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180

目录:(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作者:可爱地主婆| 类别:网游动漫

    多隆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调鸡教狗、惹事生非,无所不为,这是四九城里的人都知道的事。

    可偏就是这么个不学无术之徒,也不知道走了哪门子狗屎运,居然被皇帝给看上了,尚了和硕和章公主,一下子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镜。

    不过,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隆天生就是个惹祸头子,就算是尚了公主,就处东是他自己去招惹的,可也架不住那事自己找上门来啊。

    就像这次挨的三板子,这可真的是无妄之灾阿。

    话说数日前硕贝子岳礼做寿,于府中设宴。

    本来嘛,之前皇帝有意将和章公主指婚皓祯一事虽然秘而不宣,但多少还是透了一点风声出来。只是后来见那岳礼受斥降爵,其子皓祯更是被贬为庶人,和章公主也指给了端郡王幼子、贝子多隆,那些勋贵们如何还不知岳礼一家子失了圣心。何况那岳礼从前虽然是有些清高自许的闲散王爷,那皓祯也自视过高目下无尘,可也算得上家风清白。那些勋贵们却不开颜面人情,总也还有一些来往的。

    偏这一两年来不知何故,那岳礼一家竟是闹得乌烟瘴气。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固然容不得宠妾灭妻,可受了朝廷册封的侧福晋,又有儿子傍身,纵使因岳礼降爵而地位被贬,却也不是说可以随意赶出家门的。

    要真的觉得碍眼了,随便往哪个庄子或庵堂一塞,不也好过闹得人尽皆知,名声尽丧。

    而且,据某些从贝子府的奴才们口里流传出来的风言风语,当时那位贝子夫人可是准备将人给卖了的,还是那侧夫人的儿子大闹了一场,岳礼也还顾惜几分颜面,最后才得赶出府了事。

    虽说这些话初初时只在奴才们之间流传,可久了也会有传到主子们耳朵里。这下子,有些风骨的人家,却是再也不屑跟他家往来了。因而对于硕贝子府的宴请,除了一些想着攀附权贵又没啥门路的小官或是一些流于权利之外的闲散宗室,其他的要么是礼到人不到,要么就是派家中一些不受重的子弟出席而已。

    多隆现下与岳礼同是贝,又尚了公主,正当得意的时候,端郡王与硕贝子以前又是死对头(之所以说是以前,是因为端郡王现在觉得跟岳礼这个傻老帽较劲太落份了),他不去赴宴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更何况,那岳礼自视甚高,向是看不起多隆的,只觉得他是不学无术,与皓祥更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多隆也觉得岳礼一家子除了皓祥之外都是假仁假义之徒,自然也不会去上赶着自讨没趣。

    可谁叫他跟皓祥交好呢?

    他能不给岳礼面子,却不能在硕贝子府那群人面前不给皓祥面子。若是那贴子是送端郡王府的,他自可不必理会,但那贴子指名道姓的送到他的手上,他便也不好装聋作哑了。

    原本想备一份礼送去了事,可又架不住皓祥的揣唆怂恿——

    “……那皓祯原来敢又眼朝天,动辄找你麻烦,不就是因为他爵高你一级嘛,如今他失了爵位,并不轻易出门。你若此时上门,却不知他寒碜不寒碜。”

    多隆很是心动。

    他原来就是无风也要生起三尺浪的人,又跟皓祯久有宿怨,自然不想放过这个奚落皓祯的大好机会,可又记得老端王的屡屡告诫,要他近来安生一点的话。想到老端王拿着戒尺、捏着他耳朵横眉坚目的样子,多隆打了个寒颤,不免就有些踌躇。

    皓祥却不以为意,道:“怕什么,你这是去祝寿赴宴,又不是去打架生事,不过顺带看一下热闹而已,又哪会招惹到什么是非。”

    见多隆神情有所松动,又连忙再添了一把火:“再说了,你现在跟我阿玛可是平级了,又是和硕额驸。我阿玛虽偏心糊涂,可还是知道些轻重规矩的,断不会让皓祯那个傻蛋在他寿宴上胡闹的。”

    多隆一想,也是。别的不说,那岳礼绝对是个爱面子的,就算那只耗子的脑子再不清楚的,想来也不敢在在寿宴上妄为闹事的——耗子是多隆给皓祯取的外号。

    不过……

    多隆斜睨着皓祥,见他眼带心虚,不由撇撇嘴:“说吧,小祥子,这次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那岳礼总认为是他带坏了皓祥,但其实真正蔫坏蔫坏的人,正是他眼中这个猥琐无用的小儿子。多隆?因为有老端王的暴/力镇/压,行事倒反留着三分情面。

    皓祥讨好的朝多隆笑了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们多隆兄也。”

    多隆没好气的踹他一脚,道:“少啰嗦,说不说。”

    皓祥这才说起了事由。

    说起来,这皓祥大概也是被雪如给逼得狠了。从前雪虽然如使尽手段打压皓祥母子,但那是嫡庶之争,各凭本事而已。皓祥虽然怨岳礼偏心,恨雪如狠毒,气翩翩不争气,但技不不如人,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皓祥自己也有些小聪明,虽然在家中过得不如意,但绝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凄惨。

    只是不想自岳礼降爵、皓祯被贬之后,那雪如便如疯魔了一般,行事愈加刁毒起来。他虽心心念念想带着翩翩分家出来,可也没想到雪如竟敢趁他不在,便如此粗暴直接的栽脏陷害。若不是家里有人给他报了信,怕不知翩翩不知要被卖到哪个地方去——以雪如的狠毒,皓祥相信绝不会是什么干净的地方。

    好在皓祥在外面也有几分门路,又有一群如多隆这般的猪朋狗友相帮,这才免去了翩翩的流离之苦。他又买通了雪如身边的人,在她耳边吹了风,又托人走通了宗人府的门路,这才让翩翩真正又得了自由身。不然就那般不明不白被赶出府去,若有一日雪如反悔,翩翩依然只能任人宰割。

    且又有前阵子多隆使人传话,说是有人拿着仿了皓祥笔迹的书信去找多隆借钱。好在多隆与他相知甚深,为人又鬼精鬼精的,才没受骗。纵是最后没拿到确凿证据,只好不了了之,却也让皓祥心中警醒起来。心想着这种事有一便有二,若是那人不是以为多隆纨绔好骗,找的是旁人,指不定就有人上当受骗了。

    他怕旧事重演,又有人吃亏。虽算不得他的过错,但也让人膈应,最终难免怪罪到他身上。便在早早在外放了话,将有人到多隆那里使诈的事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这才稍稍心安。又暗自筹谋:“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万没有那千日防贼的。眼见这府里一日不如一日,额娘又已得了自由身,倒不如早早分家出来,也省得处处受人拿捏,日后做事也不必畏首畏尾遮遮掩掩。”

    家事虽被雪如把持在手里,但这硕贝子府的家底,皓祥多少还是清楚的。不过他本也没指望日后能分得多少家产,也不关心这贝子府是年年盈余还是入不敷出。再说了,他平日交游广阔,很是结交了几个在家中得宠的权贵子弟,凭着这关系,日后总能找一些营生的,大富大贵不敢说,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再怎么也好过在雪如手下讨生活。

    念头一起,便如在心中生了根一般。且又知从前雪如放任他在外结交浪荡,也不过是因为皓祯地位尊祟难以撼动,且他越是纨绔,越能衬托皓祯的清风明月。但世事难料,如今为保皓祯地位不失,定然不愿他再结交权贵。一计不成必生二计,总要将他捏在手中,疏远朋友才安心的,便开始暗中做些准备。

    那雪如也未让皓祥失望,果然趁着岳礼寿宴,又折腾起来。

    话说岳礼自降为贝子,俸禄自然也大幅减少,雪如纵持家有道,奈何生财无门,除了几个庄子,府中竟无别的出息,这日子一久,府里难免入不敷出。也不知是谁给那雪如支的招儿,竟想出了借岳礼寿敛财的主意。于是广发请贴,这京中权贵无论大小有无交情,均送了贴子过去,便岳礼的死对头端郡王府也未落下。

    这倒也罢了,左右除了脸皮厚了些,也挑不出错儿来。可雪如犹不知足,但凡有与皓祥相熟的权贵子弟,无论嫡庶,她都用皓祥的名义给人又送了一份请贴(那多隆的贴子就是这样来的)。有那一家几兄弟都跟皓祥要好的,竟是人手一份请柬,让人啼笑皆非。

    这可是生生的在打皓祥的脸阿。

    有那大度心宽又与皓祥交好的,只说上一句硕贝子府规矩松垮不知事儿。但那等交情平平的,却免不了嗤笑皓祥贪婪敛财。

    皓祥可不是任人摆布之人,索性就来了个将计就计。

    那多隆听皓祥说完计划,便有些不豫之色,他为人虽然有些四五不着六的,可也知道这档口他若敢胡闹,他阿玛定饶不了他的。

    皓祥又信誓旦旦的保证:“你安心,不过是让你去露个面而已,不惹事的。那皓祯心中有鬼,定会自己露出马脚的。”

    多隆也知皓祥在家中日子不好过,若能趁机离了硕贝子府那个泥潭,也算好事一桩。那个金霜银霜的是是哪个他也不认得,若那耗子自己做贼心虚,却也怪不得他人,想来不会牵连到他身上。

    只是……

    “那事你可真的查清楚了?确是她所为?”

    “不然你以为我为何要顺水推舟,早早让我额娘离府?若不是因那件事,我也不知道她竟如此心狠手辣。”

    皓祥说得颇有几分咬牙切齿。俗话说凶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他虽有几分心计手段,却也怕了雪如的阴狠。不然那皓祯已被贬为庶人,他若争一争,未尝没有袭爵的可能。

    多隆看他那样子,便劝道:“你也不用不甘心,早日分家对你未尝不是件好事。”他顿了顿,接着道:“依我看,宫里面可是不大待见你家的那几位。”说着,自已便先醒悟过来。

    他一向都是看人下菜的好手,像硕贝子府这种遭了宫中厌弃的人家,惹了也就惹了,说不得皇后还得赞上他几句。再说了,虽然那女子遭遇可怜,不过作孽的人又不是他,万没有为着一个不认得的人不帮自家兄弟的。一经想定,便同皓祥道:“你既拿定主意,我也不劝你。只是既然想做,不妨让我帮你闹大一点,一次解决,也省得留个手尾烦人。”

    皓祥心里感动,却并不同意。

    “那倒不必,我都安排了。你放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想了想,又道:“再说你家那些人的心思……若传到王爷耳朵里,你也不好交待不是。”

    多隆却只冷笑一声:“随他们吧,就算我不闹,难道那些话传到老头子耳朵里就不变样了。”想想到底有些义愤难填,又骂了一句:“一个两个都像乌眼鸡似的,也不想想郡王爵只袭到老爷子那里,小爷我都是贝子,争不争能差得了多少。”

    皓祥拍拍多隆肩头,同情的说了一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里却想,就是因为你是贝子,离那爵位只有一步之差,他们才紧张阿。

    作者有话要说:备份

    多隆是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调鸡教狗、惹事生非,无所不为,这是四九城里的人都知道的事。

    可偏就是这么个不学无术之徒,也不知道走了哪门子狗屎运,居然被皇帝给看上了,尚了和硕和章公主,一下子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镜。

    不过,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隆天生就是个惹祸头子,就算是尚了公主,就处东是他自己去招惹的,可也架不住那事自己找上门来啊。

    就像这次挨的三板子,这可真的是无妄之灾阿。

    话说数日前硕贝子岳礼做寿,于府中设宴。

    本来嘛,之前皇帝有意将和章公主指婚皓祯一事虽然秘而不宣,但多少还是透了一点风声出来。只是后来见那岳礼受斥降爵,其子皓祯更是被贬为庶人,和章公主也指给了端郡王幼子、贝子多隆,那些勋贵们如何还不知岳礼一家子失了圣心。何况那岳礼从前虽然是有些清高自许的闲散王爷,那皓祯也自视过高目下无尘,可也算得上家风清白。那些勋贵们却不开颜面人情,总也还有一些来往的。

    偏这一两年来不知何故,那岳礼一家竟是闹得乌烟瘴气。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固然容不得宠妾灭妻,可受了朝廷册封的侧福晋,又有儿子傍身,纵使因岳礼降爵而地位被贬,却也不是说可以随意赶出家门的。

    要真的觉得碍眼了,随便往哪个庄子或庵堂一塞,不也好过闹得人尽皆知,名声尽丧。

    而且,据某些从贝子府的奴才们口里流传出来的风言风语,当时那位贝子夫人可是准备将人给卖了的,还是那侧夫人的儿子大闹了一场,岳礼也还顾惜几分颜面,最后才得赶出府了事。

    虽说这些话初初时只在奴才们之间流传,可久了也会有传到主子们耳朵里。这下子,有些风骨的人家,却是再也不屑跟他家往来了。因而对于硕贝子府的宴请,除了一些想着攀附权贵又没啥门路的小官或是一些流于权利之外的闲散宗室,其他的要么是礼到人不到,要么就是派家中一些不受重的子弟出席而已。

    多隆现下与岳礼同是贝,又尚了公主,正当得意的时候,端郡王与硕贝子以前又是死对头(之所以说是以前,是因为端郡王现在觉得跟岳礼这个傻老帽较劲太落份了),他不去赴宴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更何况,那岳礼自视甚高,向是看不起多隆的,只觉得他是不学无术,与皓祥更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多隆也觉得岳礼一家子除了皓祥之外都是假仁假义之徒,自然也不会去上赶着自讨没趣。

    可谁叫他跟皓祥交好呢?

    他能不给岳礼面子,却不能在硕贝子府那群人面前不给皓祥面子。若是那贴子是送端郡王府的,他自可不必理会,但那贴子指名道姓的送到他的手上,他便也不好装聋作哑了。

    原本想备一份礼送去了事,可又架不住皓祥的揣唆怂恿——

    “……那皓祯原来敢又眼朝天,动辄找你麻烦,不就是因为他爵高你一级嘛,如今他失了爵位,并不轻易出门。你若此时上门,却不知他寒碜不寒碜。”

    多隆很是心动。

    他原来就是无风也要生起三尺浪的人,又跟皓祯久有宿怨,自然不想放过这个奚落皓祯的大好机会,可又记得老端王的屡屡告诫,要他近来安生一点的话。想到老端王拿着戒尺、捏着他耳朵横眉坚目的样子,多隆打了个寒颤,不免就有些踌躇。

    皓祥却不以为意,道:“怕什么,你这是去祝寿赴宴,又不是去打架生事,不过顺带看一下热闹而已,又哪会招惹到什么是非。”

    见多隆神情有所松动,又连忙再添了一把火:“再说了,你现在跟我阿玛可是平级了,又是和硕额驸。我阿玛虽偏心糊涂,可还是知道些轻重规矩的,断不会让皓祯那个傻蛋在他寿宴上胡闹的。”

    多隆一想,也是。别的不说,那岳礼绝对是个爱面子的,就算那只耗子的脑子再不清楚的,想来也不敢在在寿宴上妄为闹事的——耗子是多隆给皓祯取的外号。

    不过……

    多隆斜睨着皓祥,见他眼带心虚,不由撇撇嘴:“说吧,小祥子,这次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那岳礼总认为是他带坏了皓祥,但其实真正蔫坏蔫坏的人,正是他眼中这个猥琐无用的小儿子。多隆?因为有老端王的暴/力镇/压,行事倒反留着三分情面。

    皓祥讨好的朝多隆笑了笑,道:“生我者父母,知我们多隆兄也。”

    多隆没好气的踹他一脚,道:“少啰嗦,说不说。”

    皓祥这才说起了事由。

    说起来,这皓祥大概也是被雪如给逼得狠了。从前雪虽然如使尽手段打压皓祥母子,但那是嫡庶之争,各凭本事而已。皓祥虽然怨岳礼偏心,恨雪如狠毒,气翩翩不争气,但技不不如人,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皓祥自己也有些小聪明,虽然在家中过得不如意,但绝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凄惨。

    只是不想自岳礼降爵、皓祯被贬之后,那雪如便如疯魔了一般,行事愈加刁毒起来。他虽心心念念想带着翩翩分家出来,可也没想到雪如竟敢趁他不在,便如此粗暴直接的栽脏陷害。若不是家里有人给他报了信,怕不知翩翩不知要被卖到哪个地方去——以雪如的狠毒,皓祥相信绝不会是什么干净的地方。

    好在皓祥在外面也有几分门路,又有一群如多隆这般的猪朋狗友相帮,这才免去了翩翩的流离之苦。他又买通了雪如身边的人,在她耳边吹了风,又托人走通了宗人府的门路,这才让翩翩真正又得了自由身。不然就那般不明不白被赶出府去,若有一日雪如反悔,翩翩依然只能任人宰割。

    且又有前阵子多隆使人传话,说是有人拿着仿了皓祥笔迹的书信去找多隆借钱。好在多隆与他相知甚深,为人又鬼精鬼精的,才没受骗。纵是最后没拿到确凿证据,只好不了了之,却也让皓祥心中警醒起来。心想着这种事有一便有二,若是那人不是以为多隆纨绔好骗,找的是旁人,指不定就有人上当受骗了。

    他怕旧事重演,又有人吃亏。虽算不得他的过错,但也让人膈应,最终难免怪罪到他身上。便在早早在外放了话,将有人到多隆那里使诈的事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这才稍稍心安。又暗自筹谋:“这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万没有那千日防贼的。眼见这府里一日不如一日,额娘又已得了自由身,倒不如早早分家出来,也省得处处受人拿捏,日后做事也不必畏首畏尾遮遮掩掩。”

    家事虽被雪如把持在手里,但这硕贝子府的家底,皓祥多少还是清楚的。不过他本也没指望日后能分得多少家产,也不关心这贝子府是年年盈余还是入不敷出。再说了,他平日交游广阔,很是结交了几个在家中得宠的权贵子弟,凭着这关系,日后总能找一些营生的,大富大贵不敢说,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再怎么也好过在雪如手下讨生活。

    念头一起,便如在心中生了根一般。且又知从前雪如放任他在外结交浪荡,也不过是因为皓祯地位尊祟难以撼动,且他越是纨绔,越能衬托皓祯的清风明月。但世事难料,如今为保皓祯地位不失,定然不愿他再结交权贵。一计不成必生二计,总要将他捏在手中,疏远朋友才安心的,便开始暗中做些准备。

    那雪如也未让皓祥失望,果然趁着岳礼寿宴,又折腾起来。

    话说岳礼自降为贝子,俸禄自然也大幅减少,雪如纵持家有道,奈何生财无门,除了几个庄子,府中竟无别的出息,这日子一久,府里难免入不敷出。也不知是谁给那雪如支的招儿,竟想出了借岳礼寿敛财的主意。于是广发请贴,这京中权贵无论大小有无交情,均送了贴子过去,便岳礼的死对头端郡王府也未落下。

    这倒也罢了,左右除了脸皮厚了些,也挑不出错儿来。可雪如犹不知足,但凡有与皓祥相熟的权贵子弟,无论嫡庶,她都用皓祥的名义给人又送了一份请贴(那多隆的贴子就是这样来的)。有那一家几兄弟都跟皓祥要好的,竟是人手一份请柬,让人啼笑皆非。

    这可是生生的在打皓祥的脸阿。

    有那大度心宽又与皓祥交好的,只说上一句硕贝子府规矩松垮不知事儿。但那等交情平平的,却免不了嗤笑皓祥贪婪敛财。

    皓祥可不是任人摆布之人,索性就来了个将计就计。

    那多隆听皓祥说完计划,便有些不豫之色,他为人虽然有些四五不着六的,可也知道这档口他若敢胡闹,他阿玛定饶不了他的。

    皓祥又信誓旦旦的保证:“你安心,不过是让你去露个面而已,不惹事的。那皓祯心中有鬼,定会自己露出马脚的。”

    多隆也知皓祥在家中日子不好过,若能趁机离了硕贝子府那个泥潭,也算好事一桩。那个金霜银霜的是是哪个他也不认得,若那耗子自己做贼心虚,却也怪不得他人,想来不会牵连到他身上。

    只是……

    “那事你可真的查清楚了?确是她所为?”

    “不然你以为我为何要顺水推舟,早早让我额娘离府?若不是因那件事,我也不知道她竟如此心狠手辣。”

    皓祥说得颇有几分咬牙切齿。俗话说凶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他虽有几分心计手段,却也怕了雪如的阴狠。不然那皓祯已被贬为庶人,他若争一争,未尝没有袭爵的可能。

    多隆看他那样子,便劝道:“你也不用不甘心,早日分家对你未尝不是件好事。”他顿了顿,接着道:“依我看,宫里面可是不大待见你家的那几位。”说着,自已便先醒悟过来。

    他一向都是看人下菜的好手,像硕贝子府这种遭了宫中厌弃的人家,惹了也就惹了,说不得皇后还得赞上他几句。再说了,虽然那女子遭遇可怜,不过作孽的人又不是他,万没有为着一个不认得的人不帮自家兄弟的。一经想定,便同皓祥道:“你既拿定主意,我也不劝你。只是既然想做,不妨让我帮你闹大一点,一次解决,也省得留个手尾烦人。”

    皓祥心里感动,却并不同意。

    “那倒不必,我都安排了。你放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想了想,又道:“再说你家那些人的心思……若传到王爷耳朵里,你也不好交待不是。”

    多隆却只冷笑一声:“随他们吧,就算我不闹,难道那些话传到老头子耳朵里就不变样了。”想想到底有些义愤难填,又骂了一句:“一个两个都像乌眼鸡似的,也不想想郡王爵只袭到老爷子那里,小爷我都是贝子,争不争能差得了多少。”

    皓祥拍拍多隆肩头,同情的说了一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里却想,就是因为你是贝子,离那爵位只有一步之差,他们才紧张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