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4.1.2:入木三分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二)急用先学。学习要贴近急需,贴近兴奋点,才能尽快养成学习的兴趣,成为爱好,进而达到成瘾的程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红区,**内工农干部多,文化水平低,为了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号召,“我们的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没有文化,*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列宁主义。”解放前期,为了适应解放后建设新国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需要,**号召,“我们的同志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这就是急用先学。“用”是对知识的需求,学习才能获得知识适应这种需求。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急用”,而我们暂时不会,这就要求我们马上“先学”。比如,你应聘了一个新岗位,又不是专业对口,你必须马上补课,抓紧学习当前急需的知识。再比如你打算晋升中师,就要抓紧学习规定的考试科目。你所从事的行业出现了新技术,为了赶上先进水平,就要千方百计把这种新技术学到手。当你的能力水平上了一个新高度,事业又会有新需求,你就会产生新追求,又将开始新的学习。

    三)学必深透。凡事必须刨根问底,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学则已,学必完备。**说,“对于*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在这里,**讲的是学习方法,要求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知识,要达到精通的程度,精通是为了应用。如果你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你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被你解决的问题越多,被你制造的东西越好,你的成绩就越大。精通,就是要学深学透,掌握全部核心内容、核心技术。

    学习,要像啄木鸟,入木三分,吃到真东西也不张扬;不能像知了,附在表皮,喝点露水,甚至是西北风,就满世界狂喊:知了,知了!其实,啥也没得到。要学深学透,就要像**那样,一部《资治通鉴》读十七遍。要真正学透一门知识,何止十七遍,甚至百遍、千遍。有些书一辈子学明白也是值得的。比如《易经》、《道德经》、《红楼梦》等等,学到专深透彻的程度,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大家。研究发掘其中的宝藏可能就会成为你的事业、产业,你会名利双收,收获成就感,时时“乐乎”。技术也是如此,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高级技工,设计制造出社会广泛需要的器具、物品等等;或者成为专家泰斗,弟子满乾坤。到了这种程度,你会发现眼前一片光明。甚至惊呼:啊!原来学习是头等好事!心情无比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