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赵氏招供****案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简亲王奇通阿等人看见弘明府里的嬷嬷将五名奴仆送回时,赵氏神情有异,是以一回到刑部,便从这五名奴仆处审起。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先命人将五名奴仆所携带的行李查验一番,只见里面不过是这五人的几件换洗的衣物与一些金钱银票之类,并无离奇之物。又将五名奴仆的身上搜查一番,也不过在贴身衣袋里面又找到几张银票罢了。众人都说做母亲的打发家下奴才万里迢迢去看望儿子,岂有不捎带父母亲笔书信、亲手缝制的衣物、家乡土产的,况且藏地苦寒,这五名奴仆的行李里头竟没有一件适于藏地穿着的御寒衣物,颇为奇怪,因此都疑心这五人另有去处。

    当下商议了一番,众官员便分作五队,分别审问五户奴仆。因这五人都是全家在福伦家里为奴的,便将其家眷也带了上来,先问这五人究竟要去向何处。这五人最初时只说是奉了赵氏之命往西藏去看福尔泰,官员们听了也不再问,只命一旁的差役在其家眷身上动刑。眼看父母妻儿被打得鲜血淋漓惨叫不止,这五人终于坚持不住,纷纷招认是奉了赵氏之命往河南武安一带去寻福伦,打算在乾隆面前状告皇太后查抄永琪府邸的。

    一干官员、差役们听了这些供词,个个惊诧不已。乾隆微服出巡,便是失了踪,也有军机处和皇太后可以着人查访。外命妇无旨,擅自打探皇帝行踪,乃是大逆之罪。众人原以为赵氏不过是一个妇人,能从她口中审出些永琪与福家父子勾结的罪状也就罢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赵氏自己也犯了大案。一时间众人都想到一介女流尚且如此胆大妄为,福氏一门的罪状只怕也不少。

    于是先将那五户家奴看押了,一干大员聚在一处重新商议审问方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才商议完毕,还不曾散去时,贝勒斐苏打发的两名主事拿着那本《南山集》赶到了。听了两名主事所言的搜出**前后之事,众人心里都有些不解,若是福家夫妻喜读这书,断无如此放置的道理,可若是福家夫妻不喜这书,冒着抄家的大罪收藏**又是为了什么缘故。

    为了审出这本**的来龙去脉,众人又商议了一番,这才各自带了一户奴仆去审问。对着那些受审的奴仆,众官员只说是在福家搜到了足够满门抄斩的罪证,却不曾明说是搜出了**。那些奴仆们不知底细,看着一旁的差役举着手腕粗的棍子,只等着一言不合,便要往自家父母妻儿身上打下去,纷纷将福伦父子的不可告人之事无论巨细一一招供出来。除了两名奴仆招认奉了福伦夫妻之命购买《南山集》手抄本之外,还另外供出了福伦许多贪赃枉法之事,以及福家父子与永琪勾结、欺君罔上、买凶杀人的许多勾当。

    这一轮审过之后,众人又聚在一处交换彼此审出的供词,商议继续审问的方略。福家父子欺君罔上、贪赃枉法等事,众人虽不知其详,却也不觉意外。众人都知道福家人是连皇帝的私生女都敢暗算的,何况平民百姓,因此连那几桩买凶杀人之事,也不觉得吃惊。倒是刑部的官员看见一份供词里说的三年前福伦夫妻曾指使另一家奴购买人痘生苗之事,这些常年接触大案要案之人都觉得这当中怕是牵扯到一桩大案。

    原来满人自从入关初年,畏惧天花甚于猛虎。康熙朝以后,宫里引入了种痘之法,立了制度,阿哥、公主们到了两岁以后都要种痘以防天花。种痘之苗有生苗、熟苗之分,人身上自发生出天花结的痂便是生苗,用生苗种痘多有染上天花身亡的;若是生苗连种七次,精加选练,便成了熟苗,用熟苗接种,则可万全而无患。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八旗下的富贵人家,也多有为儿女种痘的,用的都是熟苗而非生苗。三年前福家并无需要种痘的子女,福伦特特地打发人去买不宜用来种痘的生苗,岂不可疑?

    于是众人议定,先审这桩生苗案。向那家奴讯问详情时,那家奴说道:“买生苗这事是奴才的姐夫经手的。那是三年前,乾隆二十二年的春天,奴才因为一点事情去找姐夫,偏偏他外出未回,奴才便在姐姐家里等了半晌。奴才的姐夫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个盒子,奴才的外甥以为是给他买的东西,便要打开了看。不想奴才的姐夫忽然发了火,把孩子给吓哭了。奴才在一边解劝说,便是给主子买的东西,让孩子开开眼也不打紧。奴才的姐夫这才说那是奉了主子之命在外头买的人痘生苗,有些凶险,不能让孩子碰的,若不是天晚,主子已经歇了,断不会拿回家里。后来奴才便不曾听姐夫说起这桩事情了,想必已经交给主子了。”

    众人忙问他的姐夫现在何处,不想那家奴却说他的姐夫因为醉酒摔了一跤,在乾隆二十三年冬天死了。及至听说他那姐夫平日并不酗酒,一干大员们越发觉得可疑,都想到了杀人灭口。再审问别的奴仆,竟没有知晓此事的。于是众人又商议了一番,便带了赵氏上堂受审。

    那赵氏被带到刑部之后,便被单独看押,半日里只听得外面不住地有人带了她家里的奴才去审问,也不知那些奴才都招认了什么,心下惴惴不安,只想依着令妃之言,拖到乾隆回京,便可平安无事。因此到了堂上,任凭奇通阿等如何审问,都只不发一言。奇通阿大怒,命差役将赵氏拖下去打了一顿板子,直打得皮开肉绽。再拖上来时,奇通阿也不说话,一把将那装着《南山集》的盒子扔了下去,砸在赵氏面前。赵氏知道《南山集》被人搜了出来,立时变了脸色,心下只恨那令妃。

    原来那日永璐夭折,令妃不怨自己不该将那碗汤圆端给永璐,也不怨自己不将永璐倒立起来便拍打他的后背,反倒觉得永璐之死是愉妃、瑞贵人和鄂贵人害的——若不是愉妃命永和宫的厨房煮了那道八宝汤圆,若不是瑞贵人吃汤圆时喊了鄂贵人,若不是鄂贵人将这汤圆食谱给了延禧宫的掌厨太监,永璐便不至夭折。令妃侍奉乾隆十余年才生了一子,母以子贵的希望全在永璐身上,一旦这希望破灭,恨不得将愉妃三人置于死地,方解心头之恨。

    无奈愉妃经营永和宫二十余年,且又深居简出无意争宠,难以寻到破绽,更兼乾隆存了传位永琪之心,若是寻常罪过,必不肯黜降愉妃之位,以免累及永琪,因此令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与福伦夫妻商议。福伦听说两位贵人都是有文采之人,时常以诗唱和,便想出了一条文字狱的妙计。福伦的主意本是从两位贵人的诗作里头寻些差错,再出首到乾隆跟前。不想鄂贵人自从堂叔鄂昌因为胡中藻诗案被牵连丧命,便将自己与瑞贵人所作诗文好生锁了,不再轻易示人,令妃收买的宫女难以盗出。

    一计不成,福伦便又生一计。那两位贵人都是爱书成癖之人,积攒些银两便打发太监到外面书肆购买新书,又时常彼此换书阅读。福伦便打算着借鄂贵人送书之机将**送与瑞贵人,再设法令乾隆亲自见到**,如此一来,愉妃作为一宫之主也有了罪过,三人便尽入令妃网中了。令妃听得这个计策心下甚喜,说是鄂贵人身边的四个宫女都是可以差遣之人,便命福伦去寻找**。

    福伦将那被**籍的名录细看一遍,内中一本《南山集》最是中意。《南山集》案发五十年之久,两位贵人青春年少,无从知晓此书被禁。那作者戴名世又是康熙朝榜眼,颇有文才,两位精于文墨的贵人见了,必是爱不释手。况且当年《南山集》案乃是圣祖仁皇帝亲自定案,一旦发现两贵人私藏此书,便是皇太后也救不得了。因此福伦便打发心腹奴才搜寻《南山集》,欲将这书送入宫中,栽赃嫁祸。

    不想**不是容易购得的,那家奴日日出门往市井书肆中寻找,却直到福伦父子随驾出京**日后,才找到一位卖家,要价三千两银子。赵氏心下嫌贵,卖家却无论如何不可降价,只说:“哪有为了三五两银子冒杀头风险的道理,但凡是**,价钱都是不低的。”赵氏无奈,只得花了三千两银子买了这本手抄的《潜虚先生文集》。

    拿到这书,赵氏便要将这书送入宫去,谁知乾隆出京后宫门关防甚严,太监出入宫门都要仔细搜查,不易夹带。赵氏只得将这书好生收了,等着日后风头过去,再将这书送与令妃。几日后听得永琪出事,赵氏也担心私购**之事被人知晓,只是心疼那三千两银子,舍不得将这书烧了。如今看见这书被搜了出来,赵氏不怨自己存了害人之心,只怨令妃连累了自己。

    赵氏原以为咬牙熬过这几日,便依旧雨过天晴,享受荣华富贵,见了那装书的盒子,便熄了这份心思。多年养尊处优之人,受不住大刑伺候,将令妃的谋划和盘托出,不说自己一家人如何出谋划策,反说是受了令妃的胁迫。奇通阿等哪里肯信,各种酷刑轮番用上,折磨得赵氏求死不能求死不得。审了一日一夜,不但审出了福家父子与永琪勾结的种种不法之事,连着那购买生苗之事,也审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