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命丧死囚牢

目录:还珠同人之雍正重生| 作者:武陵流水|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雍正的朱批送回垣曲时,鄂弼正在审问被擒的天地会会众。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按照朝廷的制度,抓到冒充大行皇帝的人犯须得立即审个水落石出才是,若是不闻不问,则必须有一个朝廷内外都能信服的理由。鄂弼在奏折里说的理由是天地会与朝廷势不两立,若能趁此机会审出北方各分舵和江南总舵的所在,则可望一鼓作气弭平百年祸患,因此正在不分昼夜审问被擒的天地会总舵主和堂主们,至于天地会会众犯下的其他罪行,俱可暂行搁置。这样的理由虽能解释鄂弼不曾见过乾隆,可朝廷不免要追问天地会其余巢穴设在何处,若不审出来几处,届时便无法搪塞。因此奏折送出之后,鄂弼不分昼夜地审问了数日。

    虽说审出了多个天地会分舵,也打发人用八百里加急送了公文与各地官府,鄂弼心下始终不安,不知朝廷对这桩“冒充乾隆案”有何说法。见到送回的密折匣子,鄂弼赶紧掏出钥匙来,一把拧开了锁头,一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将奏折捧了出来。只见奏折上朱砂批就的字迹,说的是天地会既称反清复明,入了这帮会的人便是大清朝的反叛,当得一个死罪,因此那些被拿获的会众究竟干了多少不法之事,倒也不必一一细问,问出其余巢穴之后,将总舵主与堂主们槛送京师,其余会众就地处决。

    依着这份朱批的旨意,那桩“冒充乾隆案”倒是不用再问了,可既然认定“假乾隆”一伙乃是天地会的乱党,就不能不审问这几人是否知晓其余分舵的消息。鄂弼是在京城做过副都统,还署理过刑部侍郎的,若说见了乾隆认不出来,哪个肯信。若是当真将乾隆斩首了,谁知日后乾隆的儿子们是否会暗地里追究起来。思忖半晌传下令去,当日晚间所有落网的天地会匪徒都要改善伙食,各赏蒸肉一碗、卤鸡一只、烧鱼一条。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被擒的天地会会众们吃了几日窝窝头烂菜叶子,忽然见到这道晚餐,有的哭泣不已,有的吓成一摊烂泥,有的叫喊着“二十年后又一条好汉”,都只道是明日午时便要拉到刑场开刀问斩了。那几个救了乾隆的会众看见乾隆也是这般的饮食,心里无限惊骇。一个机灵些的赶紧爬到牢门边上,抓着拼命摇晃,扯着嗓子叫道:“军爷!军爷!”

    叫了半晌才有一个官兵应声过来,一脸不耐烦地喝道:“吃饭的时辰不好生吃饭,嚎甚么丧!”

    那会众忙忙的说道:“军爷,官府向来不难为将死之人,求军爷发发慈悲,让我们兄弟几个在黄泉路上走得明白,皇上在这里的消息巡抚大人究竟知道了不曾?”

    官兵冷笑道:“你倒真是个痴人!难道不知道冒充皇上是什么罪名,这等大案我们哪敢不禀报?老实告诉你说,那日带着我们来剿灭你们这群匪徒的,就是山西巡抚鄂大人。抓了你们几个之后,我们就立时报与鄂大人了。连鄂大人也不能将这案子擅自压下去,赶紧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送进京师去了。今日皇上的旨意到了,也不知说了什么,只知道鄂大人看罢旨意,便打发人出门买鱼买肉,说要给你们吃顿好的,想必是要送你们最后一程了。”

    乾隆听见这话,在牢里暴跳如雷,不住地叫着“逆子”、“奸臣”、“天理不容”。那会众带着哭腔叫道:“军爷明鉴,我们不过是几个小喽啰,蝼蚁一般的人物,哪有胆子冒充皇上,我们救的这位爷当真是乾隆爷!”另外几个会众也跟着在一旁哭喊。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那官兵笑得越发冷了,说道:“你们那同伙是不是乾隆爷,不是你们说了算的,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连鄂大人说了都不算,须得太皇太后说了才算数。太皇太后一辈子只生了乾隆爷一个,若是乾隆爷还活着,太皇太后不知高兴成甚么样子,岂能不认儿子反倒说他驾崩了?分明是你们这群乱党趁着当今皇上年幼,造出谣言来混淆视听,败坏乾隆爷的名声,欺负承正爷孤儿寡母,也亏得你们素日自称替天行道。你们当是将故事编得如真的一般便可骗过天下人,可知道俗话说的,‘谣言惑众止于智者’?朝廷诏告天下,说是乾隆爷驾崩了,难道我们不信朝廷的告示,反倒信你们几个乱臣贼子的挑拨不成。”说罢,也不再理会牢房中一干人等的叫喊,径自转身离去。

    乾隆看着那官兵去了,叫得越发疯狂起来,那几个会众也懒得再去解劝,木然地看着乾隆的嘴一张一合,吼叫了片刻之后毫无征兆地瘫倒在地。门边那人悄悄的爬到乾隆跟前轻推了一把,乾隆毫无反应,又狠狠地拧了两下,仍旧不见动静。那人打个手势,招呼另外几人凑到牢房一角,说道:“当日咱们若不顾这狗皇帝,也许还能从总舵里混出去,只要能找个地方躲上两日,便可逃得性命。就为了想法子救这狗皇帝,才拖延了这两日,结果赶上了官兵剿捕,落到如此地步,说来竟是这狗皇帝害了咱们!”

    另一个点头说道:“这狗皇帝真不是甚么好东西,跟咱们在一处这几日,听他满嘴胡说些什么!他那个五儿子眼见着亲爹被人拿住了,要他赶紧回家送信救命,这紧急当口满心里还只想着他那个相好,怕那个野女人留在咱们这里会吃了亏,可见告示上说的谋害祖母、兄弟都是真的。我若是生出这种儿子来,宁可绝了后也得将他掐死,偏这狗皇帝还觉得他那儿子是个好的,这么不知好歹的人,可不是个昏君么?怨不得他娘不认他这儿,他儿不认他这爹。可惜咱们不知道他的底细,生生的被他拖累了!”

    众人齐声附和,前一个人又说道:“早几日总舵主就说要将这狗皇帝煮了,是咱们兄弟救了他一条性命。这几日里他嫌他儿子改的新年号不好,说是抹了他这个爹的文治武功,整日里大喊大叫的,吵得咱们不得安生。饶是如此,咱们还是好言好语地劝慰着,想方设法的哄着他高兴,尽心尽力伺候他这几日,也算对得住他了。他这条命既是咱们给他留下的,便是取了也未尝不可。”

    另有一人急忙说道:“这可使不得,杀了皇上是凌迟处死的大罪。虽说都是一个死,到底还是一刀下去少受些苦楚的好。”

    那人恨恨说道:“各位兄弟难道还不明白,如今鞑子朝廷已经不认这个皇帝了,咱们便是说破了天,也说不来救驾的功劳,终归难逃一死了。咱们兄弟几个都是寻常百姓出身,不比那些父母都是天地会的,自打生下来便是天地会的人。若不是受了贪官污吏的害,外头实在不能存身,哪个肯冒杀头的风险到这里来?贪官污吏肆意残害百姓,还不是皇帝昏庸,上梁不正下梁歪,归根结底是这狗皇帝害了咱们。如今横竖也是一死,不如先在这狗皇帝身上来个痛快罢!”另外几人纷纷点头称是,一齐向乾隆爬了过来。

    乾隆那日听说他自己被宣布驾崩了,登时便怒火中烧。细问之下才知道登基的居然不是他诏书上写的永琪,反倒是乌拉那拉氏所生的永璂,更是怒不可遏。最令乾隆怒发冲冠的却是承正这个年号,虽说乾隆自己恨不得康熙六十一年之后不曾有过十三年雍正王朝,却看不得他的儿子依样画葫芦,号称继承雍正的皇位。那几个会众在一旁不住地劝解,有说永琪不顾父亲安危当不得天下之主的,有说家产传给嫡子乃是正经道理,乾隆一概听不进去。最后还有有人说乾隆还朝之后一切皆可改回原状,这才略平静了些。

    如今听见官兵说朝廷当真不认他这个皇上了,怒火攻心,再也支撑不住,立时晕了过去。几个会众看见乾隆如今没了知觉,从左右两侧将乾隆围住,便动起手来。乾隆忽然被一阵阵疼痛惊醒,只见周围围着几双血红的眼睛,心知不好,拼命地叫喊着求救,看守牢房的官兵早被这一屋子人吵闹的心烦,哪里还肯移步过来。想要逃时,牢房方寸之地又无处可逃,眼睁睁地看着一块块肉被那几个人生生地咬了下来。

    及至次日又有官兵来送饭时,只从牢门向内看了一眼,便吓得将食盒掉落在地上。当即便喊了大群官兵持械而来,将这几名人犯分别关押了,又将此事报与鄂弼。鄂弼听说乾隆被同监犯人活活咬死,心下略安,审过其余会众之后,便来审问这几人。几个人哪里肯认弑君之罪,纷纷改口说那个乾隆是假冒的。问到这假冒的乾隆究竟有何阴谋时,几个人就按照官兵所说“混淆视听”、“败坏名声”的话重又说了一遍。当堂招供画押,鄂弼又写了一份奏折,将这几日里审问天地会的详情细细禀报了,依照雍正的旨意将要紧人犯槛送京师,其余人犯就地斩首。

    鄂弼还担心日后雍正和乌拉那拉氏会向自己追问乾隆遗骸的所在,那些人犯正法之后便将乾隆的尸身与这些人犯一同在沇河边刑场附近葬了。但直到三年后鄂弼在陕西巡抚任上病逝,皇家也不曾问起过乾隆究竟葬身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