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079

目录:(梅花+还珠)贫贱夫妻百事哀| 作者:可爱地主婆| 类别:网游动漫

    很快的,皇帝又下了旨,这次被拉出来当大旗的是太后。说是太后感念齐王夫妇为抗击准噶尔英勇殉国,才保住了漠北不失,又怜惜兰馨年幼失怙,特特赐了小汤山一个温泉庄子给兰馨当嫁妆。

    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殊荣阿。

    就是和敬公主,虽说也陪嫁了一个皇庄,但那是当年孝贤皇后从自己陪嫁的庄子里面抽出来给她的。更别说和婉手里的陪嫁庄子了,那是和亲王福晋打着添妆的名头给送过来的。只有赐给兰馨的这个才是真真正正从皇家口中吐出来的肉阿。

    那个庄子其实也不大,大概也就半顷开外一顷不到,其中不少地方还都是汤泡子。位置也挺偏的,都到小汤山的边边上去了,离行宫挺远的,周遭自然也就没有啥有份量的人家毗邻的。但贵就贵在还顶着一个“小汤山温泉庄子”的名头。要知道,此地有皇家行宫,且权贵云集,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而且还是有价无市的。你看看,在小汤山那些王爷大臣的,谁家的庄子能有数十亩大的,顶天能有个十来亩见方的也就不错了。

    也就是和亲王、果亲王或老庄亲王此等简在帝心深受荣宠的,才有那等底气,也有那等殊荣去建那种大庄子(当然,地段与赐给兰馨的这个不可同日而喻)。其它的权贵(注意个“权”哪)除了顶顶的那几个,也就是弄个几亩小庄子而已——反正这在里建庄子争的就是一个泉眼,为的也就是冬天泡泡汤,或者在皇帝巡幸行宫的时候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想要造园景的,何苦与人争这寸土寸金的地儿——其它再次一阶的勋贵,却是连地儿都没处寻了。所以尽管地段不佳,但这么一个庄子也是极为难得的。

    底下的人这下也明白了,看来传言不假,这位和章公主果然是极受宠爱的——这明摆着是皇帝为前阵子那道口谕在作补偿阿。

    但也有那自认消息灵通的,却不大以为然。

    那庄子说是温泉庄子也不尽然,因为那里虽然泉眼多,但温度都不高,并不适宜作为泡汤之用,汤泡子虽然不少,但分布散碎,反倒把那地儿分割得极其零碎,也不适宜耕作之用。因此也大不受宫里看重。

    赐下这么个好看不实用的庄子,大概也就是为了表明一下皇家不曾亏待忠烈之后罢了,跟真正的天家金枝玉叶比起来那可差得远了。

    若是皇帝陛下知道这些所谓的的知内情者的想法,必然要说声“冤枉哉”。

    兰馨虽只是养女,但性子娇憨又知进退,倒是难得投了皇帝缘法。这次因着那道口谕而致使她处境尴尬,亦不见她有半句怨言。皇帝有心补偿,又怎会吝啬屈屈一个庄子?

    就算小汤山那里没有好的庄子,但直隶保定那里面积大出息好的庄子还是有的。之所以会赐下这么个鸡胁庄子,那完全是皇后自己选的。皇帝毕竟不会去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觉得庄子有些小了(那是对比行宫来说的),但也不是不知道小汤山那里寸土寸金的行情,又觉得以皇后那种护犊子的性子,必然不会让兰馨吃亏的,自然就无可无不可的应允了。

    倒是皇后,选了这么个鸡胁似的庄子,虽是一心为兰馨着想,却还是将她招来细细解说了一番缘由。

    “……兰儿你记住,这世上之事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虽说都知道这庄子是为补偿你那府阺所赐,但人心不足惯是宽已严人,若只你得了那等出息好的庄子,便容易让人心生不平。若再有人从中挑唆,日后难免多生事端。再者有那等庄子,必然盯着的人也多,那管事庄头之职无不是肥缺,只怕与宫中及内务府相互勾结者众,日后想要梳理也难。你原也不差那点子出息的,倒不如换个小一点的庄子,出息差一点,却是既得了面子,又不至于让人心生不忿,岂不更好。”

    兰馨倒真对皇后刮目相看。难得皇后也有想得如此周到的时候,她原先还怕皇后为了补偿她去选那种大庄子,正想着要如何说服她哩,不想皇后自己已将利弊考虑得清清楚楚,倒也省得她去绞尽脑汁了。

    当下盈盈下拜,感激道:“皇额娘一心为兰儿着想,兰儿岂能不知。凡事但请皇额娘为兰儿做主便是。”

    皇后心中满意,笑容自然也更加慈爱,拍拍兰馨的手道:“如此便好。你放心,本宫必然不会坐视你吃亏的。”

    兰馨一凝,又听皇后道:“本宫已托你二舅舅在京郊给你置了两个十顷的庄子,虽说比不得保定那里的,但好在近在京郊,日后要打理起来也方便,也能给你添一点进息。”她顿了顿,又道:“和硕公主的嫁妆自有定例,便有变动也只在那首饰皮毛上面。这两个庄子若现下放到嫁妆之中,难免过于打眼。本宫让你二舅舅先行打理,待你大婚之后,再交到你手上。”

    兰馨的外祖家远在蒙古,这所谓的二舅舅,就是皇后的亲二哥那尔苏。

    兰馨闻言更是感激。

    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皇后都替她考虑到了。别看只是两个小庄子,但京郊的地价,就是比不得小汤山的寸土寸金,却也比直隶保定那边的要高出一倍不止。就是保定那边的地价,因着临京城近,但有好一点的地,其价格也不亚于江南那边的肥田沃土。况这两个小庄子既不入嫁妆之中,那就是皇后自己掏的私房。以皇后的性子,能想得如此周全,却不知是如何的殚精竭虑,反复思索。

    “皇额娘,您如此……叫兰儿……”

    兰馨哽咽难言,皇后只抚着兰馨的手道:“你是本宫的女儿,本宫自当为你着想。”又思早夭的女儿,也有些伤感:“若是五儿还在,也是你这般年纪,当要指婚了。”

    一旁明珠怕皇后忧郁伤神,连忙安慰道:“娘娘不必伤神,依奴婢看,五格格必是天上的仙子,下凡来与娘娘您重续前世之缘的,如今功德圆满重返天宫,娘娘您合该高兴才是。”

    皇后原不过一时偶感,明珠这几句话倒是把她给逗笑了。气氛转瞬又明朗起来,皇后又握着兰馨的手,将一些要注意的东西说予她听。

    一番话下来,就是兰馨也要为之叹服。

    皇后毕竟是正经满洲贵女出身,在家时也曾学过管家理事,又主理中宫多年,对许多陈规陋、争端习弊政皆是一语中的,处理起来亦是井井有条。

    她自认两世为人世情通透,却不想毕竟时代不同,如今许多规矩习俗到得那时候早已变了味儿,或淡化或干脆消匿无踪,自然少了诸般规矩拘束。而她从前年幼,皇后又将她护得点滴不漏的,纵有那女官与教养嬷嬷教导,但宫中多阴/私事,若遇着那些可能犯忌讳的,便是亲近如崔嬷嬷者,也只敢含糊带过,以致有些事情兰馨虽然晓得,于细节处却不甚了了,说起解决之道自然也多有不足之处。

    也唯有皇后这样的身份,才敢将这些事情给说透了。

    这般想来,竟是她自己托大了。

    兰馨暗暗叹了口气,后世常说的两句话,一是性格决定成败,一是细节决定成败,若说皇后因为性子而落得个日后失宠遭废的下场,则她必然是因细节疏略而见弃。

    又听得皇后说起那个小汤山的庄子:“……那庄子虽说自有管事庄头,但既是你的嫁妆,少不得也要先看看情况,梳理梳理一番。”

    兰馨无可地不可的应道:“但请皇额娘做主就是。”

    其实若按她的想法,那庄子不如放在婚后她再去打理也不迟。不然她身处深宫,想要过问庄子的事,也只能通过下面的奴才们在传达,便连这传达的人,都还要先从皇后那里借来。

    “本宫虽然能代你做主,也能谴人却打理庄事,但你日后是要自个当家作主的,知微见著,外头那两个庄子现下不好露出来,倒不如先拿这个小庄子练练手。”

    这意思……

    想必皇帝曾应允皇后什么了。

    兰馨心中大喜,面上却是含羞带赧,连忙谢过皇后,又想着皇后一片好意,又道:“只那庄子的事,女儿虽跟着三姐姐学过几日庶务,却不甚熟悉,只怕到时还是要劳烦到皇额娘。”

    “你自安心,若有不解之处,尽可来询问本宫。便是容嬷嬷也能为你解说一二,别看她咋咋呼呼性子急躁,理家管事也是一把好手的。”皇后温言宽慰道。

    兰馨连忙应下。

    皇后又道:“至于去理那庄子的人嘛,你现下手中也什么可用之人,按本宫的意思,不如让多隆去跑跑腿吧,也省得他整日没事在外头胡闹。”

    多隆前两天在宫外头跟人打架,被皇帝逮着个正着,打了他几板子,虽然没伤筋动骨,但他自幼锦衣玉食的,就是他阿玛要教训他也多是装装样子,这几板子是直打得他哭爹喊娘的——

    按皇帝的说法,敢在外头打架生事,就要能打赢,不然皇帝逮着一次打一次,看他长不长进。

    兰馨的眉头微微蹙起。

    受前世的观念影响,她一惯认为,虽然夫妻之间应当休戚与共,但女人也应该有自己一番天地,最好财政上也能够分开,也免得日后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但显然,这个观念在如今这个世情是行不能的。

    只是,话虽如此,她却仍有些不甚甘心,脑子里速速掠过一个念头,便略略低下头来,微红着脸嗫嚅道:“这、这不太好吧。三姐姐曾与兰儿说过,日后但凡嫁妆,皆应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

    她这也是实话,和敬与她闲聊时确曾提起,不过一语带过,并未深谈。

    “和敬?她素来高傲,你与性子不同,尽可不必学她。”皇后淡淡一笑,有些若有若无的不屑。“兰儿,你只需记得,纵你出嫁,亦是本宫的女儿皇家的公主,无需委曲自己去学那寻常人家的姿态。”

    兰馨如醍醐灌顶。

    她两世为人,惯以梦中那一世的准则衡量世情,却忘了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连制度也不同了,又如何能一概而论。如今她是皇家公主,只要皇后不倒永璂上位,她自能一世尊荣,又何需计较这点小事。

    皇后见兰馨脸色放缓,便知她已然想通,便又嗔道:“兰儿你是当局者迷。多隆人虽纨绔,可心有侠气,绝非那种觑觎妻子嫁妆猥琐贪婪之人。若他如此不堪,本宫也不会选他为婿。”顿了顿,又冷笑道:“况且,他也没那个胆。”

    兰馨自知失言,便有些不好意思。说实在的,皇后匆匆选中多隆,固有看中端郡王手中人脉的缘固,但究其根本还是得知那外蒙台吉丧妻求赐婚的消息,怕她会被选中了要远嫁蒙古吃了苦头的。

    倒是皇后见兰馨垂着脸不说话的样子,只觉兰馨固然聪慧敏捷,到底少不更事,不曾真正的打理家事,难免会人云亦云,能想这些也算是难得了。

    这般想着,便不忍苛责她,又放缓的脸色道:“多隆身上虽有个贝子爵位,但岁禄米不过一千三百斛,岁俸银亦不过一千三百两,便是再加上你的俸禄,那日子也难免要过得紧巴巴的。若再算这三节两寿人情往来乃至打赏,却是远远不够的。再者,且不说本宫听说这些年他的俸禄都尽归了端王府的公中,就是他自已都存着呢,但有道坐吃山空,若无其它进益又岂是长久之道。”

    兰馨这会儿早已心悦诚服了,况且皇后的话也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她原就不是皇后眼中那个不识经济的少女,怎会不知京城居大不易的道理,更遑论皇室宗亲,虽俸禄不算少,可也架不住要花钱的地方多阿。嫁在京中的和硕公主只有岁俸银300两,岁禄米300斛。若不算其它,那300斛米自是尽够一府人嚼用的了。但其它的花销呢,远的不讲,单以她和多隆的双重身份,这三节两寿置往宫中的礼,每年就得好几千两银子。就算多隆那份禄米可以交予交熟的粮铺寄卖,但扣除给粮铺的利润,也不过就八、九百两银子,加上他二人的俸银,也远不足以填这个窟窿。若无其它收益,这日子确实够呛。

    她这边想着,又听得皇后道:“……所谓夫妻一体夫贵妻荣,你眼下尊荣来自于公主的身份,但若嫁了人,这份尊荣只能为你增加添彩,真正比的还是丈夫的前程儿女的出息。多隆虽无大恶,但性子略嫌跳脱,很该让他磨一磨,也好知道些世情经济,以期日后有所长进。那庄子收益不佳,却是正拿来让他练手。”

    皇后不可不谓用心良苦,话说至此,兰馨再无疑虑,自然只有应下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百度资料

    清朝

    面积换算

    1顷=50亩

    1亩=667平方米(大约)

    1顷=33350平方米

    容量换算

    1石=2斛

    1斛=5斗

    1斗=10升

    按照《汉书·律历志上》说的: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国语·周语》上也说:重不过石。注:“百二十斤也。”

    一斛应该等于60斤

    乾隆时的米价大约为15文一斤

    1000文=1两银

    1300斛米大约值1170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