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7.3.4:死的让敌人敬佩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1940年2月23日下午,日伪军在?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在场的法医都呜呜哭了起来,杨靖宇的英雄精神让他们折服,当即给杨靖宇敬军礼。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用榆木做了一个八尺长、一尺多宽的碑,请当地写毛笔字最好的李咸阳老先生执笔,正面大字楷书“杨靖宇之墓”,背面署名“岸古隆一郎”,边款小字为“康德七年三月五日立”。伪街公所准备了上等寿材,又请来一位日本僧人。这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古隆一郎3月5日亲自出场,在蒙江县保安村北门外的山岗上搭建起祭祀灵棚,为杨靖宇主祭安葬。安葬仪式按日本习俗,在木碑前横拉着两头细中间粗的草绳,上面挂着白色的纸条,焚香供酒,日本僧人礼拜念经。但当时不论在场或不在场的蒙江老百姓却是以此为祭台,默默地真心悼念我们的抗日民族英雄。日本军官本来对杨靖宇恨得咬牙切齿,打死了杨靖宇还不算,恨不得碎尸万段。他们把杨靖宇的头领割下来送到哈尔滨做标本,为什么又用木头雕刻一个头领合尸下葬。作为尚武的日本人,他们佩服杨靖宇的武德,佩服杨靖宇的坚定、坚强、誓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杨靖宇的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弘扬光大的,也是整个人类都崇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