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发丧三王聚会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虽说在刑部和顺天府那里,驴耳朵胡同这桩案子已经告一段落,御史们却是不依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倒不是觉得柳家兄妹冤枉,只因主使宦官干政之人尚不曾问清楚,是以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奏折雪片一般飞到乾隆的御书案上,篇篇引经据典,仿佛在齐声对着乾隆念祖训似的。乾隆早已忍无可忍,却又不能不忍,正无可奈何之际,回程的西征大军数日后即将抵达京城的消息让乾隆精神一振。

    自从康熙年间,蒙古的准噶尔部始终不肯臣服于大清的朝廷。自从噶尔丹、策旺阿喇布坦到阿睦尔撒纳,八十余年间时战时和。为平定准噶尔,康熙当年曾御驾亲征,后来又先后派出允禵、年羹尧、岳钟琪,始终未能使之归顺。如今乾隆的将军们彻底战胜准噶尔部,随后又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留下副都统定长作为辟展大臣,带领部分官兵在西疆开辟耕地,拓展疆土,定边将军兆惠带着其余将士得胜还朝。

    接到大军得胜的消息以来,一个不敢说出口的念头久久地在乾隆的心间萦绕,挥之不去:皇玛法和皇阿玛都没能平定准噶尔,朕办到了,朕的武功当不在圣祖与世宗之下!如此想着,乾隆越发得意志满。于是传下旨意,准备车驾,到东陵、西陵祭拜,亲自向自己的两位高祖母、曾祖父、两位曾祖母、祖父、四位祖母、父亲和嫡母奏报这一喜讯。待到祭陵完毕,并不直接回京,就在从北京城到泰陵的第一座行宫——良乡县的黄新庄行宫驻跸,检阅西征大军之后,一同返京。

    不足两日的光景,车驾、祭品之类俱已备齐,乾隆忙不迭地起驾而去,把喋喋不休的御史们全数留在了北京城。

    就在乾隆起驾的次日,铁狮子胡同的和亲王府上上下下穿起了孝服,因为弘昼说他又薨了。这弘昼是名满京师的荒唐王爷,认为“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于是动不动地心血来潮,给自己办上一场丧事。二十多年来,谁也记不清楚这位和亲王究竟薨了多少次,因此都已见怪不怪。

    和亲王府的灵堂里,弘昼在棺材里坐了,捧着一个老大的大海碗,大口大口地吃着炸酱面。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嫡福晋吴扎库氏带着侧福晋、儿子、儿媳们在一旁哭泣。哭着哭着,弘昼撂下面碗,叫道:“永瑸,不像话,你阿玛薨了你小子哭得一点都不伤心!”

    永瑸听了,越发努力地往外挤着眼泪。弘昼正要再说话时,门上人匆匆进来报道:“禀王爷,諴亲王登门吊唁。”

    弘昼道:“蠢奴才,没告诉你本王薨了么?你该说‘禀福晋’!”说着,从棺材里跳了出来,便往灵堂外头走。一面走着,一面回头道:“接着哭,谁若是哭得不像,回头我可不依!”

    出了灵堂不多远,正遇见允祕迎面而来。见了弘昼,忙掏出一个白纸包递了过去,说道:“老五,听说你薨了,叔父这里备了一点奠仪,聊表寸心。”

    弘昼笑道:“我的好叔父,今儿是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

    允祕道:“我只是奇怪,甚么好玩的,能让你这么乐此不疲的,故而过来瞧瞧。”

    说话间,已经进了弘昼的书房。便有太监送上茶来,弘昼道:“这里很不用你们伺候,且下去罢。”那些太监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眼见太监出了门,允祕方说道:“老五,前几日驴耳朵胡同那桩案子,你可都听见了?”

    弘昼听了这话,心下便是一紧。魏满柱几个虽不知是谁杀的,玉兰却是和亲王府的人截下的,两个太监还是自己亲自审的,如今允祕如此一问,弘昼便有些疑心,莫非是安排得不周详,被允祕发现了踪迹。当即笑道:“震动京师的大案,哪有听不见的?”

    允祕道:“这桩案子里头透着奇怪,按理说,顺天府和刑部的大牢都有兵丁把守,人犯转狱,只管从这些兵丁里调拨便是。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便是无人可调,也该行文兵部,哪里用得着御前侍卫,更何况太监假扮兵丁。又是太监又是侍卫的,恐怕只有养心殿才能如此安排。这几日里我左思右想的,越想越觉得惊心,这岂不是……”说到此处,便打住了。

    弘昼笑道:“打小一块长大的,叔父还信不过侄儿不成?有什么话,只管教训侄儿便是。”

    允祕道:“如今回想五阿哥和那罪妇之事,从头到尾的,多少王公大臣直言极谏,皇上哪里肯听,动辄用‘天真’、‘无心’为他们开脱。直到这次出了殴母之事,依旧有心包庇。若不是皇太后用祖制和礼法压了下来,莫说烧了景阳宫,只怕连更要紧的地方都烧了,皇上也未必舍得处置。你还记得所有宗室亲王、郡王一起到养心殿商议的情形?咱们十八个人轮番上阵,又是圣人之言,又是祖宗遗训的,皇上虽说无话反驳,仍旧打心眼里不愿处置他们。如此安排,只怕还是想对那罪妇网开一面。那罪妇是死是活,倒还是小事。我只担心,此时皇上心里,最看重的还是上驷院里那位。”

    弘昼正要说话,却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响,赶紧喝问是谁。一个太监进来说道:“禀王爷,宁王爷来了。”

    弘昼忙起身去迎,还不曾到门口,已经听见宁郡王弘晈在外面叫道:“五哥,兄弟来看你来了!”说话间,已经进了门。

    一见允祕在座,忙行礼道:“侄儿恭请二十四叔金安!”

    允祕笑道:“你今儿怎么也有空来凑这个热闹?”

    弘晈赔笑道:“五哥跟侄儿一向要好,这不是听说他薨了,侄儿就赶紧送行来了。”

    允祕笑道:“给老五送行,只有一张嘴可不成。”

    弘晈掏出一个白纸包,笑道:“那是自然。”

    说话间落了座,有人给弘晈上过茶,退了出去。弘晈这才说道:“五哥好兴致。如今外头闹嚷嚷的,莫非五哥反倒没听见不成?”

    允祕笑道:“难道你也是为这事来的?”

    弘晈道:“如此说来,二十四叔也是为了这事来的。”

    允祕因问道:“这件事情透着奇怪,不知你作何想法?”

    弘晈道:“二十四叔,五哥,弘晈以为,押送犯人的太监和侍卫必是皇上安排的。按理说,圣旨已下,再无更改之理。皇上便是再不忍心,也只能好生发送了,灵前多烧些纸钱罢了,至于转狱之事,全凭刑部和顺天府按旧例办理便是。皇上既然特特地在这一处费心安排了,必是有其深意的。只是那死了的侍卫,是令妃娘家的侄子,这便有些怪异了。”

    允祕点头道:“皇上最宠爱的便是令妃,断没有让魏家子侄枉送性命的道理。”

    弘昼却是知道玉兰之事的,早已猜到必是另有乾隆不知之人劫走了小燕子,于是说道:“叔父的意思,可是另有意外之人作下了这桩案子?”

    允祕道:“我倒是这么想过。不过人犯走失,押送的人也得被追责。皇上既然打发令妃的侄子去办这趟差事,不能不让他把人犯送到刑部去。”

    弘晈忽然醒悟道:“难道皇上安排了代死之人不成?”

    弘昼听了这话,正在喝的一口茶水全喷了出来。弘晈奇道:“五哥这是怎么了?”

    弘昼笑道:“只是从来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吃了一惊,倒让叔父和兄弟见笑了。”

    允祕点头道:“这么一说就全通了。老五,你也莫只顾着惊讶,还是商议一下,咱们该如何应对才是。”

    弘晈道:“皇上既然这样厚待那个野女人,只怕对上驷院那位更亲厚了。圈禁上驷院,虽说是皇太后拿的主意,咱们也都是有份的。若是那位将来发达了,咱们还想活命不成?到底想个办法,如何能让皇上知道那位当真是个忤逆不孝的才是。”

    弘昼摇头道:“连殴母之事都出来了,若是寻常的阿玛,早都心寒不已了。若是当初皇阿玛在世的时候,哪个阿哥敢有上驷院那位一成的胡闹,乱棍打死都是手下留情。虽然是当今皇上同出一父的亲兄弟,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上就那么看好上驷院那位。文的,没见有一首诗词能及得当年三大爷、二十一叔那水准;武的,没顶盔挂甲的人都射不死,如何能上阵杀敌?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也敢妄称文武双全!依侄儿看来,八个皇子里头,除了永璐太小,眼下看不出,另外七个里面,就数上驷院那位最差!偏偏皇上就觉得他最好。倒是皇额娘,去了一趟五台山,大约得了菩萨的眷顾,如今已然明白了。”

    允祕道:“皇上事母至孝,若是皇太后与皇上去说,岂不好过咱们这些人?想当初,皇太后在五台山那几个月,为了那个罪妇,十二哥、十六哥、二十二哥和我都去说过,谁能说得动?这不还是皇太后一回来,该圈禁的圈禁,该革退的革退。若是皇太后肯出面,那是再好不过了。”

    弘晈也在一旁点头称是。弘昼道:“叔父和兄弟莫非要我去说与皇额娘?”

    允祕道:“按理说,皇上看好哪个皇子,但凭乾纲独断。可如今若真的皇上还要提携上驷院那位,只怕最后不好过的不止咱们十八家。但凡有挽回的余地,总要尽力才是。你是皇太后养大的,你去把这轻重缓急分说与皇太后,皇太后必能听进去的。”

    弘昼思忖多时,说道:“既是叔父有令,侄儿敢不听从?明儿一早侄儿就进宫给皇额娘请安去。”

    当下又计议了一番,允祕和弘晈才去了。//7kan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