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8.9.3:连环炮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石子山的东面,是187米长、160多米高的红石崭,它背靠太岁峰,前临漳河水,高高地矗立在浊漳河畔,越往上越向外临空倾斜。崖间是蜂窝般的大大小小恶檐,从远处望去,每个洞口象卧着一只羊,所以当地群众又叫这里为“羊檐崭”。渠道就是要从这道崖崭的下半截通过去。渠底往上90多米高的石崭,硬要劈下来,放一两个大炮,根本不解决问题,民工发挥聪明智慧采用“连环大炮”强攻。东岗公社抽出70多名强壮劳力,分成两班,腰系绳索,吊在半空,凌空打钎,日夜不停地战斗,一齐打出12个大炮口。这里的石质坚硬,打一锤,钢钎在石头上蹦一蹦,钎头打不下去,有的还被折断。两盘烘炉配6名铁匠,从早到晚捻钎头,才勉强能供上。石头再硬也硬不过修渠民工的决心和智慧,为减少钢钎磨损,有的沾上水打,有的先打成一个小眼,然后在炮眼中放小炮,打打烧烧,烧烧打打,俗称“烧炮”。12个大炮眼都打成直径1米多,13米深。每个炮眼装药1000公斤,布成连环炮一齐爆发,轰的一声,半个山头应声而倒。民工们高兴地唱道:“连环炮,不简单,一炮崩掉半架山,再有一组连环炮,定叫高崭下河滩。”紧接着民工们又打了15个连环炮,再加上许许多多的小炮,攻克了一道道险阻,使大渠顺利地通过悬崖峭壁的红石崭。爆破从此成为成为技术,定向爆破技术也是在此产生的。

    红旗渠总干渠通过的仙女峰,壁立万仞,石质坚硬,河顺公社承担这段修建任务。分指挥部指挥长刘银良和施工员郭维仓攀到山腰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石质好,有几道平缝,决定用炮崩出个大哈檐,让渠穿过去。民工们腰系绳索,一连打了37个深炮眼,硬是在壁立万仞的石崖半山腰炸出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