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4.6:怎样对待一门理论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感悟】怎样对待一门理论

    对于一种理论,一种学说,不接触不行,机械的全盘照搬也不对。不接触就不了解,不知道它是好是坏,关键时候对这样的坏东西难以抵挡;如果是好东西没有接纳,实在可惜。好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情况,外来的东西又不一定适合本地的情况,古代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情况。因此,既要学习,又要分析。

    经过学习分析,辨别了好坏,坏的要放弃,恶的要抵制;好的要深入学习,进一步掌握。特别是那些特别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众人认为是正确的理论,要深入研究。对于正确的理论,要达到精通的程度,要掌握精神实质,要吃透精髓,融会贯通,而不是只背警句。

    对于正确的理论,既要相信,又不要迷信,要咀嚼消化,和当时当地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现时化、本地化,择其实质,择其精华,择我所需,有选择的吸收。*主义是**的指导思想,但是也不能照本宣科,套用警句。**说,“*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列宁主义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这种对待真理性理论的态度是科学正确的。任何真理性的理论,学“本本”之后,必须结合实际,不应当只是照搬词句,当做教条,而应该掌握精神实质,作为指南。而且会要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

    对于正确的理论不仅要学习精通,更重要的是应用。能够应用,才是真正学到手,真正受益,学的有价值。**说:“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措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最能出成效的。

    学习要得到提高,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好的成功,是学习和工作的共同目的,也是学习的价值所在。**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应用不是机械地照搬,而应该是灵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