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侍卫回京报信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赵氏向奇通阿等人供认,乾隆十二年福家购得人痘生苗,当时尚在嫔位的魏氏与福伦等娘家亲眷买通内务府、太医院相关之人,用这生苗替换了原本预备为皇七子永琮接种的熟苗,致使永琮染上天花夭折。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之后舒妃所生皇十子、皇后所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种痘时,也用了同样的手段。先后接种人痘生苗的四名皇子,只有永璂一人幸免于难。此外另有两桩谋害皇子未遂案,乃是乾隆十三年皇八子永璇、乾隆十九年皇十一子永瑆种痘时,福家也预备了生苗,打算如法炮制,但两名皇子之生母淑嘉皇贵妃金氏亦是内务府包衣旗人出身,满门亲眷俱在内务府任职,防备严密,故而奸谋未能得逞。

    每一桩谋害皇子案都涉及许多内务府、太医院中人,虽说品级低微,到底也是朝廷命官,因此奇通阿等人又往慈宁宫向雍正请旨。雍正当即下了旨意说,赵氏所供之罪行,以谋害皇子案最为罪大恶极,因此着奇通阿等人先将此案审问清楚。除了准许奇通阿等人调阅《阿哥种痘档》,捉拿涉案官员审问之外,又将自乾隆十年以来,曾在延禧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嬷嬷人等尽数交与四衙门审问。奇通阿等人领了旨意,赶紧回到刑部,调派人手,捉拿涉案官员,往各旗下抓捕历年延禧宫出宫宫女,并接收宫里送出的宫女、太监、嬷嬷们。

    不过数日光景,除了审得六桩谋害皇子案属实,又另外审出令妃收买皇十二子永璂身边奴才,常年与永璂食用生性相克之食物,致使永璂体弱多病之案。这七桩谋害皇子案之外,又审出令妃在寄住延禧宫的鄂贵人、揆常在饮食中放置不孕药物之案,以及收买太医院妇科太医,暗算诚嫔致流产案。除了几桩与皇家子嗣相关之案,延禧宫宫女、太监、嬷嬷们受刑不住,也曾说出些有关宫闱争斗的只言片语,奇通阿等人皆喝住不问,一旁记录口供的官员也不予记录。

    将与皇子相关之案审结之后,奇通阿等人便一齐入宫奏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雍正看着奏折,面上的神情越来越怒,越来越痛,直至怒极痛极。众人在一旁看了,皆不敢出言解劝。片刻之后下了旨意,命苏全泰带人往漱芳斋,赐圈禁于彼处的令妃堕胎药,堕胎之后寸磔处死,又打发桂嬷嬷与容嬷嬷一同往延禧宫,收回令妃金册金宝及令嫔金册,尽数销毁。这才命奇通阿等人将福伦、魏清泰九族中人尽数收监,听候乾隆发落。

    奇通阿等人领旨去了,回到刑部便布置人手,往各旗下捉拿福、魏两家九族,并商议其余各案的审问方略。不想那些捉人的官员、差役还不曾尽数回来,便有慈宁宫的传旨太监过来宣刑部尚书鄂弥达带善于辨认字迹的官员、差役往慈宁宫议事。鄂弥达听了这道旨意,赶紧带了刑部两名最擅长辨认笔迹的官员往慈宁宫去了。

    进了慈宁宫,只见雍正和军机大臣兆惠、富德都在正殿坐着,两人下首还站着两名侍卫,满殿之人个个面沉似水,还有一张大桌上头,放着许多字画、条幅、扇面等物。见过了礼,雍正便命那两名官员去看那桌上放置之物,是否皆出于一人手笔。那两名官员得了旨意,赶紧过去一幅一幅仔细看了起来。还不曾看完时,有人报说内务府总管傅岩带了雕刻玉佩的工匠在慈宁门外候旨。

    雍正便命宣他们金殿,不多时傅岩捧着一本册子和一块玉佩,后边带着一个哆哆嗦嗦的老者进来。傅岩叩头道:“禀皇太后,奴才已经查阅了玉器簿册,查得皇太后交给奴才辨认的龙凤朝阳白玉佩乃是乾隆十一年由造办处属下玉器匠人张德福用当年新进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进了上之后便留在皇上那里,不曾赐人。玉佩经过张德福本人辨认,是他自己雕刻,并非依样仿造。”

    那跟着的老者叩头说道:“禀皇太后,奴才张德福,傅大人交与奴才辨认的玉佩委实是奴才雕刻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奴才自从出师以来,这样的与玉佩只雕刻了一块,便是傅大人拿来的那块,实在是不曾另外给别人雕刻过。”说罢,不住地叩头。一旁的鄂弥达听了这话,便猜到是访得了乾隆的消息,却不曾见到乾隆,只带回了玉佩和手迹,因此宣了善于辨别字迹之人来辨别真伪。

    原来雍正与军机大臣商议之后,便差了内大臣博勒奔察带领侍卫、护军一百五十名寻访乾隆的踪迹。因为军机处收到的最后一份朱批是从直隶邯郸送回京城的,博勒奔察便带了这一百五十人分头赶赴邯郸。到了邯郸地面,不敢透露乾隆失踪的消息,只说是黄姓人家的奴仆,因为家中老爷带着少爷和几个家丁出外游历,逾期不回,奉了老夫人之命前来寻访。拿着乾隆、永琪、傅恒、福伦及侍卫、太医的画像,往客栈、寺庙里询问,是否有如此这般的一群人曾来住宿。

    果然有两名护军在一家名曰顺风的客栈里问到了这一行人的踪迹,客栈的掌柜和店小二都说半月以前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爷,带着有老有少的十数男子和两个年轻女子到该店投宿,那老爷、少爷和几个家丁的模样当真便如画像中人一般。当日还有一队安徽商人带了一队护卫货物的镖师,也在顺风客栈住宿,那位老爷带来的一个大眼睛的女人看中一个镖师手上的剑,非要强买不可,殴斗起来,打坏了客栈许多许多桌椅板凳杯盘碗碟之类,连累两名住宿的客人受了伤,那老爷赔了店里的东西和客人的医药钱,故而那店里的掌柜和小二们印象深刻。两名侍卫听了如获至宝,忙向掌柜打听那老爷的去向。都说那大眼睛女人拉着小二们问武安的驴肉卷饼,听见说邯郸与武安相邻,只住了一夜便催着那老爷走了。

    两名护军赶紧将这消息报与博勒奔察,谁知博勒奔察一听反倒觉得可疑。原来博勒奔察知道随驾的官员、侍卫、太医、太监名姓人数,也知道乾隆身边不曾带着妃嫔、宫女,却不知道乾隆带了小燕子和夏紫薇。一听侍卫之言,立时想到便是乾隆中途遇见两个女子,带在身边,焉能如此言听计从,况且傅恒乃是老成持重之人,若有不妥,岂有不劝谏的,哪能任凭来历不明之人左右皇上的去向,因此便疑心那顺风客栈的掌柜和店小二所言不实。

    于是将带来的众人分作两班,一班在邯郸查访顺风客栈出入之人及掌柜、店小二等人的底细,一班往邯郸四周各府县查访乾隆的踪迹。谁知查访了多日,不曾访到乾隆的消息,倒是留在邯郸城的人查得顺风客栈的东家、掌柜、店小二等人,俱是世居邯郸且家世清白之人,连数日来投宿的客人,也都是寻常的商贾、旅人,并无甚么可疑之处。博勒奔察只得在邯郸城里雇了个善画人物的书生,与两名护军带一同往顺风客栈,向掌柜和店小二们细问那斗殴女人的模样。客栈中人听说那位老爷一行人出了客栈便下落不明,皆不敢怠慢,纷纷回忆那长相,书生便依照众人之言画了起来。

    先后画了多幅之后,终于那掌柜的和店小二们都说像了,这才拿了回去,交与博勒奔察。博勒奔察便要那书生又画了多幅,打算让众人拿着这画像寻访。谁知一个护军见到这女子的画像,当即认出是街市上见过的还珠格格。博勒奔察和侍卫、护军们都知道已革还珠格格的事迹,觉得那掌柜所言之事甚合还珠格格的作派,只是不解那小燕子已经被乾隆下旨处死,乃是逃犯一名,为何能随驾同行。因而众人都说这女子身上必有可疑之处,于是将那小燕子的画像与乾隆、永琪的画像一并拿了,从邯郸向武安一路寻访。

    出了邯郸城,上了去武安的官道,每逢一个岔路口,众人便拿了画像向当地父老询问乾隆一行人的踪迹。不想问了几个路口,那些父老们见到乾隆、永琪、傅恒、福伦、侍卫和胡太医的画像,只说官道上每日里人来人往,不曾注意过许多,倒是见了那小燕子的画像,十成人里有一成说是见过的,都说如此粗鲁无礼之女子,乃是平生所仅见。于是众人便拿着小燕子的画像一路寻访,访到邯郸与武安的交界之处的紫金山。紫金山的东侧直隶境内,尚有人见过那小燕子纵马向西狂奔,过了紫金山往西入了河南地界,竟是无人见到了。再拿出乾隆、永琪、傅恒众人的画像,也都说不曾见过。

    于是博勒奔察便带领众人在紫金山一带分头寻访,不想访了多日不曾得到消息。直到三日前两名侍卫在紫金山下的红山寺借宿,次日醒来却见房里被人从门缝塞了一封信,打开看时,里面装着三张纸。头一张纸上乃是自称天地会总舵主之人写给皇太后的,说中原江山本是汉人的天下,满人乃是蛮夷,不可窃据,如今乾隆在他们手里,若是要保住乾隆的性命,须得以江南之地来换。第二张纸上写的是他们有乾隆的手迹和随身玉佩为证,最后一张纸便是乾隆亲笔所写,那玉佩则在窗跟下埋着。最后一张纸上写了几句经文,字迹与前两张纸不同。

    两名侍卫看罢这三张纸,赶紧到窗下找玉佩,果然看见一处有新挖的痕迹。挖开这处泥土,当真寻见了一张纸包着的一块玉佩,玉质上好,雕工极其精细,不是寻常官宦商贾能佩戴之物。那红山寺乃是唐朝所建的千年古刹,香火旺盛,以两人之力,难以在香客、和尚中辨认送信之人,只得拿了玉佩和三张纸向博勒奔察禀报。

    博勒奔察看那纸上的字迹倒似乾隆御笔,只是玉佩不知真伪,当即将那三张纸和玉佩封好,命这两名侍卫拿着盖了侍卫处印信的公文,到驿站表明身份,按八百里加急回京奏报。两名侍卫昼夜兼程回到京城,赶紧找到兼任领侍卫内大臣的军机大臣兆惠和富德,禀报在邯郸寻访乾隆的始末。兆惠和富德又赶紧带了两名侍卫,到慈宁宫来见雍正。

    雍正听了奏报,又看了那玉佩和乾隆所书的经文细细看了。果然那玉佩极似乾隆日常佩戴的一块,字迹也看不出仿造之处。因干系重大,仍打发人到内务府和刑部,寻在行之人仔细辨认真伪。先是内务府辨认出玉佩并非仿造,鄂弥达带来的刑部官员也辨认得那份经文也出自乾隆之手。雍正当即下了旨意,宣宗室诸王、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各殿阁大学士、各部院尚书到慈宁宫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