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求直言乾隆拒谏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尚书房的师傅们为永琪殴母而惊讶的时候,乾隆正因为大臣们的奏本恼羞成怒。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在乾隆的眼里,景阳宫的这场走水不过是小燕子天真烂漫,不曾深思熟虑的无心之失罢了,可惜满朝的王公大臣们不这么想。

    在大臣们眼里,诸如皇宫、太庙、皇陵、天坛、泰山这样的要紧地方走了水,那便是上天发了雷霆之怒,若是不再修德自省,改恶从善,只怕就要危及江山社稷了。得知景阳宫起火的那一刻,那些有资格入宫见驾的大员,赶紧放下手头事务,从四面八方奔向养心殿求见乾隆。

    乾隆满心要为永琪和小燕子开脱时,便有深通经史的大臣一一历数历史上各朝各代殿廷告灾之事,以及圣贤们对这些火灾的评价。康熙十八年的那道旨意,更是被先后赶到的大臣在养心殿里背诵了若干遍。任是乾隆心里有多少个不服气,也不敢在大臣面前说康熙当年纯属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只得按照祖宗旧例,传旨翰林院,拟了诏书,引咎自责,诏告天下。

    既然说要反思引咎,少不得还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于是又下了文武各官皆可上书言事的旨意,并召集大朝会,让王公大臣们当面进谏。这道旨意发出的时候,乾隆依旧自信满满的,自己是有道的明君,难得的圣主,哪里会有许多的差错让人指责的?

    谁知乾隆想错了。在京的文武官员,虽有许多人尚不知为何失火,却都已知道失火的是永琪住的景阳宫。大朝会上,就有众多大臣当面参奏永琪和小燕子种种不法,并暗示乾隆本人贵庶贱嫡,违背礼法,不遵祖制,危及社稷。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乾隆气得当场咆哮,便要把众人都发往宁古塔。还是康亲王崇恩、简亲王奇通阿、显亲王衍潢、庄亲王允禄、怡亲王弘晓这五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带着宗室王公极力劝谏,说是“昨日才下了旨意,令文武各官直言极谏,今日便降罪言者,示天下人以无信,未免有损皇上圣德”,乾隆这才强压着怒火退了朝。十几个太监抬着六个大箱子,跟在乾隆后头回养心殿。箱子里装满满的,都是王公大臣们因为要奏的事情太多一时不能说完而呈进的,或者因为品级不够等缘故不能参与大朝会的宗室、觉罗、官员托人代转的奏折。

    这些奏折的内容五花八门,直气得乾隆看一份摔一份。有说祖宗制度,皇上与诸位太妃须年皆过五十方可见面,今皇五子永琪年方二十,与妃嫔比邻而居,混淆男女之别,违背祖宗制度,致使上天震怒,降灾于景阳宫的;有说皇子立班,皇五子永琪立于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之前,乃擅据太子位,有不臣之心的;有说皇五子永琪等于宫外毁谤皇后,乃是人臣之不忠,人子之不孝的;有说皇五子永琪交结朝臣,违背祖制的;有说来历不明之女子参与祭天大典,是为戏弄上天的;有说小燕子在尚书房出言不逊辱及师尊,皇上亲临目睹,不予处置,有违列祖列宗尊师之训的;有说小燕子滥用非刑,殴打侍卫,致使功臣之后卧床不起,寒天下人之心的;有说福尔康动辄混迹皇子之列,且居皇家嫡子长子之前,是为大逆不道的。

    更有那品级不够的宗室、觉罗、官员们,平日里相与交结的,颇有些没有甚么身份地位的旗人、士人、商贾、百姓,从各处听了许多关于永琪等四人在外不法的罪行。这些人的奏折里头,说的便不是甚么忤逆嫡母、不敬师傅、违背祖制之类的事情,全都是四个人如何欺压良善横行市井。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有说官员出行喝道,遭微服出宫的永琪等殴打的;有说永琪等集市上砸烂小贩摊位的;有说永琪等包庇盗贼,殴打失主的;有说父母教训子女,反被永琪等殴打的;有说永琪等低价购物不成,强行抢夺的;有说永琪等砸了酒楼桌椅杯盘等物,径自离去不予赔偿的。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两个宗室、四个觉罗、三个小京官联名奏闻的一桩人命惨案。

    那时小燕子刚入宫不久,福尔泰还不曾去西藏。某一日,永琪等四人一起出宫,在街上遇见了小燕子曾经熟识的一个孩子。那孩子是个不学好的,成日在街上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因为梁上之艺学得不精,便难免有失手的时候。那日永琪等人在街市上遇见这个孩子的时候,恰逢那孩子失手被擒。那失主原本是自家儿子病了,要拿钱抓药去的,此时也顾不得教训这个小贼,抢回自己的一包钱就要离去。偏这时永琪四个人到了,小燕子立时便冲了上去,永琪三人也不甘人后,最终把那失主的钱抢了,把人也打成了重伤,这才扬长而去。

    那失主本来是穷人,为了给儿子治病,一包铜钱里头还有一半是东挪西借的。如今钱也丢了,自己也伤了,忍了伤痛再借钱去给儿子抓药,不想孩子的病因为耽误了一场,竟然不治夭折了。那失主伤痛交加,不上两日也跟着去了。失主之母眼见儿孙惨死,急痛攻心,也随之去了。只剩下一个老翁和寡媳,四处打探仇家的消息。

    东奔西走了若干日,竟真的被这两人打探到了,那日行凶的人里头有宫里娘娘的亲戚,大学士福伦的两个儿子。那媳妇听了,便要去顺天府衙门告状。她的公公上了年纪,却是有些见识的,说道:“从古到今,包青天那样敢铡驸马的官儿有几个?便是顺天府的老爷想秉公断案,只怕也惹不起大学士和娘娘。”于是打发儿媳妇回了娘家,自己便寻到内城,要去敲登闻鼓告御状。

    不想这老翁有去无回。那儿媳妇在娘家等了几日,眼见自己的公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便知丈夫与儿子的冤情难以昭雪。悲愤交加,一时想不开,悬梁自尽了。这天子脚下,死了五个庶人,就如死了五只蝼蚁一般,那些王公亲贵们,如何能知道这一家人的冤情,便是风言风语的,听见说福家兄弟惹出了人命,也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这事情却被一个宗室知道了。这个宗室是个四品奉恩将军,身上没有甚么差事,只靠着一点俸禄过活,因此手头便不是很宽裕,养不起多少包衣奴才。这位将军的恭人诞下小公子的时候,因为家里找不到现成的乳母,只得从外边雇了一个。这个乳母恰恰是那家儿媳妇的嫂子。

    将军和恭人便从乳母那里知道了这一桩惨案的来龙去脉。这夫妻都是有善心的,听得唏嘘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四品奉恩将军乃是宗室之中最低的爵位,没有多少体面可言的,如何能与宠妃、宠臣相抗衡?当下只得扼腕叹息,安慰了那乳母,多赏些银钱罢了。

    将军心下到底有些义愤,如今见上天降灾于景阳宫,便借了乾隆皇帝下诏求直言的时机,与素日交好的几个友人,都是急公好义的,联名具折,把这桩惨案上达天听。

    虽说人命关天,这份奏折到底不是最令乾隆龙颜大怒的。

    当初小燕子刚刚入宫的时候,虽然名义上说是义女,其实宫里宫外朝内朝外都知道那是乾隆的亲生女儿。众人也都觉得乾隆对那小燕子宠爱得过分,但一想女儿都十岁方得相认,皇上便是要补偿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也并未多想。谁知后来发现乾隆的女儿另有其人之后,乾隆对那小燕子还是如往日一般的宠溺,众人心里便觉得有些奇怪了。历来皇家最重的无过于嫡子长子,这乾隆待一个来历不明的粗鲁女子比永璋、永璂还要亲厚百倍千倍,不免显得有些怪异了。

    若说皇三子永璋是早被乾隆厌弃了的,皇十二子永璂又受了父母不合的连累,偏偏皇家还有一个固伦和敬公主。这固伦和敬公主乃是孝贤皇后留下的唯一血脉,乾隆又素日里总是一副对先皇后一片痴情的模样,如今那小燕子的种种优待,竟能越过固伦和敬公主的次序去,便不是道理所能解释的了。

    既然用道理不能解释,那就难免有人用没有道理的种种可能性来解释这怪异的事实。于是这六大箱子的奏折里,便有十几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样的字样:请诛燕氏,以绝杨妃之祸!

    乾隆看了这样的奏折,那当真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六大箱子的奏折被乾隆摔得遍地都是。养心殿里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是日日能见到乾隆的,竟也从来不知道天子之怒能到这样令人心惊胆寒的程度。一干人等连大气也不敢出,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被乾隆发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自己的身上。

    在这么一片恐怖的气氛中,康亲王崇恩与简亲王奇通阿等现有的十八位宗室亲王郡王奉旨到了养心殿,要与乾隆商议景阳宫走水相关之人的处置。//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