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4.5.3:半部论语治天下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西汉辕固终生学习不辍,专门研究《诗经》,很有名气。汉景帝时,他已七十多岁,被选为博士,任清河王太傅,后因病回乡。汉武帝即位,他已九十多岁,又被招用。西汉时期路温舒一辈子攻读《尚书》和《春秋》,精通《春秋》经义。在法律方面很有见解,汉宣帝即位(前74年),曾上疏反对刑讯。认为审狱苛刻,刑罚严重,是最大的失败。主张治理国家要“尚德缓刑”,反对严刑峻法。西汉公孙弘从儿时放猪削竹简抄《春秋》开始,一本《春秋》不知读了多少遍,达到了精通的程度。汉武帝时代,尊崇儒学,向民间发掘人才。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亲自征选官吏和平民中精通古圣贤学问,具有治世才干的能人。已经72岁的公孙弘从?川选拔上来,向皇帝写了治世对策,提了八条建议。当时选拔一百多人。主持评选的太常先阅批一遍,把公孙弘排在最后,报给皇上。天子看完,把公孙弘列为第一,拜为博士,在金马门待诏。他当了一年多博士,就越格提拔为左内史。不到三年,又越级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第六年,提拔为丞相,封平津侯。

    宋朝宰相赵普,一部《论语》不离手,反复读,经常读,并以其透彻的理解应用于为官辅政。他从政很早,周世宗时在赵匡胤军中担任军事判官。赵匡胤经常与他谈话,非常欣赏,因而受到器重。他也尽心尽力侍奉赵匡胤,成为亲信僚属,是有名的霸州幕僚集团的核心人物,也是策划陈桥兵变的主要人物。宋太祖即位,北宋建立,赵普为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乾德二年(965年),范质等三名宰相同时罢免,赵普为门下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来拜为宰相,与太祖关系十分密切。宋太祖经常微服拜访功臣家,赵普每次退朝回家都不敢更换便衣。有一天夜晚,大雪纷飞,赵普猜度皇帝不能出来。天黑很久,忽然听到敲门声,赵普急忙开门,见到赵匡胤站立在风雪中,赵普慌忙迎拜。皇帝说,“已约晋王同来。”话音刚落,晋王赵匡义(赵光义)来到。进入室内,在地上厚垫棉垫及褥子,安坐堂中,生炭火炒肉款待。赵普妻子敬酒,皇帝以“嫂”称呼。酒席之上,皇帝与赵普商议攻下太原的计策。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匡义即位。第二年赵普被封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遂成为首相,后又封为梁国公。赵普担任宰相后,仍然坚持经常阅读《论语》,从中受益很多,他头天晚上熟读《论语》,“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赵普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此后,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