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3:做人必须有志向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杂感】做人必须有志向

    志是心愿所往。志向又叫做志乡,就是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志,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艺文类聚》卷二三嵇康《家戒》)“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黎靖德《朱子语类》)人人都应该立志,但是志有高低大小之分,志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诸葛亮主张“志当存高远”。有大志之人,才能做大事。**从小胸怀大志,从小就有崇高的志向。**的志向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另一是做什么样的事。

    关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主张,“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是**的一大志向,他从小就有这样的观点。1912年春,**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在一师读书期间,青年人在一起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诸如将来要当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等。**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1917年8月23日**在致黎锦熙信中仍然讨论立志问题,提出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所以,为了确定正确的志向,**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调查。他研究的重点是是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苦苦寻求真理,后来终于找到了革命的真理――*列宁主义。作为职业革命家,**对“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解释是:“顶天就是能掌握马列主义,站得高,看得远;立地就是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句话的实质就是说,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掌握真理,按真理办事,把事情办对、办好;另一个是掌握群众。过去革命家做顶天立地的人,须要做到这两条,现在的建设者也是如此,也须要掌握经济建设的真理和本领,须要掌握并满足民众的普遍需求和利益,或者是最大需求、最大利益。满足这两条,为官才能有政绩,赢得百姓口碑;经商才能有市场,有利润。就是打工,做到这两条,也能够站稳脚跟,不断加薪升职。**终生读书掌握真理,一辈子心系人民,所以形象高大。

    **关于怎样做人的论述很多,比如:“中国人要有志气”;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员应该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会情况,依靠群众的多数,得到群众的拥护。”等等。

    关于做什么样的事,**的一生所做的就是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青少年时期,看到当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想到的就是改变这个国家,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关心的是国家、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