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4.5.2:熟读精思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宋代大儒朱熹提倡“熟读精思”,他在《朱子家训》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意思是说,看书一般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于自己的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自己心中所想,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的地方解不开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集中精力攻读一两本书,熟读精思,吃透其中的精神,发掘其中的宝藏,就会大有收获。这样的例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