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宁宫雍正训子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直到宫门将近落锁的时节,乾隆这才匆匆赶到慈宁宫。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见了雍正,叩头道:“儿子无能,连累皇额娘为儿子担忧,是儿子不孝之至!”

    雍正冷冷地问道:“弘历,你往景阳宫去的路上,可想过我会为你担忧么?”

    乾隆忙不迭地叩头道:“儿子一时情不自禁,思虑得不周全,请皇额娘恕罪!”

    雍正也不说“平身”,只管说道:“康熙十八年,太和殿走水。圣祖仁皇帝说:‘殿廷告灾,乃上天致警。敢不夙夜祗畏,修省厥愆。’因此诏告天下,引咎自责。不知你如今要如何修省?”

    乾隆道:“回皇额娘儿子在养心殿召见了军机大臣、内阁学士、六部堂官,商议了景阳宫走水的事情。已经传旨翰林院,草拟诏书,诏告天下。还下了旨意,在京王公大臣、文武官员,并外省大小官员,俱可上书言事。又着内务府预备重修景阳宫所需匠人、木料等项,待钦天监选定宜动土的良辰吉日,重修景阳宫。”

    雍正点头道:“这些都使得。我倒还要另外加上一项:即日起慈宁宫各项日常用度减去三成。”

    乾隆惊道:“皇额娘,这可万万使不得!儿子便是再不孝,也不敢短了皇额娘宫里的供奉!”

    雍正道:“弘历,我知道你的孝心。只是如今上天致警,你要修德自省,难道我就不要了不成?这半日我也在琢磨着,自从你登基以来,政通人和,万邦来朝,究竟为了何事使得上天如此震怒。董仲舒曰:‘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如今上天降灾于内廷,自然是后宫有上天不容的罪孽。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乾隆道:“皇额娘说的甚是。皇后为六宫之主,嫉妒寡恩,不堪母仪天下,儿子明日就召集百官商议废后。”

    雍正喝道:“胡说!自从孝贤皇后崩后,今皇后统领后宫,十年平安无事。乾隆二十二年以来,皆是令妃代理后宫事务。若是上天降罪,也是令妃之罪,若是有人当罚,也是令妃该罚。以此废后,如何服天下人之心!”

    乾隆愕然道:“皇额娘,令妃一向贤淑有德,哪里至于上天不容?”

    雍正道:“谁说就一定是后妃之过?被灾的是景阳宫,又不是后妃寝宫。这一年来,永琪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奴役姊妹,欺瞒君父,聚众劫狱,忤逆嫡母,居丧不谨,辱骂生母,纵妾行凶,拒接懿旨,桩桩件件,俱是十恶不赦之罪。那永琪还不知悔改,上天刚刚降灾示警,他又伙同小燕子跟他的额娘动手了!”

    乾隆瞪圆了双眼,用不可置信的声调说道:“皇额娘,永琪文武双全,忠孝兼备,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雍正便把永和宫李太监之言向乾隆说了一遍。乾隆长出了一口气似的说道:“果然永琪不会……”

    不待乾隆说完,雍正便打断了他,问道:“弘历,赵盾弑君的典故你可还记得?”

    乾隆道:“回皇额娘,儿子记得。春秋时晋灵公无道,致使大臣赵盾逃亡。赵盾族人赵穿杀晋灵公于桃园。赵盾还朝后,晋国太史董狐书其事曰‘赵盾弑君’。”

    雍正道:“那董狐为何说赵盾弑君,而不说赵穿弑君呢?”

    乾隆道:“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话还不曾说完,乾隆的脸色已经有些灰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雍正冷笑道:“原来你都知道,我还当你不知道。永琪乃愉妃所生之子,眼见姬妾推到自己的额娘,不去呵斥,不问伤情,不曾请罪,反倒为行凶之人开脱,殴打愉妃的人,不是永琪又是谁?本朝以孝治天下,纵妾殴母的事情,竟是头一回。我越想越怕,这慈宁宫竟是住不得了。你赶紧下旨,把雍和宫里的僧人们安置到别处,明日一早,我就搬回潜邸住去!”

    乾隆惊道:“皇额娘何至如此?这宫里上上下下,谁还敢对皇额娘不敬不成?若有这样嚣张跋扈之徒,儿子第一个便不容他!”

    雍正怒道:“我不在宫中的日子,永琪和小燕子做了多少忤逆皇后之事,你全不处置!宠得他们无法无天,连永琪的亲生额娘都动起手来了!我再不走,保不齐哪日你那些嫔妃有样学样的,闯进慈宁宫来朝我动手!”

    乾隆道:“皇额娘,儿子纵然不孝,万万不敢纵容嫔妃对皇额娘不敬,请皇额娘收回成命!”说罢,叩头不止。

    雍正道:“纵妾殴母,不如畜生!内廷的宫殿轩馆,斋堂楼阁,房子虽多,都是住人的,没有畜生住的地儿!因此我把永琪打发送到上驷院去了。因为是宗室觉罗里头一回出了这样的事情,这次的处置,便是将来的旧例祖制,不可草率。你明日且与康亲王崇恩、简亲王奇通阿、显亲王衍潢、庄亲王允禄、怡亲王弘晓、履亲王允祹、諴亲王允祕、裕亲王广禄、恒亲王弘晊、和亲王弘昼、果亲王弘瞻、顺承郡王恒昌、平郡王庆恒、信郡王德昭、理郡王弘为、淳郡王弘暻、宁郡王弘晈、愉郡王弘庆好生商议一番。”

    乾隆无奈,只得应了。

    次日一早,永璂刚去了尚书房不久,雍正就打发了太监过去,召集了师傅们传旨:皇五子永琪纵妾行凶,殴母焚宫,罪行种种,令人发指,天性凶顽,难归正路,着即日起不得再入尚书房,文武师傅亦无需前往其圈禁之所授业。

    此时尚书房的师傅们都已经知道景阳宫走水的事情了,可听了这道严厉的懿旨,心下仍旧惊骇。

    原来尚书房的总师傅蔡新前日接了雍正的懿旨,便有些为难。若只是教授五阿哥永琪倒还罢了,景阳宫里却还有个没王法的燕格格。当初小燕子也曾到尚书房上了几日的学,那些“趣事”,尚书房的文武师傅们早已无人不晓。众人心下都有些纳罕:世上不学无术的人倒是不少,可不学无术得如此理直气壮的,竟是闻所未闻。更兼那小燕子不敬师傅,张口便是甚么“师傅眼睛圆又圆,一拳过去少半边”之类,使得那些讲究师道尊严的儒者无不侧目。好在没过几日,那小燕子便挨了板子,不再到尚书房去了,众人这才渐渐消了辞官归故里的念头,继续在尚书房教授皇子。

    蔡新深知众人对那小燕子早已深恶痛绝,这趟差事不容易派出去,少不得召集一众同仁商议。果然,众人一听这话,都说自己“才疏学浅,不堪当此大任”。一番谦让之后,还是蔡新做了主意,每人一日,轮流前往景阳宫当差。

    听了这主意,这些饱学之士们都不好再说别的,当下便要商议出个先后次序。众人都知道那个小燕子是个会惹祸的,只怕过不了三天五日,就会惹出什么事情来,当下又是一番谦让,谁都不肯占先,只想把自己排在最后一位。蔡新无奈,只得出了个抓阄的法子,选定了那位姓郭的老翰林来上第一课。

    这个郭翰林再也推辞不得,只得硬着头皮接了这个差事。眼见众人便要散去,郭翰林忽然开口说道:“诸位大人留步,老朽还有一言。五阿哥如今伤着,岂能如平日尚书房里卯入申出?依老朽之见,我等每日何时入景阳宫,何时出来,讲授几个时辰,还要细细斟酌才是。”

    众人听了这话,都道“郭大人所言极是”,复又坐下商议一番。最后众人议定了,蔡新执笔,写个联名的折子,打发太监奏报与雍正。太监拿着折子去了,几位师傅在尚书房里惴惴不安的等候,唯恐被皇太后看出众人有推诿之意。不多时太监回到尚书房,说是皇太后已经准了各位师傅的章程,还派了四名侍卫跟随师傅到景阳宫,贴身保护。众人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日便是郭翰林带着四个侍卫去了景阳宫,众皇子照常在尚书房上课。不料还不曾用罢晚膳的时候,乾清门的侍卫就急匆匆的到尚书房报告说东北方向走水了。皇后的寝宫承乾宫也在尚书房的东北方向,若是承乾宫走了水,这些皇子就要立即停课去救母亲。众人不敢怠慢,赶紧打发了太监出去打探。不多时便传回了消息,说是景阳宫走水了。

    当时便有人想到了,郭翰林此时还在景阳宫内,是否会与这场走水有些干系。皇子们下了学,就有几位尚书房的师傅到郭翰林的府上,与郭翰林压惊。虽说内宫之事不便细说,众人仍旧听得明白:景阳宫这场大火是小燕子和永琪惹出来的。

    众人心里便想到,景阳宫的这份差事怕是可以免了。慈宁宫的传旨太监到尚书房的时候,众人都带了一种“果然不出所料”的心情接旨,不想听到的却是这样惊人的一道懿旨。殴母,焚宫,两条都是遇赦不赦的大罪,这是一个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的人做出来的么?所有的师傅都被这两条罪名惊呆了。//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