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大臣劝谏乾隆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直到后半夜,才有巡街的人发现小巷里的几具尸体,吓得连滚带爬的,到官府报案。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最先到达案发现场的是顺天府的府尹和衙役们。府尹当即认了出来,这几个死者正是奉了乾隆的旨意到顺天府大牢带人犯的官兵,而他们带走的人犯却不知去向。府尹心下暗暗叫苦,当时见那侍卫带的人少,也曾经提过,由顺天府增派人手,倒被那侍卫以皇上旨意的名义拒绝了,如今果然出了事情,免不得连累到自己身上。

    心下一面抱怨着,一面又有些疑惑,这条小巷子离着顺天府大牢去往刑部大牢的大路很有些远的,这些人究竟为了什么缘故,放着大路不走,偏走到这行人稀少的地方来?一边想着,一边命仵作赶紧上前验尸。仵作在几具尸体上检验一番,立时验出六个人里头有五个是去了势的。

    顺天府尹听仵作如此说,心里越发疑惑,本来按着朝廷的制度,死囚转狱当有重兵押送,岂有用太监充作官兵之理?前思后想的,越想就越觉得诡异。但一桩杀人劫囚案既然出在自己的治下,便不可不仔细查访。赶紧将巷口封住,不许行人通过,顾不得深夜扰民,打发府里的衙役分头到小巷两边和巷口的各家各户询问。于是有人说出曾见了囚车从某一方向走来,衙役们听了,便按着指引,挨家挨户地查访,从案发之地,直查到顺天府大牢。

    这府尹忙到天大亮才回到府里,来不及歇息片刻,赶紧叫师爷拟了一份请罪的折子;并画了逃犯的影像,大街小巷里张贴了,悬赏捉拿;又把勘察到的案情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衙门通报了;为了确定死者的身份,少不得往内务府和侍卫处投递了文书;又因为死者中有旗下人一名,九门提督、步军统领衙门那里也都发了请求协查的公文,这些都是正式的公事程序,完全按照朝廷的制度行事。只是如此一来,这桩案子免不得闹得沸沸扬扬。

    乾隆和令妃一夜没有等到魏满柱与太监们回宫禀报,坐卧不宁。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有心打发人出去探听,又做贼心虚,唯恐被人注意到了,洞烛其奸。好不容易熬到宫门开启的时辰,忙忙的从床上起来,打发了亲信太监出去查访。

    令妃在后宫焦急地等待,乾隆带着两个黑眼圈御门听政去了。御门听政的时候,文武各官都一大早的在乾清门外小广场上候着,故而刑部、内务府等各处长官还不曾收到顺天府的公文。听政已毕,这些大员出宫的时候,早有部下拿着顺天府的公文在宫门外急得团团转了。刑部满汉尚书和内务府总管拿到公文,不敢怠慢,赶紧回身往养心殿去找乾隆。都察院的御史们不但带来了顺天府的公文,还拿了一摞奏折,都是得知了魏满柱一案之后当即写的,满汉左都御史拿了这些奏折,也往养心殿去了。

    乾隆见了这五人一起求见,心里便是“咯噔”一下,忙忙地宣了五个人进殿。见过了礼,刑部满尚书鄂弥达先说道:“禀皇上,昨天夜里驴耳朵胡同出了一桩人命案,死了六个人。顺天府的府尹已经去勘验过了,认出来是奉旨从顺天府大牢往刑部大牢转人犯的,有侍卫一名,太监五名。押送的囚车被人打开,女犯一名下落不明。”

    乾隆听说小燕子下落不明,令妃的侄子被人杀了,又惊又怒,不待鄂弥达再说下去,立即怒气冲冲地道:“京师重地,竟然有人敢杀钦差!着刑部、顺天府十日内破案,否则提头来见。”

    刑部汉尚书秦蕙田说道:“皇上,被害人中有太监五名,臣斗胆,请皇上下旨,查清五名太监的身份。”

    乾隆听了这话,立刻涨红了脸,叫道:“朕要的是杀人的凶手,这几个太监是谁不用你们费心!”

    鄂弥达说道:“回皇上,奴才以为,知道被害人的身份,才好去圈定嫌犯,查清杀人的动机,便于给凶手定罪。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眼下这桩案子,面上看去,似乎杀人是为了劫囚,囚犯之亲友最有嫌疑。其实也许是与某个被害人有仇怨,故作劫囚的假象,引着官府去抓拿囚犯的亲友,忽略真凶,这是杀人案中常见之栽赃嫁祸。故而,死去太监的身份若是不查,便可能让死者冤沉海底。请皇上圣裁!”

    秦蕙田也说道:“鄂大人所言极是。眼下这桩案子也许是杀人劫囚,可现有四处疑点,皆与被害人有关。六名被害人押送囚犯,不走大路,偏偏绕到那僻静无人的小路上去,这是第一可疑之处;死囚转狱,只有六人押送,这是第二可疑之处;六名被害人中只有一名侍卫,另外五人俱是太监,穿了兵丁服色,冒充官兵,这是第三可疑之处;转移人犯,乃是朝廷公务,光明正大之事,本当日间办理,不知为何,偏要选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去办,这是第四可疑之处。这四处疑点不查明,这桩案子委实难以结案。”

    内务府总管傅岩道:“皇上,奴才也是为此事而来。顺天府已经往内务府递了公文,请求查明五个被害太监的身份。奴才特来请旨,清查宫中以及各王府、公主府中的太监有无走失。”

    乾隆这三人执意要调查五个太监的身份,气得火冒三丈,正要发作的时候,左都御史刘纶说道:“皇上,臣以为,三位大人所言不妥。”

    乾隆听了,这口气略顺了些,忙问道:“刘爱卿以为有何不妥?”

    刘纶道:“回皇上,鄂大人、秦大人和傅大人请旨要查被害太监的身份,乃是为了杀人劫囚的小案。眼下正有一桩大案,臣以为,比起这桩大案,杀人劫囚的小案根本不足挂齿!”

    乾隆道:“有何大案,刘爱卿快快奏来!”

    刘纶道:“回皇上,顺天府往刑部转移一名囚犯,虽不是甚么大事,也是两个衙门之间的公务。太监冒充官兵参与此事,乃是一桩宦官干政的大案。相比之下,另外一桩杀人劫囚的小案,虽也骇人听闻,却不似这桩大案能够祸国乱政。臣以为,眼下最当查的,不是谁杀人劫囚,而是谁指使宦官干政!各位御史们听说太监冒充官兵干预外事,群情激奋,有奏折托付德大人与臣转呈皇上!”说着,举起奏折。

    一旁的太监赶紧接了,便要奉与乾隆。此时乾隆本已略微缓和的脸色变成了猪肝色,正要发作,忽然有个太监进来说道:“禀皇上,延禧宫的令主子那里有人来求见。”

    乾隆听了这话,猛然想起令妃的侄子为救小燕子死了,此时令妃心里必是无比伤心,也顾不得发作眼前这五人,起身便要往延禧宫去。

    鄂弥达五人一见这养心殿的太监敢以后宫琐事打扰君臣议事,心下不免恼火。及见乾隆连嫔妃宫里究竟出了甚么事情都不曾问过,就要扔下正事不顾,更是愤慨。当下刘纶便说道:“皇上,先了结了朝政,再往后宫给皇太后请安也不迟!”

    乾隆一心惦记着令妃,刘纶的话竟是听而不闻。鄂弥达叹了一口气道:“既然皇上有更要紧的事情,咱们不如也散了罢。”说着便往外走。

    秦蕙田等人也只得跟了出来。只见乾隆大步流星地往养心门走,几个太监一路小跑地跟着。这五人出了养心门往东转,透过遵义门、只见乾隆一行已经进了月华门,正往东走。五位大员远远地目送着乾隆,心下黯然。这时,庄亲王允禄和履亲王允祹忽然出现在遵义门里。

    这两位亲王也是为了魏满柱一案而来。从顺天府尹叫起现场四周各户人家询问,到此时足有三四个时辰,这桩杀人案已经传遍了京城。庄亲王府里的人也听了消息,赶紧将事情报与允禄。

    允禄是经过康熙年间那场夺嫡之争的人,多少阴谋诡计,都是见过的。一听说乾隆只安排了五个太监假扮兵丁押送那小燕子转狱,立即就知道虽然诸王极力谏诤,乾隆犹有包庇之心,特意如此安排了,以便那小燕子逃脱法网。赶紧叫人预备车马,动身往宫里去。一路上左思右想,这桩案子究竟是谁作下的,百思不得其解。进了宫门,往养心殿的路上,遇到匆匆赶来的允祹。也是听了这个消息,赶到养心殿面见乾隆的。

    两位亲王刚进了遵义门,就看见五位大员站在养心门外,面向东方,呆呆发愣。兄弟两个都有些诧异,彼此对视一眼,穿戴的都没有甚么不合礼制之处,便回头往后看。只见乾隆带了几个人,过日精门转身往北去了。

    此时鄂弥达五人已经过来给两位亲王请安。允禄道:“两位尚书,听说昨儿夜里驴耳朵胡同出了一桩人命案,当真有这么一回事么?”

    鄂弥达道:“回王爷,确实有这么一桩案子。奉旨从顺天府大牢往刑部大牢转人犯的一个侍卫和五个太监被杀了,押送的一名囚犯下落不明。”

    允禄故作惊讶道:“怎么有太监去转移人犯,是宫里的还是外头各府里的?”

    鄂弥达道:“回王爷。奴才已经向皇上请旨查明太监身份了,不过还没请下来旨意。是以奴才也不知道那五个太监是哪里的。”

    此时允禄和允祹便知道,乾隆定是往延禧宫看令妃去了。允祹转过身,日精门那里早已不见了乾隆的身影。两位亲王的心也直往下沉,自古以来,多少亡国之君都如乾隆这般景况。养心殿外,遵义门里,七人相对,沉默良久。//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