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10.1.7:历史的肯定

目录:探索成功之路―毛泽东名言感悟| 作者:柳公| 类别:历史军事

    ( )此后一段时间后,又有一些人和林县“*”中的造反派联合起来,借机否定杨贵与红旗渠,致使一大批修建红旗渠的劳动模范和干部群众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尽管1979年中央已调杨贵到五机部工作,1982年又任国务院“三西办”副主任,但在林县一提红旗渠,就被指责为“杨贵流毒”。然而,林县人民对杨贵与红旗渠的感情是隔不断的。90年代初杨贵两次回林县,广大干部群众潮涌般扑向杨贵,场面非常感人。时任河南省委领导的*感慨地说: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像杨贵同志那样,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离开岗位多年还依然受群众拥护和爱戴。新华社记者武成德根据现场采访写了篇《杨贵同志回林县受到群众欢迎》的内参稿,在领导干部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1993年,河南省委作出了在全省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国务委员陈俊生又专程到林县考察并向中央写报告,*、*、*等中央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2002年6月,林州市新一届领导班子特地邀请杨贵前往参加新落成的红旗渠纪念馆开馆仪式。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代表省委讲话说:红旗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当年,红旗渠的策划者、建设者之所以决心修建这样一条太行山上的人造天河,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杨贵的骨头是硬的,泰山压顶不弯腰,太岁面前也敢冲!这就是领导者的风度,这就是一把手的气质。为官,当领导,就应该象杨贵这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心为人民办一两件实事。杨贵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负责,保护下属,百折不挠。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现在的各级公务员,各级经理人,各部门负责人,是不是都应该学习杨贵这种精神,具备这种品质,当一个群众赞成、群众欢迎的好领导。

    作者题外话:本章共七节(从“感悟”开始到“感悟.7”)。干实事不容易呀,好干部难当呀,这样硬的领导难得呀!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就是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