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式榴弹初登场

目录: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类别:历史军事

    臼炮的射速其实很慢的,一方面是火绳引信非常的危险,为了确保安全,开炮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否则操作不当,分分钟炸膛给你看。

    因此楚军里的臼炮部队,宁愿射速慢一些也不愿意发生炸膛事务。

    此外受限于臼炮自身的简易结构很难进行瞄准,每一次开炮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调整,要不然鬼知道炮弹会飞到那里去。

    两者结合就进一步降低了臼炮的射速。

    而精度方面就不用说了,作为超短管的臼炮,其精度实在太差,哪怕是炮手进行精心调整,也只能确保炮弹最终落在一个大概范围之内,而且这个范围还比较大。

    至于不经过精心调整就开炮,炮弹能偏离上百米远……你要知道,楚军的一系列臼炮,有效射程射程往往也就那么几百米而已。

    但是现在明军却是发现,对面楚贼打过来的开花弹不仅仅多而密集,并且准头还非常高,几乎都和实心炮弹差不多准头了。

    看着自己的阵地上持续不断的落下炮弹,一个明军参将惊慌无比:“楚贼里的开花弹为什么这么多?”

    “还有开花弹不是只能用臼炮打吗?这些楚贼是怎么用长炮打开花弹的?”

    饶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楚贼能够用长管野战炮发射开花弹,而且还打的这么快!

    而在战场的另外一侧,第十七师的炮兵团团长温继亮上校,却是看着前方不断的爆炸而露出了笑容。

    “这些新式榴弹太好用了,得向上头申请配发更多的新式榴弹。”

    “只要有足够的新式榴弹,我们的炮击强度足以粉碎任何敌人!”

    一旁的第十七师师长黄光茂则是道:“想得美,如今新式榴弹刚投产不久,等着新式榴弹用的部队多了去,我们这一次能够争取到这一批榴弹,这已经是我拼着老脸不要尽量争取的结果了,想要更多是不太可能了。”

    黄光茂作为陕西守备司令兼任第十七师师长,陆军中将,这在大楚帝国陆军里已经算是高级将领行列了,比大部分的师长军衔都要更高一级。

    楚军里,通常师长标配的军衔只有少将,不管是甲等师还是乙等师的师长都是少将。

    黄光茂能够成为中将,并不是因为他担任的师长职务,而是担任的陕西守备司令一职,他手底下除了第十七师外,还辖有一个乙等师,一个臼炮团等直属兵力呢。

    作为陆军中将的他,对军方内部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知道去年年底的时候新式榴弹就研发成功了,一同研发成功的还有一种大威力的榴弹炮,也就是十官,随即在一个副总兵的带领下整体向楚军投降。

    由此,这座抵抗了楚军数年之久的军事要塞,彻底落入楚军掌控之中。

    而且整个过程极为的迅速!

    楚军第十七师从二月十二日才从洵阳出发。

    十三日下午抵达金州城外。

    十六日发动试探进攻,肃清明军在城外的众多防御工事,堡垒。

    十七日对城池本身发动总攻,并与当天下午攻占金州城,城内近万残兵杀死督战文官后向楚军投降。

    这算起来,楚军从洵阳出发,再到拿下金州,一共也就花了六天时间。

    抛开两天的行军时间,再除开两天的准备时间,从大规模炮击开始算起,攻城其实只花了两天时间。

    只用了这么点时间就攻占了明军苦心经营数年时间的金州城,新式榴弹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新式榴弹所形成的密集炮火,楚军不可能这么快就攻占城外的众多堡垒以及工事,更不可能在总攻发起来后,直接就压制了城头敌军火力,让突击队几乎没有太大损失就登城了城墙,并随后打开城门。

    黄光茂在战后写了一份报告,除了报告金州战役的详细过程外,也重点提及了新式榴弹的实战应用情况。

    黄光茂的报告,被抄写了多份,一份送往金陵城,还有一份则是被送往了潼关前线。

    因为路途遥远,而且中途还要绕一段路,同时地形也不太好走。

    所以汉中方向的战报,哪怕通过五百里加急被送往潼关的,但是陕甘战役司令黄丁权上将,依旧只能在金州战役结束十天后才看到相关的报告。

    看完报告后,黄丁权道:“毫无疑问,随着新式榴弹的投入使用,战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金州战役里,面对敌军经营数年的要塞,第十七师在没有大量攻城重炮以及四十八斤臼炮的支援下,依旧快速攻克了该城,可见新式榴弹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

    一旁的陕甘战役司令部参谋长杨翔飞陆军少将道:“是啊,新式榴弹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