四天,朱兴发下了狠心,直接让第一师和第十一师都投入了进攻。

    足足两万多兵力,在一百多门各种火炮的掩护下朝着山海关发动联合强攻。

    当天傍晚时分……楚军第一师突击队经过浴血奋战后,成功杀上了山海关!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楚军成功夺取了山海关。

    而此时,东掳和祖大寿的联军,距离山海关不足二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