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天翻地覆 -

目录: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作者:赵亥| 类别:历史军事

    “那就好,本王可不希望,本王的部下都是一些胆小鬼之流,令人不快,哼!”十王赵皓冷哼一声,仿佛非常之不满。

    “王爷,还有别的吩咐吗?若是没有的话,小人现在就去办。”

    “没有了,你快去吧。”

    “诺。”

    ……

    此时的咸阳城附近。

    此地距离咸阳城,不过六七百里而已了。

    夜晚到来,火把无数,将此处照得灯火通明。

    这是王战嘱咐的,每个夜晚,都要将赵亥所在的行宫位置所有五里以内的范围点亮,以确保赵亥的安全。

    那些反贼刺客之猖獗强悍,已让王战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深深地吃过了苦头,因此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提防那些人的袭击。

    这天夜里,有很多人没有睡得着觉。

    有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有人坐起来看月亮,有人愁绪满腔不断。

    这些人,自然是因为赵亥没有在此次行动之中死去的那一群不安分的人。

    辰太妃就是其中一位。

    她躺在自己的创伤,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无法入眠。

    她知道,赵皓又一次失败了,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她很聪明,她非常能够审时度势,这也是她在始皇后宫呆了那么多年,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原因。

    她看清了一点,赵亥也许就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其他人无论如何,也斗不过他。

    不管是刘渊,还是他儿子赵皓,每一次都失败了。

    即使练气士说,赵亥的气数已尽,赵皓应当得登大宝。

    原本她是非常愿意相信的,但是现在,她迟疑了。

    因为她跟她儿子正在做的事情,乃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一个弄不好,就要满门抄斩了。

    这个风险实在太大,大到她难以承受,连想都有些不敢去想。

    现在从赵亥的表现来看,她一度认为,自己的儿子十王有可能已被赵亥发现了。

    赵亥现在还没有揭穿他们的目的仅仅在于,赵亥还没有掌握到足够多的证据,否则的话,他们现在恐怕已经在天牢当中了。

    这段日子以来,赵亥所展现出的胸襟、手段、谋略,都越来越让她感到胆战心惊,一度晚上做梦都被吓醒。

    现在的她,每每总是会梦到自己儿子在刑场上被砍头,齐齐人头落地的场景。

    一想起这些,她的头就止不住的痛。

    她害怕了,不再想要去攀登那举世顶点的权力,而就想要这么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

    夜已深,她披着一身金色的披风,站在窗前,心事重重。

    “不行,哀家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她忽然咬牙说道。

    “我要为赵皓他们,最后作出一点贡献和力量。”

    想到这里,她眸子闪亮。

    可随即她又想到,作为一个深宫里的女人,想要影响天下的局势,就只有通过影响男人来做到。

    可她能影响赵亥的唯一方式,就是趁着服侍的时候,对赵亥吹耳旁风。

    这让她感觉到屈辱万分。

    她双目之中目光复杂极了,内心无比挣扎。

    她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是要以这样羞辱的方式,去帮助自己的儿子。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的辰太妃,在窗子面前走来走去,似乎是有无尽的烦恼。

    她雪白的五指,拂过自己那已经历过半辈子人生的脸,感到已没有年轻时候那般光滑和软嫩了。

    美人最怕迟暮,那是她凋零的季节。

    辰太妃自然也不例外。

    在后宫呆了一辈子的她,非常明白作为一个妃子,年老色衰之后会是什么待遇。

    她对着天空幽幽的一叹,“唉,陛下所求的,不过只是一个新鲜,哪里会真的对哀家产生感情?”

    “他也不是十五六岁的纯情少年郎了。”

    “只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他对我死心塌地,那就是,诞下龙子……”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猛地发烫。

    “哀家,哀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是皇室之大丑!”

    她摇了摇头,暗骂自己有病,连忙关上了窗户。

    可她看着紧闭的窗户,心里非常明白。

    眼看着是斗不过赵亥的了,自己除了求和,还能有别的什么路可以走吗?

    ……

    第二天一早,赵亥的车队准时出发,准备回到咸阳城去。

    王战担忧赵亥的安全,特地又增加了一万五千多精锐士兵,一路护送赵亥。

    快要到达夜晚时分,车队才即将到达咸阳城。

    曹景春等留守帝都的大臣们,到门口来迎接赵亥。

    浩浩荡荡的队伍长龙,一路回到了咸阳宫门前。

    来到这里,也就证明,危险已度过了。

    赵亥让兰妃等人回去了后宫之中,又亲自去安排了慕容沁心的住处,这才拖着舟车劳顿、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承明殿里,准备批阅奏疏。

    沈公公担心赵亥的身体,连声对赵亥说道:“陛下,陛下,不可如此劳累啊!”

    “陛下应当好好休息,如此才能有利于国本!”

    赵亥摆摆手,“朕去泰山那么多天,天下又不知道发生了多少的事情,需要等着朕去批阅处理。”

    “若再休息几日,朕的案头恐怕都要堆满了。”

    “行了,朕没有事,你去忙你的吧。”赵亥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依旧还在批阅奏疏。

    一旁的沈公公多次送来兰妃亲自给赵亥做的莲子汤、酸梅汤,赵亥也忙得顾不上喝。

    沈公公看着赵亥忙碌的身影,依稀又想起了那个大一统的皇帝,他也是如此的勤劳,如此地尽力,守护着大秦的子民和江山。

    第二天一早上朝。

    赵亥在麒麟殿打着哈欠问道:“诸位爱卿,有事启奏。”

    廷尉吴楚雄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奏报。”

    赵亥摆摆手,“讲来。”

    吴楚雄说道:微臣未能将逆贼刘玉儿抓捕归案,实属无能,还请陛下责罚。

    公孙剑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身为中尉首领,兼任禁军大统领,未能及时将刘玉儿这等逆贼提前排查,导致陛下以身涉险,是臣之失,还请陛下怪罪。”

    再往后,又是七八个大臣将领站出来跪下,对赵亥请罪。

    毕竟这一次,泰山之行实在太过凶险,对方若是再丧心病狂一点,恐怕所有人都见不到赵亥了。

    到时候,大秦恐怕要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